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当代世界的三大政治思潮

已有 6411 次阅读 2008-2-7 10:10 |个人分类:世界历史研究(07-11)

当代世界的三大政治思潮

 

黄安年文 发表:《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1月版;黄安年的博客/200826日发布

 

本文是笔者在《当代世界五十年》(1945-1995)全球篇中第9专题(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1月版,第183-200页。网上发表时,“本世纪”改为“20世纪”。学术交流网/现代世界研究/2002714日网上首发。现在我的博客发表11年前的这篇文章以来当代世界政治思想又有新的变化,这是要说明的。

 

*********************************************8888

当代世界的三大政治思潮

 

黄安年文 发表:《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1月版;学术交流网/现代世界研究/2002714日网上首发;2002821日重发

 

 

当代世界的政治思潮概括地说, 可以分为当代资本主义、当代社会主义和当代民族主义三大思潮。

 

 

.  当代西方主要政治思潮及其影响

 

1.  当代西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及其影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西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鼎盛时期, 这种思潮和西方福利国家相呼应, 构成了发达国家自由主义改革高潮的政治思想基础。其基本特征是:

 

第一, 力求使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相统一, 反对一味强调个人自由发展的传统;

第二, 主张扩大国家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作用, 建设“积极的”福利性国家;

第三, 强调扩大扩大公民的权利范围;

第四, 注重为资本主义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各种处方, 以缓解社会矛盾, 巩固资本统治;

第五, 强调社会合作, 奉行改良主义, 寻求第三条的发展道路。

   

当代西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主要是: 约翰·罗尔斯。他的代表作《正义论》, 发表于1971, 被列为美国哲学经典, 他也被誉为“当代黑格尔”、“当代柏拉图”。《正义论》的基本思想是:

 

第一.主张正义原则。他认为“社会正义原则的主要问题是社会制度的基本结构”, 正义是“一种合作体系中的社会主要制度按排。”[1]他把正义分为应用于制度和应用于个人的两类。他认为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 至于公民的社会和经济利益则是不可能平等的。他强调正义优先于效率原则和最大限度追求利益总额原则, 公平的机会优先于差别原则。[2]

 

第二,提出新的契约论, 强调契约以正义为基础。他说人们以正义原则为基础, 安排基本的权利义务, 决定社会利益的划分,调节相互对立的要求,规划社会的蓝图,从而构成“民主社会的最恰当的道德基础。”

 

第三,强调平等自由高于一切。他认为公民的基本自由包括:政治自由, 个人自由, 言论和集会自由, 良心自由和思想自由, 依法不受任意逮捕和剥夺财产的自由。公民的基本自由是立宪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主张要有一部正义的宪法。

 

第四,进行公平分配。为此, 他主张建立由正义宪法调节的社会基本结构, 保证公平的机会均等, 并通过福利补贴等措施来确保“社会最底社会值”。⑤

 

第五,明确职责和义务。主张非暴力反抗的积极作用。[3]

   

现代自由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最重要的政治观念之一, 已经成为当代美国社会尤其是70年代以前美国社会的主潮流, 它对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很深的影响, 今天包括保守主义在内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潮都不同程度地带有现代自由主义的烙印, 如社会民主主义、费边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福利国家、新保守主义等。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保守倾向, 如强调把自由限制在现有水平上、主张自由回到传统去, 恢复个人自由的本来面目、宣称自由高于平等, 反对过多的平等举措。[4]

 

2. 当代西方保守主义思潮及其影响

   

70年代以来保守主义政治思潮在西方大国盛行, 它对西方大国保守派执政起了推波组澜的作用。70年代初哈罗德·麦克米伦的中间道路和丹尼尔·贝尔为代表的新保守主义主张, 预示保守主义的复苏。贝尔称:“在较为宽大的历史范畴内,我所致力的这种文化批评已经超越了眼下广为接受的自由派立场,力图以一种不同方式来探求当代社会的诸多难题。......本人在经济领域是社会主义者, 在政治领域是自由主义者, 而在文化方面是保守主义者。”[5]

 

由于自由主义改革的受挫和社会生活的过度自由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恶化, 以及中产阶层的发展, 促使保守主义思潮的迅速蔓延, 80年代以来居于优势地位, 成为吸收部分自由主义成分的保守主义, 即自由保守主义。

   

其主要特点一般指: 第一, 反对彻底改造社会的任何企图, 维护旧传统; 第二, 主张自然秩序论, 认为等级和差别乃自然秩序所定, 应服从命运, 各司其职; 第三, 宣称依靠精英人物来维护秩序和法律。[6]

   

当代西方保守主义主要代表流派和代表人物有:

 

第一,专家治国派, 1940-50年代悄然兴起, 又称科学的保守派。是一批科技统治论者。丹尼尔·贝尔等未来学家是其代表人物。[7]制度学派大师肯尼思·加尔布雷思也是代表人物之一。[8]   

 

第二,管理革命派, 以詹姆斯·伯纳姆为代表, 他著有《管理革命》(1941)、《共产主义的末日》(1950)等书, 强调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权和所有权的分离, 使得传统的政治家已难以胜任, 政府需要专家来管理文化、社会、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事物。[9]

 

第三,经济学中新自由主义学派的弗里德里克·哈耶克在政治上是典型的保守主义者, 1944年出版《通向奴役之路》, 1960年出版《自由的宪章》,1973-1978年出版三卷本的《法律、立法和自由》。被誉为“20世纪的伯克”。他向国家干预理论提出强烈挑战, 批判以平等为基础的现代多元民主主义, 强调贫困不是国家干预的恰当理由, 以平均财产为目的而实行国家干预, 将毁灭资本制度, 导致极权主义, 即对个人的奴役。抨击现代民主政府只是个集团进行分赃的仲裁者,它的权力是无限的。[10]

 

经济学中的货币主义大师米尔顿·弗里德曼, 也是新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资本主义与自由》(1962)、《自由选择》(1980)等书是其代表作。他把个人自由视为社会生活的基本目标, 认为对自由的最大威胁莫过于权力的集中, 为了保护自由, 政府的职责是有限的, 同时又是分散的; 经济自由是自由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提供经济自由的经济组织是竞争性的资本主义社会; 市场把政府活动的必要降低到最低的限度, 而个人的选择则扩展到最大限度。[11]

   

目前新保守主义思潮正处西方世界的主流地位, 它对过度的社会福利进行批判, 主张扩大私有化运动, 鼓励市场竞争, 使里根、撒切尔、科尔等保守主义政治家频频得分。然而在适应资本主义的现实和保持传统思想的一贯方面, 新保守主义面临困境。欧美还在70年代末以来兴起社团主义思潮。强调各阶层的合作, 大团体、大组织、大公司、大工会等的协调。

 

3.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其影响

   

早在20世纪的20年代, 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出现了以青年马克思时代的人本主义来解释和修正成熟的马克思的思想, 即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人道主义的解释。其最早表现是匈牙利共产党人卢卡奇, 他在1923年发表了《历史于阶级意识》一书, 强调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在历史运动中的能动作用。另外两本书是德国共产党人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和意大利共产党人葛兰西在1929-1936年间所写《狱中札记》, 强调主观革命、人的能动性和意识形态领导权等的重要性。[12]

 

60年代末, 西方马克思主义达到了新的高峰, 出现了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流派。在政治上着重对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研究, 对发达资本主义的批判, 和对西方未来革命道路的探索, 它的直接影响到新左派运动的兴起, 由于新左派运动在70年代初的衰落, 西方马克思主义也随之转向下坡。[13]

   

这里着重介绍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的特点是主张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本质; 把弗洛伊德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 主张人同自然的和解。该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流派。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 著有《爱欲与文明》(1955)、《单面人》(1964)等书,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系统的批判, 提出了未来社会的革命道路。他认为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压抑了人的本能的欲望, 这不是一种贫困的压抑, 而是富裕的压抑; 人的劳动成为机械的工具而不是创造性的, 劳动的人成为被资本社会同化的单面人, 整个社会成了单面社会; 他追求理想的“没有压抑的社会”; 他还主张对资本主义进行总体革命, 而不只是经济和政治的革命, 即包括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 文化和物质需要和渴望本身的彻底改革, 即从各种异化下解放出来。他主张革命派用暴力挑衅的办法暴露资本统治, 即搞议会外的斗争, 实行一切造反者联合起来。这种主张对新左派以巨大的影响。他被誉为“青年造反者的明星和精神之父”。[14]

   

另一位代表人物是埃里希·弗罗姆(1900-1980), 著有《健全的社会》 (1955)等书。 他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异化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角落的空前程度。这在经济领域表现为劳动变成了一种责任和强制; 组织管理成了官僚主义; 企业主的所有权变成了象征性的了; 消费从幸福的手段变成了目的本身。在政治领域表现为普选权只是一种迷信, 政治宣传就像商业广告制造消费欲望一样制造民意; 西方的民主处在异化之中。在精神领域, 处在异化状态中的人只管满足肉体的需要, 而不问事物的本质, 人们的愚昧与社会发展同在; 商品交换的公平原则取代了友爱精神, 上帝成了难以接近的宇宙公司的大老板, 祈祷上帝只是为了生意的成功。他主张建立健全的社会,让人成为社会的中心; 让社会事务成为个人的事务; 让人成为社会生活的主动参加者, 成为生活的主人; 并促进人的友爱和团结。[15]

   

总的说来,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对法西斯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均抱批判态度。它不同于民主社会主义和欧洲共产主义, 不是各国共产党理解的共产主义, 也不只限于经济和政治的民主, 主张重视道德和精神方面的价值。它试图重新认识和解释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他们的反教条精神, 勇于吸收现代思想成果的态度, 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 促进新左派运动的开展, 起了积极作用。

 

4.西方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及其影响

   

近百年来, 社会民主主义是西方社会的主要的社会改良主义政治思潮。它是社会党国际各国党的思想理论体系。1951年社会党国际恢复, 在法兰克福通过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 集中反映了社会党的理论观点, 它首次把民主社会主义作为各国社会党的奋斗目标。战后西欧各国社会党在推动经济发展, 改善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和扩大工人阶级民主权利方面以及促进世界和平方面作出了贡献, 70年代以来, 由提出了“重新意识形态化”的任务。[16]

   

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一般特点是:

第一, 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 强调要以自立原则去探索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二,主张社会改良主义, 表现为反对全面彻底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 主张个别、局部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 把对资本主义的改造限制在现存国家政治、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强调妥协和阶级合作, 认为议会民主制是从资本主义相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手段。

第三, 推崇国家社会主义, 主张通过改造现有国家来实现社会主义。

   

西欧民主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主张:

第一,主张争取社会民主和经济民主的福利国家观, 把国有化, 混合经济政策左右经济民主的重要政策; 认为现代国家管理职能的扩大, 将使1914年前传统的资本主义特性发生变化, 而成为混合式社会或后资本主义社会, 并将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宣扬论理社会主义, 1959年德国社会民主党通过了《哥德斯堡纲领》, 以伦理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提出了“自由、公正、互助”为社会主义三项基本价值。1969年奥地利社会党则通过了“人的纲领”, 宣称人是民主社会主义考虑一切问题的核心。

第三, 出争取世界和平、加强南北对话推进经济合作的政治主张。[17]

   

总的说来, 社会民主主义的政治思潮比较符合当代西欧的实际, 她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的目标, , 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种族和民族压迫, 消灭剥削和贫困的社会保证人人享有完全的自由和民主的权利; 这种政治思潮强调意识形态多元化, 各国独立自主, 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反对暴力革命,强调通过改良现存资本制度来实现社会主义; 通过混合经济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种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

 

5. 西方无政府主义和新法西斯主义思潮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思潮以外, 影响较大的还有西方无政府主义和新法西斯主义思潮。

   

一般来说, 无政府主义的盛行取决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尖锐化; 和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本世界50年代以来的客观形势, 特别是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实践的大挫折为当代无政府主义的再度兴起, 提供了繁殖的土壤。

 

无政府主义主要有两大流派。一个是无政府个人主义派,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M.N.罗思巴德, 他们把实现子我看得高于一切, 不承认任何权威; 维护私有制, 反对国家垄断;否定民主制度; 宣称实现自由竞争的无政府社会。另一派别是无政府共产主义者, 强调社会团结、互助和合作, 反对个人至上; 否定资本主义制度; 也否定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对未来社会主张建立一个自然的与生态环境相和谐的社会; 以直接民主制取代议会民主制; 以个人独立和机会均等为基础的集体富裕来实现人的自由和价值。[18]

   

至于法西斯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6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又开始活动。甚至打起新法西斯主义的旗号, 人们不能掉以轻心。

   

 

. 当代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及其影响

 

1.  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影响

   

随着当代社会主义从运动到实践, 从苏联一国发展到欧亚一片和拉丁美洲国家, 它的理论也由单一的斯大林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发展为各国开始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迄今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实践随着苏东解体而告破产并已画上了一个句号。而符合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理论却逐步完善,并在实践中发挥威力。

 

A. 从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到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二战后初期到70年代末,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整个社会主义国家, 居于主流地位。它强调:

第一, 高度集中统一, 以行政方法管理经济;

第二, 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第三, 全盘否定市场经济的功能;

第四, 推行于西方市场相对立的平行市场;

第五, 宣称社会制度经济和政治制度无比优越, 无需改革;

第六, 急于实施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全盘集体所有制, 否定和贬低个体和民营制;

第七, 推行单一的全民社会保障体系;

第八, 宣称在本世纪内赶上并超过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从而在社会生产率发展水平上, 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1952年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发表, 标志这一理论的系统化。其后虽经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调整政策, 并未改变基本思路, 仍然在“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下操作, 这种僵化模式虽对战后初期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在总体上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的健康快速发展。

   

赫鲁晓夫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冲击斯大林模式方面的勇气上具有开创性, 但基本上是纠正斯大林时期的某些偏差, 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 对此既不应简单化地扣上修正主义的帽子,也不能认为是划时代的创举; 他在揭露斯大林的错误和个人迷信、解放思想、突破斯大林模式上起着积极作用; 但因其在揭露方式上的缺陷,对国际共运带来混乱和分裂的严重影响。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新思维, 从总体上说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19863月他在苏共27大的报告标志大规模改革开始。该报告

第一, 强调苏联正处发达社会主义国家的起点;

第二, 强调必需实行根本性改革, 加快发展战略;

第三, 强调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批评生产关系自动适应论;

第四, 强调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相配合。

 

19886-7月在苏共19次代表会议上:要求先行政治改革, 取消党的领导地位, 仿效西方多党制, 推行总统制; 1991年月事件中又宣布解散苏共。戈尔巴乔夫于1987.11出版《改革与新思维》。本书第16个专题将专门分析。

 

B.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到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路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斯大林模式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它对新中国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影响, 这种探索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78年以来, 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开始了革命性的变化。

   

邓小平倡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中国的改革开放道路,具有世界性影响: 首先,对国际共运的深远影响; 其次,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影响; 第三,对国际关系格局的重大影响。

 

C.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相比之下, 南斯拉夫、匈牙利和朝鲜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各具特色。

   

南斯拉夫摆脱苏联模式, 提出了社会主义自治经济理论。强调:第一,国家消亡过程首先应从经济职能开始; 第二,社会所有制是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基础, 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高形式; 第三,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全面市场调节, 由市场决定计划。在政治领域, 铁托提出了:第一,实行不结盟政策; 第二,反对一个中心, 一个社会主义道路模式; 第三,实行社会主义自治的政治制度。

   

匈牙利事件后在卡达尔的领导下, 推行了介于苏联模式和南斯拉夫模式之间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领域:第一,强调在公有制的基础上, 使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强调以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取消指令性指标; 强调市场竞争, 实行多元价格政策; 强调企业的自主权。在政治领域:第一,强调联盟政策; 第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提倡一切从实际出发, 反对固定模式。

   

捷克在杜布切克的领导下, 一度提出了“建立一个新的十分民主的符合捷克斯洛伐克情况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

   

朝鲜在金日成的领导下, 提出了主体思想理论, 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来考虑, 一切要为人服务; 思想上主体; 政治上自主; 经济上自立; 国际上自卫。在实践中它富有民族特色, 近年来在对外开放上也迈开了步伐。

 

2.资本主义国家的欧洲共产主义思潮

   

欧洲共产主义兴起于70年代中期, 19757月发表的《西班牙—意大利共产党宣言》, 确定了这一名称, 其后南共和其他一些欧洲共产党予以确认。其实还在19462, 季米特洛夫在索菲亚的一次讲话中, 已提出“各个民族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不会走预先规定的道路, 不会走向苏联一样的道路, 而是各按自己的方式行事。这种方式取决于本国的历史、民族、社会和文化状况”, 要“寻走我们保加利亚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

 

其后陶里亚蒂、多列士发表类似看法。这些被看成欧洲共产主义的发端。1956年苏、南《贝尔格莱德宣言》声明承认通向社会主义的不同道路, 其后东欧的独立倾向和中苏论战, 对欧洲共产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推动。

   

欧洲共产主义的中坚是西共、意共和法共, 1977年西、意、法三党发表《通向民主和自由来实现社会主义》的联合声明。自称欧洲共产主义政党及持类似观点的有意、法、西、英、比、荷、希共和瑞典左翼党。

   

欧洲共产党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主张各党独立自主, 不承认国际共运中的领导中心和领导党, 反对遵循国际共运中的一条总路线;

第二,主张通过民主方式走向社会主义, 认为西欧不必通过暴力革命, 而是通过议会道路走向社会主义, 欧洲国家不再是一个阶级的统治工具;

第三,主张工人阶级取得政权后应采取多党制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 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和共产党一党专政;

第四,主张共产党的民主性和群众性, 强调向不同世界观的人开放, 共产党不是工人阶级的唯一政党;

第五,不提马克思主义, 而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

   

欧洲共产主义是战后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特殊产物。高科技的发展和白领阶层的增强, 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欧洲统治阶级对工人的让步和福利国家措施, 使合法斗争思想深入人心; 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和社会的相对稳定, 使暴力革命主张难以传播。西欧共产主义既不为欧洲资本统治所接受, 也为莫斯科所不满。80年代以来, 这一思潮走向衰落。

 

3. 非洲社会主义和阿拉伯社会主义思潮

 

A. 非洲社会主义思潮

   

1957年加纳独立到1980年津巴布韦独立, 在非洲50个新独立国家中近半数宣称奉行社会主义, 实行国有化、集体化和合作化、计划化, 发展民族经济, 实际上是民族主义现代化政策, 它融合传统非洲的平均主义和人道主义及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 加上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理论观点。大体分为四个流派:

 

第一, 阿拉伯社会主义, 以纳赛尔为代表;

第二, 村社社会主义, 以尼雷尔为代表;

第三, 民主社会主义, 塞内加尔的桑戈尔、突尼斯的布尔吉巴为代表;

第四, 非洲科学社会主义, 恩古瓦比、内图等人为代表。

 

B. 阿拉伯社会主义

 

这是一种具有浓厚阿拉伯民族主义色彩的社会思潮。1944年首次提出, 主张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制度、正义和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它大体分为几个流派:

 

第一, 叙利亚和伊拉克的阿拉伯社会主义复兴党的社会主义;

第二, 埃及纳赛尔的社会主义;

第三, 阿尔及利亚的自管社会主义;

第四, 利比亚卡扎菲的社会主义;

第五, 突尼斯的宪政社会主义。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强调阿拉伯的统一, 和伊斯兰教的思想基础; 强调军队的作用。

 

C.恩克鲁玛的泛非社会主义

 

这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最早实践的一种非洲社会主义理论。1957年加纳独立前, 恩克鲁玛提出: “社会主义是唯一能够在短期内给人民带来幸福生活的方式。”其特点是: 第一,继承和再现非洲原始村社制度; 第二,生产资料公有制加工业化; 第三,社会主义与泛非主义相联系, 建立非洲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第四,主张武装斗争和人民革命。

 

D. 几内亚的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19621963年几内亚民主党先后召开六大和七大, 提出要走非资本主义道路和实行社会主义, 主张在村社基础上直接建成社会主义, 并超越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实行国有化、农业集体化、计划化、取缔私人经济, 关闭集市贸易。

 

E. 突尼斯的宪政社会主义

   

1964年布尔吉巴把新宪政党改名为社会主义宪政党, 强调开放性和实用性, 突尼斯的爱国主义加突尼斯的传统。反对暴力革命; 宣扬人的自我完善; 实行国营、个体、合作社三种经济并存的经济体制; 建设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平衡的社会; 提倡和解、民主、开放原则。

 

F.乌贾马社会主义

   

1962年坦桑尼亚尼雷尔首次提出走社会主义道路, 发表《乌贾马——社会主义基础》一书, 它在斯瓦希里语中之家族精神, 共同生活、集体劳动, 共享劳动成果。1967年宣布在全国推行乌贾马运动, 在实践中强迫村化和取消私有经济带来了许多问题。

 

G.马达加斯加的福科诺洛纳社会主义

   

 

19756月马达加斯加拉齐拉总统提出要建设地地道道的马达加斯加式的社会主义, 即福科诺洛纳的社会主义, 同年底通《马达加斯加社会主义革命宪章》作为政纲。福科诺洛纳意指传统的以互助为基础的村社。

 

4.亚洲和拉丁美洲民族独立国家的社会主义思潮

 

A.尼赫鲁的社会主义

   

1954年尼赫鲁访华后, 提出了建立社会 主义式样社会的口号, 主张走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正统的实践之间的中间道路。, 其实际内容是企业收归国有, 发展公营经济; 实行土改和合作化。

 

B.缅甸的社会主义

 

19624月奈温领导的缅甸革命委员会, 公布了缅甸的社会主义道路纲领, 1971年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上, 通过的新党章宣称将朝着社会主义目标前进。

 

C.阿连德的社会主义

   

前已指出, 这实际上是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

 

D.圭亚那的合作社会主义

   

1970年以来, 以伯纳姆为首的圭亚那合作共和国奉行合作社会主义政策, 1974年人民全国大会党发表宣言宣称该党社会主义政党, 实行合作社会主义主张:第一,人民管理制度, 企业由国家和人民代表合作管理; 第二,实行以合作社为基础的国营、私营、合作社营的并存经济; 第三强调种族团结。[19]

 

 

.当代各类民族主义思潮及其影响

   

和当代资本主义、当代社会主义思潮相比, 当代民族主义思潮有着自身的特点, 它和现代史上的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甘地主义、凯末尔主义不同, 纯民族主义特色较少, 往往和别的思潮相混合, 与带有社会主义色彩, 带有阿拉伯伊斯兰色彩等。

   

独立色彩较强的是印尼苏加诺的“纳沙贡”这是苏加诺的建国思想, 主张民族主义、宗教和共产主义三种思潮代表人物和政党的团结。这对印尼在战后初期的政局影响较大。

    

在非洲影响最大的是具有泛非主义色彩的民族主义和非洲社会主义、阿拉伯社会主义。1945年以来, 泛非主义以全非洲的独立和统一为目标, 成为非洲民族主义者的思想武器。

   

阿拉伯民族主义在中东和阿拉伯世界具有重大影响,1947年成立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即以此为指导思想。[20]

 

90年代以来涌现出新民族主义浪潮和分离主义倾向。这是由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带来的冲击波,一战期间四大帝国解体后存在的遗留问题又重新提出,两者相汇合产生巨大影响,它激起了民族独立和自治的新呼声。由于当代世界新移民浪潮,也助长了排外的民政主义。

 

注释:

[1][]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5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2]同上,56-62页。

[3]参见同上,政治正义和宪法、公平原则的论证、非暴力反抗的作用等节。

[4]参见徐大同主编:20世纪政治思潮》,73,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

[5]参见[]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1978年再版前言,转自赵一凡:《美国文化批评集》,1,三联书店,1994年。贝尔1959年著有《意识形态的终结》。

[6]参见胡金平:《美国70年代的新保守主义》,《世界历史》,1991年第3;王恩铭:《美国的新自由主义》,《世界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3;丁一凡:《论80年代欧美的自由主义新浪潮及其走向》,《欧洲》,1993年第2期。H·塞西斯著,杜汝辑译:《保守主义》,商务印书馆,1988年。

[7]其中包括美国阿尔温·托夫勒、奈斯比特、帕·阿博顿妮等人的未来学著作。参见[]З·B·杰缅丘诺克著:《当代美国的技术统治论思潮》,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8]著有《新工业国》(1967),《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和平共处》(1988),《不确定的年代》(1977)等书。

[9]徐大同主编:20世纪政治思潮》,92-95,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

[10]参见方绍伟:《美国新自由主义学派的利他主义经济学》,《美国研究参考资料》,1991年第7期。

[11][]米尔顿·弗里德曼著:《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印书馆,1986;米尔顿·弗里德曼、罗斯·弗里德曼合著:《自由选择--个人声明》,商务印书馆,1982年。

[12]参见王勤田主编:《现代西方文化思潮鉴评》,286,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

[13]参见徐崇温著:《“西方马克思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胡经之、张首映主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4,《社会文化系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李青宜著:《阿尔都塞与“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

[14]参见[]马尔库塞著:《爱欲与文明》,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单面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马尔库塞等:《工业社会和新左派》,商务印书馆,1982年。

[15]参见埃里希·弗罗姆著:《健全社会》,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寻找自由》,工人出版社,1988;《说爱》,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爱的艺术》,华夏出版社,1987年。

[16]参见托马斯·迈尔著:《论社会民主主义》,东方出版社,1987年。雅克·德罗兹著:《民主社会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西比列夫著:《社会党国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张契尼、潘琪昌编:《当代西欧社会民主党》,东方出版社,1987年。

[17]徐大同主编:20世纪政治思潮》,204-207,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王勤田主编:《现代西方文化思潮鉴评》,284-315,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

[18]参见特里·M·珀林编,吴继淦等译:《当代无政府主义》,商务印书馆,1984年。

[19]参见蓝瑛主编:《社会主义政治学说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刘佩弦、郭继严主编:《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

[20]本题有关非洲地区思潮部分撰写时参考了张象主编:《当代世界知识新辞典》,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中的有关材料,在此特致谢意。

[21]彭树智:《东方民族主义思潮》,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周青等主编:《当代东方政治思潮》,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本题撰写时参考了徐大同主编:《20世纪政治思潮》,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中的相关部分,在此特致谢意。

 

[2002713日说明:本文发表在《当代世界五十年》(1945-1995)全球篇中第9专题(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1月版,第183-200页。网上发表时,“本世纪”改为“20世纪”。黄安年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现代世界研究/2002714日网上首发]

 

[2002821日说明:重发时分上、下篇]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现代世界研究/2002821日重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5479.html

上一篇:白天在美东看2008春晚节目实况 (2008年2月6日)
下一篇:当代世界的宗教流派及其影响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5: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