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5年10月30日,第38013篇
时下冠以各种名目的经济词语泛滥于主流媒体,例如假日经济、休闲经济、旅游经济、黄金周经济、影视经济、荧屏经济、夜间经济、消费经济等等,严格说来这里所说的经济实际指向主要是产业。在重阳节前后又铺天盖地宣传起银发经济来。然而,银发经济这以用词在科学上欠严谨,容易引发歧义何况从人群生理现象上看,银发仅仅限于老龄人群的少部分,且非消费主力。
这里就老年(龄)经济(产业)和银发经济(产业)话题说点个人浅见。
学界一般认为银发经济(silver-haired economy 也称银色经济、银发产业,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银发经济一词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最初指的是为老年人提供的商品和服务。1995年,日本正式步入老龄社会。1997年,中国首届老龄产业研讨会提出“老龄产业”的概念是指专为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产业。中国从发展老年服务业开始,在2000年强调发展老龄事业,进一步形成老龄事业与老龄产业并重发展。如今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老龄社会指老年人口比例持续上升的动态过程,按照联合国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 。中国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2021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预计2032年进入超级老龄化阶段。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占比22.0%),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5.6%。
笔者以为:
老龄化社会首先是极其巨大的社会问题,确保社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老龄幸福指数上升,建设老龄幸福型社会。
其次是健全和发展老龄化事业,健全和发展老龄社会保障事业。
第三是为老有所为需求提供有效机会,这里包括退休后再就业、为老有所长提供机会,为社会服务提供机会等。
第四是健全和强化老龄化产业。
2004年10月《中国银发人群年龄划分及人群命名》将银发人群分成四个年龄段:银发青年(55-64岁)、银发中年(65-74岁)、银发老年(75-89岁)、长寿老年(90岁以上)。就生理现象而言,老龄银发群体主要集中在80岁以上人群中,80岁以下人群少有真正银发者,靠真正的银发人群难以拉动消费的。
考虑到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已经到达79岁以及公职人员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并和联合国规定相衔接,笔者主张以65岁作为划分老龄人群的起算点,分成三个年龄段65-75岁(初始阶段)、76-89岁(发展阶段)、90岁以上(长寿阶段),其中65-75岁为拉动消费和服务社会的老龄主力军,76-89岁为需要适当照料阶段,90岁以上是需要格外关照阶段。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50809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