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漠河洛古河畔乘坐汽艇目睹黑龙江源头(2014.07.31)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5年10月29日发布,第38005篇
根据介绍:黑龙江有南北两源,南源额尔古纳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西北源为石勒喀河,发源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肯特山麓,南北两源汇合于洛古河上游8公里处,始称黑龙江。黑龙江全长4 000多公里,其长度略次于黄河,为中国第三大河,世界第8大河。
业内专家说来到漠河必到北极村的北极点和洛古河村的黑龙江源头。
2014年7月31日上午8:50分我们离开北极村前往洛古河村乘坐汽艇目睹龙江源头。从北极村到洛古河村由于途中一段公路修路,需要改道前行,约莫2个小时光景135公里左右路程。11:10分抵达洛古河哨所。我们一行9人登上了汽艇开到了最接近江源处,再向前就是北京军区管辖的范围了。
照片A26张, B25张是即时拍摄的。
A26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据相关资料,古籍《山海经》中即有关于黑龙江的记载:“西望幽都之山,洛水焉。”郭璞注曰:“洛水即墨水”。《魏书》称“完水。”《北史》有“乌洛侯国西北的完水,北流合于难水。”所谓“完水”即是今之黑龙江。《旧唐书·室韦传》中作“望建河。”《新唐书·室韦传》中“室建河”,两书所指为同一河,即今额尔古纳河和黑龙江的上游部分。《太平寰宇记》中称乌桓水,直至金代才始称黑龙江。 黑龙江为汉语名称,蒙古语称之为哈喇木伦,满语称萨哈连乌拉,三种语言表达的意思均为“黑色的江”。俄罗斯则称黑龙江为“阿穆尔河。” 黑龙江有南北两源,南源额尔古纳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西北源为石勒喀河,发源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肯特山麓,南北两源汇合于洛古河上游8公里处,始称黑龙江。 自源头起绕漠河县北缘,屈曲东流共计245公里,注入塔河县向东南流去,同中、俄另一条界河乌苏里江汇合后流入俄罗斯境内,折向东北,于鞑靼海峡的北口注入鄂霍次克海。 黑龙江全长4 000多公里,其长度略次于黄河,为中国第三大河,世界第8大河。 黑龙江上游冰冻期,据黑河水文站测定,1950年至1990年历年平均为164天,冰封日期平均在11月11日,开江日期平均在次年的4月28日,上游平均冰层厚1.28米,最大冰层达2.5米以上。上游漠河江道窄岛屿众多,加之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综合作用,常常引发“倒开江”现象。“倒开江”也就是下游江道未开,上游江道先开,导致冰块卡塞,形成冰坝,造成洪水泛滥。据统计,近百年来已发生“倒开江”10余次之多,最近一次发生在1999年的4月份。
黑龙江由南源额尔古纳河与北源石勒喀河汇合而成,黑龙江的源头洛古河江段长200多公里,最深12米,最浅1米,沿江两岸风光宁静秀丽。洛古河又是黑龙江源头第一村的村名,现有农家36户,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
洛古河一个很小的边境村落,源于蒙古肯特山的石勒喀河和源于中国大兴安岭西坡的额尔古纳河在洛古河村汇流,形成黑龙江的源头。洛古河村的西面是内蒙古,北面跨过黑龙江就是俄罗斯。河上没有桥到了每年冬季,河面结冰后,对岸的俄罗斯的木头就通过冰面运过来.路边一个小小的绿色罐头房就是老毛子的边境检查站了.
据史料记载,洛古河早在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设置洛古河卡伦时而开始形成村屯卡伦印边防哨所的,在此之前,于1886年6月光绪斗年和1888年(光绪十二年 )曾两次设卡伦。这个边塞村落,因距离黑龙江源头只有8公里,又是去源头必经之地而闻名遐迩洛古河山青水秀,风光宜人。
这一带,曾是我国北方民族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黑龙江考古队在这里发现了一批新石器。小小边村,享有悠久历史的骄傲。它的所处地位不可取代,也是祖国的北陲前哨。从它向西,可与内蒙古的思和哈达、老金矿“西口子”和“兴隆沟”相通,向东向前,与乡和县相通,也是一个枢纽站。旅游者在去了北极村后,还常常要去源头第一村——洛古河看看,因为那里有令人向往的黑龙江源头奥秘的诱惑。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507987.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