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有感于黑龙江两周行》(2014.8.10; 2025.10.22)
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2025年10月22日发布,第37928篇
有感于黑龙江两周行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8月10日发布
7月28日至8月10日为期两周的黑龙江行,即将顺利结束。除2007年新疆行外,在国内这算最长,也是最北的一次。
北行黑龙江的七下、八上,正值炎热的伏天和捉摸不定的雨季。我们避开了北京的酷暑来到黑北避暑,却也没有遭遇突然袭击暴雨洪灾的侵扰。唯一的变化是原定北京—漠河----黑河—哈尔滨计划,由于黑河连日暴雨冲毁了交通线路而取消黑河线路,增加在漠河和哈尔滨的活动安排。这一来反而显得宽松,也使我们不感到太累和过于紧张。
两周的黑北行中,前三天在我国最北的北极村及其周边活动,接着的三天在漠河县城和周边活动,后六天则在哈尔滨地区活动。在北极村及其周边,不仅欣赏了在北极村内主要的旅游景点,而且通过大兴安岭地区和漠河县地区朋友汤旭东和刘立民两位东道主的精心设计和安排,获得比一般旅游团更多的信息和视野。(请见《登上最北哨所了望塔》,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7月29日发布;《漠河北极村哨所139(1)国标留影》,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7月30日发布;《在漠河大马场拍"马屁"》,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7月31日发布;《和漠河圣诞村来自芬兰圣诞老人村的第七任圣诞老人合影》,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7月31日发布;《漠河洛古河畔乘坐汽艇目睹黑龙江源头》,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8月1日发布在漠河县城的三天里,我们还来到阿木尔野生蓝莓之乡的天然绿色北极冰蓝莓酒庄参观(见《贺北极冰野生蓝莓 香飘九洲 誉满全球》,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8月2日发布;《阿木尔蓝苺园里 田师傅培育野生蓝莓新品种》,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8月3日发布;了解87年“五六火灾”后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见
《“星星之火”酿成特大惨案,有感于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8月5日发布》 六天的经历,漠河对我们已经不再陌生。我国大兴安岭最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生态、人文社会生活环境、国土安全环境、留给我们的印象极其深刻,同时也使我们对于反腐倡廉以来旅游生态的由“官游”(公费旅游)到“民游”(自费游)带来的深刻变化,目睹许多高消费上马建筑在停或下马成“废废”,有了第一手的外观感受。
在哈尔滨的六天里,我们所到所看之处不仅有常规热点如犹太新教会堂、哈尔滨伏尔加庄园、太阳岛、哈尔滨金河湾湿地植物园、东北虎林园、阿城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松花江游、抗洪纪念馆、中央大街、关东古巷、松花江跨江游等(见《在哈尔滨参观犹太新教会堂》,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8月5日发布;《笑看虎口拔牙和老虎苍蝇一块打》,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8月5日发布;《参观哈尔滨伏尔加庄园》,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8月5日发布;《参观阿城金上京历史博物馆》,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8月6日发布;《观哈尔滨龙塔》,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8月8日发布;《哈尔滨群力新区音乐公园夜景》,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8月8日发布;《哈尔滨金河湾湿地植物园留影》,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8月9日发布;《在松花江阳明滩大桥上欣赏松花江公路桥夜景》,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8月9日发布;《夜游哈尔滨防洪纪念塔》,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8月9日发布
;《浏览关东古巷》,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8月10日发布
还有像哈尔滨道台府、萧红故居和纪念馆、纪念碑,日本侵华731部队、黑龙江省图书馆、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园、黑龙江大学校园、哈尔滨师范大学江北校园等一般游客很少来到的地方。(见《游哈尔滨道台府观楹联有感》,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8月6日发布;《8月6日参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企盼申遗成功》,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8月7日发布;《和周松留影在哈尔滨工程大学》,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8月6日发布
;《参观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8月7日发布;《留影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江北校区》,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8月8日发布故居和萧红纪念馆》,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8月8日发布《有感于在黑龙江省图书馆查找资料》,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8月8日发布
两周游期间,我们乘坐飞机、火车,旅行社包车,还有刘老师和我们的老学生提供的私家车,大大提高了旅游效率和旅游舒适度,仅仅计算汽车的里程近千公里,扩大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大饱眼界。在北极村,我们住额尔古纳河右岸木克楞(高档低费),在漠河,我们住圣源宾馆(中档低费),在哈尔滨,我们头天住黑龙江大学留学生公寓,其余五天住哈尔滨师范大学贵宾楼,所收费用均为低档。在漠河我们一行八九人点菜聚餐,而在哈尔滨除了宾馆提供免费早餐外,六天来午餐和晚餐全部友情是聚餐,也使我们有机会和聚餐朋友广泛沟通,较为深入地了解地情、社情和民情,也品尝了精心安排的东北特色菜肴和正宗俄罗斯西菜。
这次黑龙江自由行的圆满,得益于黑龙江大学资深教授刘敬圻教授的盛情款待、精心组织和照料,以及哈尔滨师范大学李红梅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周松教授、的周到安排,再次感受到出门靠亲友的友情、师生情、亲情和东北到处都有活雷锋的情景,也对祖国北疆的安宁祥和感到欣慰。
两周黑龙江行能够作到网络畅通无阻,着实让我感到很意外,身在祖国最北边陲,就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天下事,我的一部在台湾出版的《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繁体增订版)书稿开印前的最后确认并末受到影响,这是令人鼓舞的,我能够在黑龙江期间保持不间断地发布博文,也得益于网络的畅通。
2014年8月10日14时写于哈尔滨到北京D26列车上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506957.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