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菜户营《学刊》诸家新居(2009.06.10)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5年10月19日发布 第37904篇
【个人所藏资料 影像资料YXZL2009.06.10】
这里发布的是2009年6月10日我们专访居住在菜户营的《红楼梦学刊》新老编辑邓庆佑、胡晴、李虹、王慧、卫国五家所记和留影照片13张为随机拍摄
1,吕启祥、邓庆佑
2、邓庆佑
3,邓庆佑夫妇
4,邓庆佑、黄安年
5、胡晴
6,邓庆佑
7、邓庆佑、胡晴
8、胡晴
9、胡晴
10、李虹、吕启祥
11,李虹、吕启祥、胡晴
12、吕启祥、李虹、黄安年
13,王慧、李虹、胡晴
吕启祥2009年记事本记叙
六月十日 星期三 晴朗风大
远访菜户营《学刊》诸家新居
早6:30出发,下午3:15返家
首访老邓家 151平米4室2厅,置新沙发电视等等, 80寿辰得迁新居,宽敞悠闲,夕阳无限。
次访胡晴家, 未满30即置120平米新房,与老邓实用型不同,此为舒适型,大躺椅、大冰箱。
再访李虹家,较上两家在10层,她再上10层在20层,景观更佳,面积虽小些。地板柔和窗帘协调,书架梯形,自有特色。
顺便一览对面何卫国家,已就绪未入住。
看来,年轻一代与老一代的风格不同,老的规整,少的有创意,打掉隔墙使卧室通透,使客厅较大,使阳台贯通,都会住房,有变化,不呆板,更适用。
最后到王慧家,完全以孩子为中心,正考虑如何在最佳学区安家。
中午我们俩和三位小姐在“南洞庭湘粤食府”,王慧作东,菜色可口,环境优雅。
12;00-2:00席散打车至蒲黄榆5号线。
今清晨至午后,共访五家,甚惬意。
主要是老邓八十,一来祝寿,二来贺新居。我赠他米饭王电壶一把,文趣笔架一个,聊表心意。总之,遂了我的一个愿心。
从新年见老邓至今不过数月,感觉他苍老了许多,言语较缓慢,步履似艰难,人也廋了,当年精神甚好,尤满意于新居,但愿住房改善能增进健康。
祝福他们每一家!老小加大喜欢。
与惠新之楼相比,菜户营外观更漂亮,内部更现代,飘窗更宽大。但整个小区尚不成熟,环境较乱,交通尚便。
黄安年2009年记事本记叙
2009年06月10日,五月十八日,星期三,晴, 高温32°
6:30—15:15 菜户营之行
****************************
走访《红楼梦学刊》新老编辑菜户营住地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9年6月10日发布
《红楼梦学刊》是全国唯一一家专门研究红学的刊物,迄今创刊已经三十周年了,学刊办成今天这样的规模和新老编辑的辛劳是分不开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有一小部分集中居住在去年底落成的菜户营住地,其中有5位学刊的新老编辑住在那里,老的已是80高龄退休多年的资深编辑,最年轻的也已是而立之年。
老吕一直发兴要去菜户营看望他(她)们。从我们的住地北五环外四五公里的天通苑到位于菜户营桥西南(丽泽路和菜户营南路的西南侧)的住地,没有约摸两个小时路程恐怕是到不了的,来一次不容易,所以希望能够集中在一天和多一些朋友见面,经过多次约定正好今天机会来了。
我们一早6:30分离开天通苑,在天通苑北的5号线终点站搭乘地铁到天坛公园东门下,那时才7:40分,其实在地铁里的时间只有40分钟光景。在天坛公园东门准备乘坐出租车直接奔向菜户营桥,谁知在这里等了几乎半个小时一直没有出租车,于是改乘958公共汽车,8:30分到了菜户营桥西下车。学刊W编辑告诉我们,他(她)们的住地就在附近闻名的金泰城小区的对面,于是我们往回步行200米找到了金泰城售楼处,这里正是菜户营桥西北侧,而W编辑说的是他们住在菜户营桥西南,方向不对了,问保安有无一个叫做万泉寺北路10号的小区,两个保安居然一无所知,他们反问是哪个金泰城小区,因为一个在桥南,另一个在桥北。无奈我们坐上出租车准备前往桥南寻找,出租车 192071号宋司机告诉我们,他并不认识万泉寺北路10号在那里,如果确定是桥南附近的金泰城,那么附近30米处就是桥洞走去就到,出租车不能逆行,如果乘出租车前往则要转个大圈,很不合算,你们考虑好了,经与W编辑联系,果然这样,她说出来接我们不用10分钟就到,这样我们就在金泰城售楼处等她来接。宋司机为顾客着想的职业道德精神实在是值得赞扬的。
我们穿过菜户营西桥向南,跨过丽泽路就看到了他们的住地,越过一个小区就是她门的住地万泉寺北路10号,这万泉寺北路的由来连保安也说不清楚,据说有特快专递转了好几圈还难以找到她们的住地。进了他(她)们住地后从高层俯瞰,我才搞清楚菜户营桥中心地分南桥、北桥、西桥、东桥,如果这个方向搞不清楚那么要找到艺术研究员员工的住地是很困难的。如果准确判断他们的驻地该是菜户营西桥洞口正南对着的新高楼群就是万泉寺北路10号,而附近居民还不清楚万泉寺北路在那里。从地图上看西三环南路和丽泽路之间有个万泉公园,万泉公园紧靠公园的北面是金中都城遗址,在遗址的东北有座万泉寺,所以万泉寺北路是有来历的,只是这条路还在规划重建之中。到了他们的住地已经9点正了。
对于菜户营的印象虽然不好找,却在日新月异之中。这里是北京临近西南三环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两三年内将会有快速的发展, 新建的丽泽商贸城就在他们住地的西面不远。这里离大观园、陶然亭及北京南站都很近,乘作958公交车西到八大处,东达天坛公园东门,附近的800站又是许多公交车的起点站,四号线地铁开通后也经过这里,用不了多久,交通四通八达将很快成为现实。
住地开工前的每平方米价格不到5000元,而现在据说已经是万元以上,正在兴建中的许多社区已经拔地而起。从9:00到11:40分,我们一口气走访了五家,最高住在20层,最底的在一层,住在10层的也有两家,面积大的151平方米,中间的120平方米,也有八九十平方米的。在10楼以上的高处可以远远眺望西山景色,白天黑夜均各有奇观。他们的建筑施工图纸据说和在惠新东里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一样的,但是由于菜户营开工晚于惠新东里十多年,所以还是有不少微调,而且户主在不伤筋动骨的前提下有权作必要的改动,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五家各不相同各有特色皆大欢喜的装饰,既有典型实用型,也有新潮享受型,还有温馨装点型和幼儿中心型,从80岁到30岁的新老编辑们在菜户营实现了居者有其屋,老者感受夕阳无限好,年轻人倍觉前景更加美,每个人对于新设计、新家具、新电器和新生活、新规划都娓娓道来。午间我们在附近的白纸坊桥和菜户营桥之间的西二环辅路上的南洞庭湘粤食府品尝特色菜肴。告别时已是下午2点了,在那里打车到蒲黄愉地铁站,乘坐5号线地铁回到天通苑才15;15分,用了75分钟时间就回到了家。
附照 9幅为即时拍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506547.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