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
B 重整丝绸之路的伟大使者班超的盘橐城——瞻仰班超城(2007.9.16)【2007.9新疆行】
2025-9-25 15:26
阅读:419

B 重整丝绸之路的伟大使者班超的盘橐城——瞻仰班超城2007.9.162007.9新疆行】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5925发布, 37661

【个人所藏资料  影像资料 YXZL2007.09.16

 

十八年前的20079月16日上午开始喀什地区参观,第一个历史文化景点选择参观喀什莫尔寺佛塔遗址和香妃墓,下午参观喀什古城班超城。吕启祥记事本记叙“9月16 星期日

喀什市内观光  上午三十公里外佛塔一高一矮  袁陪。 下午班超城, 功莫大焉, 百姓挽留”。

2007年10月2日我发布博文《重整丝绸之路的伟大使者班超的盘橐城——瞻仰班超城》如下:

盘橐城位于现今的喀什市区的东南多来米特巴格路南,吐曼河和克孜勒苏河的交汇处,是古代疏勒国的所在地,在2000年前的中西交往史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为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塞,丝绸之路的经济枢纽,稳定周边地区的政治中心,这座古城也称为艾斯克沙尔古城。为了纪念重整丝绸之路的伟大使者、开拓者和守护神西域都护班超,又称班超城。他为巩固祖国统一,沟通东西方友好交往,耗尽了毕生的心血。

 

有介绍称“盘橐城的历史,和班超的名字紧密相连。史料记载,公元一世纪七0年代,盘橐城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疏勒国宫城。公元73年夏,东汉大将班超率36名勇士,出其不意地兵临盘橐城下,兵不忍血地活捉了鱼肉百姓、妄图分裂的部族首领兜提,使东汉初年被迫封闭65年之久的丝绸之路再度开放。随后18年间,盘橐城成了班超经营西域的大本营,班超立足疏勒,荡平匈奴势力,完成了统一西域的宏伟大业。”

20世纪初,“法国人伯希合希合曾到此实地勘测,据其所绘图纸标示,此城当时沿存北面和西面两段土筑城墙,北墙长287米,醒墙长205米,墙基厚约7米。城的平面近似一梯形,占地总面积近20亩。现今,遗址大部分为工厂单位占用,仅有一段长约8米,高近3米的旧城残垣遗留下来。”“为纪念这位东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喀什市人是政府在遗址上兴建了班超纪念公园。公园占地1公顷(15亩)1994年开始修建,1996年第一期工程完工。园内建有3.6米高的班超全身塑像;1.9米高的36勇士雕像整齐地排列在班超像前两侧,威武雄壮,气宇轩昂。公园还建有城墙、烽火台、浮雕墙等。园内碧草萋萋,四周绿树葱葱。游园登览,缅怀先辈,必有一股豪情充溢胸间。”

 

2007916日下午徐爱玲副老总陪同我们瞻仰了班超城,她的旁边是古城墙遗址,再造工程中的36名卫士和在雕像后面的弧形墙壁上,雕刻着班超少而好学、侍奉慈母、投笔从戎、出师西域、传播农耕等故事画面,引起我们的极大兴趣。在这里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精英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繁荣所作出无私奉献和展现的大无畏精神,我们今天来自不易西部的稳定和谐发展是不能忘怀班超及其战士们的。

*********************************

照片A43张, B37张, C19

B37

1BlogTP07-10-02Da.JPG

2BlogTP07-10-02Db.JPG

3BlogTP07-10-02Dc.JPG

4BlogTP07-10-02Dd.JPG

5BlogTP07-10-02De.JPG6BlogTP07-10-02Df.JPG

7BlogTP07-10-02Dg.JPG

8BlogTP07-10-02Dh.JPG

9BlogTP07-10-02Di.JPG

10BlogTP07-10-02Dj.JPG

11BlogTP07-10-02Dk.JPG

12BlogTP07-10-02Dl.JPG

13BlogTP07-10-02Dm.JPG

14BlogTP07-10-02Dn.JPG

15

16BlogTP07-10-02Dp.JPG17BlogTP07-10-02Dq.JPG18

BlogTP07-10-02Ds.JPG

19

BlogTP07-10-02Dt.JPG

20

21BlogTP07-10-02Du.JPGBlogTP07-10-02Dv.JPG22BlogTP07-10-02Dw.JPG

23BlogTP07-10-02Dx.JPG

24BlogTP07-10-02Dy.JPG

25BlogTP07-10-02Dz.JPG

26BlogTP07-10-02Dza.JPG

27BlogTP07-10-02Dzb.JPG

28BlogTP07-10-02Dzc.JPG

29BlogTP07-10-02Dzd.JPG

30

31BlogTP07-10-02Dzf.JPG

32BlogTP07-10-02Dzg.JPG

33BlogTP07-10-02Dzh.JPG

34BlogTP07-10-02Dzj.JPG

35

36BlogTP07-10-02Dzk.JPG

37

BlogTP07-10-02Dzl.JPG

附网文三篇

**************************

(一)盘橐城(班超城)历史景点

  公元前80(西汉神二年),西匈奴日逐王先贤掸降汉,西汉政府首次在天山南北设置西域都护府。西汉末年政局混乱之后王莽执政,在西域推行了一系列错误政策,致使匈奴势力在16(新天凤三年)后再度控制西域。东汉立国后,经40余年经营,国力日强, 遂决意痛击匈奴, 重振丝路。73(东汉永平十六年), 遣奉车都尉窦固率1.2万大军西出酒泉塞进军天山,击溃北匈奴军队,

打开了内地与天山以北的通道。在窦因部下任假司马的 班超,在蒲类海(今巴里坤湖)大战中崭露头角,并独挡一面领兵攻取了伊吾(今哈密),受到窦固高赏识。于是班超被朝廷委以重任,沿丝路南道南下,相继收复都善(今罗布泊东南地)与于闻(今和田)等西域小国开始了为东汉王朝安抚西域重振丝路的宏伟大业。

 

  班超(32102)字仲升,东汉扶风郡乎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为东汉著名学者班彪幼子,史学名著《汉书》作者班固之弟,班超自幼“为人有大志”曾对人言: “ 大丈夫无他志赂,犹当效傅介子、张赛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后汉书·班超传》)50(东汉建武二十六年),班超任东汉兰台令史之职, 对塞外匈奴势力的消长与西域局势的变化一向极为关注。 因此当窦固大军西征之际,他毅然投笔从戎,并以过人的胆识与才略首战告捷。

 

  班超于73年招抚于阗后,很快就选定疏勒国作为打击匈奴的根据地和联络西域各国的大本营。这是因为:在地理上,疏勒位于南北两道在西端的会合点,是控制西域的要地,牵一发而动全局,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在经济上,疏勒是丝路运转的咽喉枢纽,物产丰富,商业繁荣;再则葱岭之西的大月氏贵霜王国久已企图垄断丝路贸易,控制了地近大月氏的疏勒,就能让大月氏的如意算盘打不成。在军事实力上,疏勒已是拥有10余万人口和3万军队的西域大国,足可与匈奴势力相抗衡。在政治上,疏勒是匈奴控制的薄弱点,由匈奴势力委派的傀儡国王兜题“本非疏勒种,国人必不用命”,当地臣民“更相厌苦,其势必有降反”(同上)。据此,班超迅速定下决心,从于阗出发,绕过早已背汉自立的莎车国,亲串36勇土孤军直遏疏勒国都盘橐城(今喀什市东南),深入虎穴生擒了兜题,兵不血刃拿下盘橐城,一举安定了疏勒国,使封闭65年之久的丝路南道再度开放。

 

  班超安抚疏勒国后,立故疏勒王之子忠为疏勒王,“国人大悦”(同上)74年底,匈奴对西域汉军发动反攻,西域都护与2000余汉军在丝路北道全数阵亡。“班超孤立无援,而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数发兵攻疏勒。超守盘橐城,与忠为首尾,士吏单少,拒守岁余”(同上),形势极度危急。76年春,朝廷恐班超无力支持,诏谕调回。班超深感于疏勒与于阗等国人民盛情换留,毅然重返疏勒,在短时间内依靠当地军民平定了已经投降龟兹的疏勒贵族叛乱。78年夏初,班超率以疏勒军队为主力的1万兵马攻克姑墨,获得北征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公元80年,朝廷派班超同乡徐干率军1000人前往西域配合班超。由于龟兹、莎车诸国的重重压力,又疑惧班超在疏勒军民中的崇高威望,疏勒国都尉番辰在国王忠的暗中授意下发动军事叛乱。后班超在徐干援军的协助下合力平定了这次兵变。83年,朝廷采纳班超建议,招抚天山以北乌孙等国以牵制匈奴势力南下,同时提拔班超为将兵长史,并授予他“假鼓吹幢麾”的荣誉,允许他以中级军职代行边塞大将职权。84年,莎车国暗降匈奴,班超又同前来支援的800汉军对莎车南北夹击。莎车国却用重金策反了疏勒王忠,占据了疏勒国乌即城(在今喀什市西60公里)。班超当机立断扶持疏勒府丞成大为疏勒王,征调部队攻打叛军。而忠却求来康居国(今中亚哈萨克斯坦一带)救兵。班超则利用曾与康居联姻的大月氏劝其退兵,收复了乌即城。忠借机避往康居国。86年秋末,流亡康居的忠借得大兵卷土重来,占据疏勒国桢中城(在今喀什市西南40公里处),与龟兹密谋之后,妄图以诈降欺骗班超。班超洞察其奸,在忠前来赴宴饮酒之际,活捉了这个叛贼,彻底肃清了疏勒国内的不安定因素。

 

  为使丝路南道安全畅通,公元87年,班超以疏勒为基地,调动于阗等国25万兵马再次夹击莎车。龟兹闻讯,立即征集北道各国军队5万人前来援救。班超知兵力不敌,便佯作撤军,以调虎离山计引走了龟兹主力,然后在拂晓前向孤立无助的莎车军发起袭击,击败莎车与龟兹联军,从此威震西域,莎车投降后,班超再无后顾之忧。正当计划打通丝路北道之际,大月氏王派使抵疏勒,要求班超转告朝廷,想娶汉室公主为妻。班超知道他们是为了以后要挟汉朝,垄断丝路贸易,当即断然拒绝。为此,公元90年,大月氏副王谢统率7万大军东越葱岭(帕米尔高原)兵临疏勒。班超坚壁清野以逸待劳,大月氏军队师老粮尽之后,班超率疏勒军民巧施埋伏以少胜多,迫使7万大月氏军队俯首就降。“月氏由是大震,岁奉贡献。”(同上)第二年,班超自疏勒发兵北上,一举击溃以龟兹为首的匈奴残余势力,为汉朝全面收复了西域。当年底,班超正式出任西域都护,按以往惯例迁驻龟兹它乾城。临行之际,班超派自己最得力的助手西域长史徐干长驻疏勒,以示对这个老根据地的高度重视。自74年至91年的17年间,班超立足疏勒,终于完成了统一西域的宏伟大业,疏勒军民也为班超的成功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班超在疏勒的17年间所取得的一次又一次辉煌胜利,是与他注重团结和依靠当地少数民族分不开的。他初到疏勒擒获兜题之后,疏勒军民一致要求处死这条匈奴走狗,而“超不听,欲示以威信,释而遣之”(同上)。此举对彻底孤立匈奴、争取一切力量并团结西域各民族,颇具深远的政治意义。他还特别注重了解并遵从当地风俗民情,时刻与疏勒军民打成一片,诚如他自己在78年给朝廷的奏表中所言:“臣前与官属三十六人奉使绝域,备道艰厄。自孤守疏勒,于今五载,胡夷情数,臣颇识之。问其城郭大小,皆言‘倚汉与依天等’。”(同上)正因为如此,当公元74年西域战局危机,朝廷打算召回班超之际,疏勒国百姓万分难舍,都尉黎宾代表民众痛切地说出“诚不忍见汉使去”的肺腑之言,最后竞致以拔刀自刎来相阻。

 

  班超第三子班男,于80年前后生于疏勒国盘橐城。123(东汉延光二年),朝廷委派继承父志的班勇担当收复西域的大任,他后来还根据亲身经历,撰写《西域记》一书。这部著作被完整地保存在《后汉书·西域传》中,成为后世研究中古西域史和亚洲史的宝贵资料。

(二)喀什的古城2005-10-25

  在喀什市东南,有为纪念“投笔从戎”的班超而建的班超城。

  历史上,这个当年班超率领部队曾驻扎的城郭名叫盘橐城。在这里,盘的意思是要塞,橐则是布袋的意思。班超城是在当年的遗址上建起来的。在班超的雕像前,列着36位不同官职的古代人物雕像,当年,班超就是带着这36勇士平定了西域,使西域诸国重回东汉版图。在雕像后面的弧形墙壁上,雕刻着班超少而好学、侍奉慈母、投笔从戎、出师西域、传播农耕等故事画面,将班超不平凡的一生生动地展现出来。

  班超城里干净整洁,已看不出当年的雄姿,但历史却让它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班超是陕西咸阳人,在41岁前,他只是在官府里做些抄抄写写的事。当时,匈奴犯乱,兴盛多时的丝绸之路凋蔽,严重影响东汉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汉明帝刘庄诏令大军西征。早已对整天抄写官报文牍感到厌烦的班超非常惊喜,遂投笔于地,加入西征的队伍,被任命为代司马,跟随都尉窦固西征。到西域第一战,班超仅带36勇士击败不可一世的匈奴大军,扬名西域。在此后的18年间,班超以疏勒为根据地,历经无数战役,终于完成了统一西域的宏伟事业,使得丝绸之路得以重新畅通。

  由于长年的征战劳累,随着年龄的增长,班超身体越来越差。在离开家乡31个年头的时候,班超越来越思念故乡和亲人,他给皇帝上书说:“不敢奢望到酒泉,但愿生入玉门关。”汉和帝深受感动,御准了他的请求,班超得以告老还乡,但仅一个多月后,班超就不幸病逝。

  1000多年过去了,后人没有忘记他,如今班超城已经被开辟为爱国主义和民族史教育基地,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游人到此瞻仰。

 

(三盘橐城(班超纪念公园)

  盘橐城位于喀什市东南郊的吐曼河岸边,又叫作"艾斯克萨"城,本世纪初,法国人伯希合希合曾到此实地勘测,据其所绘图纸标示,此城当时沿存北面和西面两段土筑城墙,北墙长287米,醒墙长205米,墙基厚约7米。城的平面近似一梯形,占地总面积近20亩。现今,遗址大部分为工厂单位占用,仅有一段长约8米,高近3米的旧城残垣遗留下来。

 

  史载,公元一世纪七十年代,盘橐城是当时疏勒国的宫城,后来,它成了班超经营西域的大本营,它的名字和班超开阳的事业连在一志,所以有的史料上干脆呼其为“班超城”。

  班超(32-102)字促升,东汉扶风郡平陵(陕西咸阳西北)人,自幼"为人有大志"40岁时毅然投笔从戎,随汉将窦固大军西征。在天山以北的蒲类海(今巴里坤湖)大战中崭露头乐,随后攻取伊吾"(今哈密),占功赫赫。公元73年夏,他遵窦固之命,率领36名英武的勇士,沿着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南缘挺进,在鄯善火烧匈奴使者,在于阗智斩 师。之后,他把战略眼光投向西域名城-疏勒。其时,疏勒由匈奴势力委派的兜题,控制,当地居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班超当机立断,率36畚士绕开落车国,渡过冰冻水寒的克孜勒河,也其不意地兵临疏勒国王宫-盘橐城下,兵不血 地抓住了龟兹"左候"兜题,使东汉初年被迫封闭65年之久的丝绸之路再度开放。随后的18年间,班超立跳疏勒,荡平匈奴势,英名威震西域和中亚,缍完成了统一西域的宏伟大业,他60岁时,被东汉政府提升为"西域都护",赴龟兹(今库车)上任。直至公元102年卸任返京。

  班超在疏勒期间,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注重团结和依靠西域各民族,尊重当地民俗民情。作为汉朝在西域的代表,他始终与各族人民生死与共,并肩战头,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辉煌的胜利,揭开了我国西域史上崭新的一页。

  盘橐城的历史,和班超大型的名字紧密相联。为纪念这位东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喀什市人是政府在遗址上兴建了班超纪念公园。公园占地1公顷(15亩)1994年开始修建,1996年第一期工程完工。园内建有36米高的班超全身塑像;1.9米高的36勇士雕像整齐地排列在班超像前两侧,威武雄壮,气宇轩昂。公园还建有城墙、烽火台、浮雕墙等。园内碧草萋萋,四周绿树葱葱。游园登览,缅怀先辈,必有一股豪情充溢胸间。

  

  附图26幅为2007916日及时拍摄。

  纪念重整丝绸之路英雄班超的盘橐城——瞻仰班超城

 

黄安年文 发表:2007102日发布

 

 

*******************************************

喀什的古城  2005-10-25

  在喀什市东南,有为纪念“投笔从戎”的班超而建的班超城。

  历史上,这个当年班超率领部队曾驻扎的城郭名叫盘橐城。在这里,盘的意思是要塞,橐则是布袋的意思。班超城是在当年的遗址上建起来的。在班超的雕像前,列着36位不同官职的古代人物雕像,当年,班超就是带着这36勇士平定了西域,使西域诸国重回东汉版图。在雕像后面的弧形墙壁上,雕刻着班超少而好学、侍奉慈母、投笔从戎、出师西域、传播农耕等故事画面,将班超不平凡的一生生动地展现出来。

  班超城里干净整洁,已看不出当年的雄姿,但历史却让它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班超是陕西咸阳人,在41岁前,他只是在官府里做些抄抄写写的事。当时,匈奴犯乱,兴盛多时的丝绸之路凋蔽,严重影响东汉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汉明帝刘庄诏令大军西征。早已对整天抄写官报文牍感到厌烦的班超非常惊喜,遂投笔于地,加入西征的队伍,被任命为代司马,跟随都尉窦固西征。到西域第一战,班超仅带36勇士击败不可一世的匈奴大军,扬名西域。在此后的18年间,班超以疏勒为根据地,历经无数战役,终于完成了统一西域的宏伟事业,使得丝绸之路得以重新畅通。   

  由于长年的征战劳累,随着年龄的增长,班超身体越来越差。在离开家乡31个年头的时候,班超越来越思念故乡和亲人,他给皇帝上书说:“不敢奢望到酒泉,但愿生入玉门关。”汉和帝深受感动,御准了他的请求,班超得以告老还乡,但仅一个多月后,班超就不幸病逝。

  1000多年过去了,后人没有忘记他,如今班超城已经被开辟为爱国主义和民族史教育基地,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游人到此瞻仰。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503496.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