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启祥留影1985中国红学会第五次学术会议(贵阳)红楼梦艺术展馆前(1985.10.14)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5年8月24日发布(第37342)
1985年10月13日-19日中国红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在贵阳举行,
吕启祥参加了这次会议。据吕启祥当年记事本记叙:“10月14日上午参观”。这里发布的照片是在参观红楼梦艺术展馆前的合影,感谢郭征帆先生指认。
左起 沈丽(1)、吕启祥(2)、陈行庚(3疑是)、惠世如(4)、邓庆佑(5)
据郭征帆先生编纂待出版的《贵州红学研究辞典(未定稿)记载:
惠世如(1908~1992) 河北围场人。原名惠继民,化名魏永坚。1922年考入热河公立师范学校读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的前身),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平国民学院肄业。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围场县最早加入党组织的成员之一。次年春在特委指示下,考入北平民国大学教育系,以学生身份,经常往返平围两地,传送党的文件和进步书刊。《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志》记载:1933年热河省沦陷后,惠世如在北平化名魏永坚(代号G),住在党的地下交通站卧佛寺甲13号,做地下交通工作,负责北平和张家口之间的联络。不久,国民党反动派破坏了北平特委的地下组织,惠亦被捕,被押送到南京关押。被关押期间,敌人施用了凶残手段逼供,他坚贞不屈地开展斗争。和难友们一道拒绝穿囚衣,开展绝食斗争等等。1937年在全国要求一致抗日,释放政治犯舆论压力下被释。出狱后,即投身抗日战争的洪流。任天津工人抗日革命团负责人,在天津等地宣传抗日,组织工人进行抗日斗争。1938年直接奔赴抗日前线,先后担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民运干事、八路军冀中军区分区教导大队政治处副主任等职务。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供给部政委、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政治部民运部长兼五兵团长沙、柳州留守处政委等职,参加了平汉战役,豫皖边战役和淮海战役等重大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部长、政协贵州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第五届副主席。是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4年11月至1987年12月任贵州省红楼梦研究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
(选自郭征帆编纂的《贵州红学研究辞典(未定稿)》,由郭征帆授权发布)
据郭征帆请教井绪东会长指认,五人照居中的疑是陈行庚(贵州省委原副书记、原贵州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1985年10月13日-19日中国红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在贵阳举行,
吕启祥参加了这次会议,吕启祥提交了《湘云之美与魏晋风度》论文并就此在会上发言。【《湘云之美与魏晋风度及其它——兼及文学批评的方法》,写于1985年6月,《红楼梦学刊》,1986年第2辑。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中国台北贯雅文化事业公司,1992年4月版。又载吕启祥著《红楼梦寻——吕启祥论红楼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2月版,题为《湘云之美与魏晋风度》。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商务印书馆2015年12月增订版。】
《红楼梦学刊》1986年第1期第74-7页详细报道了这次会议情况。
会后前往重庆,经三峡,抵武汉,28晚离开武汉返回北京。据记载10月12日我送启祥去首都机场。10月13-19日在贵阳举行了中国红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到会代表172人,收到学术论文93篇,其中有关人物论文章近三分之二。开幕式冯其庸主持,贵州红学会长惠世如致开幕词,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再度、中国红学会副会长张毕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黎辛、中国红学会副会长冯其庸、贵州省文联主席蹇先艾等讲话。据吕启祥学术会议记事本记下午大会发言有蔡义江、杨光汉、李百春、沈天佑、邸瑞平、何大堪、曾先祥麟、周雷、梅桐生、李华年、薛瑞生、张春树、杜福华等。10月14日上午参观。下去大会发言记有冯其庸、刘梦溪、杨凌芬(延安大学)等。10月16日去龙宫及黄果树。10月17日上去大会发言的记有周汝昌、陈玉刚杜景华、梁归智、吴颖等。下午乾陵公园。10月18日上午大会发言记有张之、葛真、周苓等。下午发言记有胡文彬等。10月19日下午闭幕式。晚会餐。李爱冬宿舍聚会。20日下午离开贵阳。晚车于21人凌晨四时到重庆。
在吕启祥贵阳、重庆行期间,10月13日她写信给我“金桥宾馆信,已到(贵阳)”;10月20日信“离开金桥饭店,16点”;10月24日信“在重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498918.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