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香港李知其先生致信吕启祥(1990.6.21)【手写原文照相及电脑字体版】
黄安年文黄安年发布黄安年的博客/2025年8月18日(第37278号)
【个人所藏资料—学术信件(GRSZZL-XSXJ-477)
手写体学术信件是普及电脑使用前学术界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载体。也就是说是21世纪前学者之间学术信息交流的主要载体。因而手写体学术信件的整理也是学术研究和承传学术的重要基础工程。
考虑到时下使用电脑检测手段辨认手写体程度远低于对电脑字体的辨认度,不仅给审核工作带来新挑战,须有投入更多精力,而且多数读者特别是年轻群体对于手写字体辨认也很困难和费时。为此,我按照通常做法将通过将我国香港李知其先生致信吕启祥(1990.6.21)全部过录为电脑字体。这些学术信件涉及红学界关注的不少问题。信中如果个别字句我们难以辨认,只能以£格标明或跳过,期待高明解读。为了使得原件更加清晰,还做了必要的修补。希望为学友顺利阅读提供些方便,有兴趣的不妨对照检查,如果学友解读所缺字句相告,不甚感谢。我的博文秉承学术为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资源共享,嘉惠学界,唯此而己。
下面是信件原文电脑字体,如果发表后网友依然看不到,希望阅读信件内容,请联系科学网编辑部,或者尽快告诉我,或电话,或电邮:annianh@bnu.edu.cn
启祥尊长雅鉴: 顷诵 手书,承告知《红楼梦学刊》本年度第二辑将对拙著《红楼梦谜》予以简介,颇觉意外/盖该学刊向来对索隐议论似无许可者焉。犹忆一九八六年十二月贵州省红楼梦学会主办的《红楼》亦尝有署名《述闻》者对拙著评介,该惜该文草率烂制,全无学术辩论之意义。读后唯有一笑置之而已。北京《红楼梦学刊》之稿件料或会有较高明之见解也。又欣悉 台端尝就学於培道,算来凑巧, 仆就一九四七年秋曾就读于广州东山培道相邻之培正,彼时於国文课中得诵吴伟业《圆圆曲》,拙著《红楼梦谜》各册尝多次引述该曲文句,以附会香菱乃写陈圆圆者,设或当年老师不教该篇课文,而今能否深切领悟《红楼梦》中薛家诸人之角色, 亦颇成疑问也, 然则诚如 台端强调“开卷有益”者矣。培道於培正属同一教会之姐妹校,当时每年运动功会俱联合举行,解放后之情形则不知矣,惟学生生活则时在念中焉; 再则前奉呈仆与国内友人唱和《湘绣唱酬集》一册,蒙不弃寓目,至感荣幸,因另检出旧作诗词小册二本(《退居集》及《安年集》)仆虽虚辰多年,但深信学无前后,达者为师,谨请台端暇中不吝赐正,是所企盼,肃此敬颂
文祺
仆 李知其顿首
一九九0 年六月二十一日
信封正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 100875
北京 新街口外大街 北太平庄
北京师范大学 19楼1门3号
吕启祥教授 台启
邮局 香港1990年7月17日
北京 88支 1990.7.2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1 0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