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旧文《大学毕业后的黄金30周年----有感北师大582毕业30周年纪念册》(2017.1.18;2025.8.13)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5年8月13日发布, 第37230篇
日前,北师大历史学院校友李巧云来电话约定昨天上午来访,于是翻出2017年 1月17日马立智、李巧云夫妇送来的《北师大582毕业30周年纪念册(1986-2016)》,感触良多。2018年1月18日,我的博文《大学毕业后的黄金30周年----有感北师大582毕业30周年纪念册》发布。如今纪念册毕业照中离开我们的还有吴豪德(左三)、马家骏(左八)、王梓坤(左十一)、方福康(左十三)、刘彦江(右六)、郭大钧(右二)。记得马立智、李巧云夫妇来访那天我们还在附近酒店共进午餐呢。
我的2017年 记事本 记有:
2017年1月15日(星期日),十二月十八日,北京,1度 上午微雪 转晴
李巧云联系星期二上午来访
2017年1月17日(星期二),十二月二十日,北京,1度 晴
马立智和李巧云夫妇来,11:35-14:00 并聚餐,送来纪念册,下午看后发博文
吕启祥的2017年 记事本 记有:
一月十七日 星期二 轻雾
师大历史系86届毕业的李巧云、马立智夫妇丛燕郊专程来看望,送来30年聚会纪念册(三百余张照片商务印),共进午餐。安写一评论发表感慨,我有同感。
现重温2017.1.18博文:
*******************************
大学毕业后的黄金30周年
----有感北师大582毕业30周年纪念册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7年1月18日发布
昨天北师大历史学院校友马立智、李巧云夫妇自燕郊住地专程驾车前来天通苑我家,送来珍贵的北师大582毕业30周年纪念册(1986-2016)。我曾为他(她)们这个年级讲授过基础课。共进午餐后送别两位返程,我仔细翻看了精心制作纪念册中每一部分和照片,感慨万千。纪念册集中了大小不等搭配适当的370张图片,并有必要的文字说明,生动地展示了582届(历史系1982-1986)同学们难忘的四年大学生活和30年来走向社会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及同学间的割不断的同窗情、师生情、亲友情。纪念册还附有聚会和纪念册的筹备及通讯录。
相比我这个老校友而言,528同学的30周年是遇到了改革开放后的黄金30年,也是他(她)足以充分展现才华的30年。纪念册中前排第一张黑白毕业照里,前左是我,当年的满头黑发如今已经变白发,当年我50岁,距离我1958毕业已经28年了。2016年582 届30周年聚会时我已经80岁了。这后30年同学们有机会亲眼看到祖国将在经济总量上赶超世界最强,有机会继续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我却力难从心,唯寄希望于同学们薪火相传,发扬铺路精神,后浪推前浪,更上一层楼。当年的毕业照中有的老师已经不在人世了(左起:史革新、鲁振祥、景存玉、龚书铎、何兹全、张守常、王桧林、刘宗绪、李慎兆、唐赞功),健在的七位老师除了杨宁一,均已超过八十岁。当年的校长王梓坤和党委书记方福康还健在。
纪念册中有关我的有三张照片,这张毕业照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弥足珍贵; 一张是1987年我去杭州讲学时和朱秀芳的合影; 另一张是去年6月25日马立智、李巧云夫妇和张明帅来我家看望时的合影。
翻看通讯录,其中好多同学我是认识甚至熟悉的,例如(按次序为例)蔡翔、赵炜、卢明添、张明帅、薛继国、张蕾、周军、范芳、李东方、宋小庆、黄兴涛、张笑宁、刘达丽、于殿利、李富民、姜枫、谢郁、魏春艳、冯丽君、李桂进、任群、傅光中、张依萍、齐放、左凤荣、朱秀芳、徐核燕、傅麟、马立智、李巧云、杨爱芹等。有的同学不能逐一对号了。
为什么说582 这30年是黄金30年,这是比较而言的,相比我1958-1988年在北师大的30年就没有528同学那么幸运了,1958-1976年是文革前8年和文革10年动乱,这30年中唯有1977-1988年好时光,为其如此,我更珍惜1988后近30年的大好时光。
我不为我生活的时代而后悔。学人是不能选择时代的,不要埋怨国家和社会为自己提供的不足,而要问我自己为国家和社会奉献了多少。我常说我们经历过运动学术、量化学术,现在则是自主学术的好时代。相信我们的历史学院的582校友会更加珍惜这后30年,在各自的岗位或者新的岗位上做出新的奉献。
照片3张,取自纪念册。
1,
2,
3,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49750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