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就《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读者来信的回复(2020年7月18日)”【2025.8.6)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5年8月5日发布,第37160篇
【个人所藏资料-学术手稿XSSG112】
应红学研究者合爱好者的要求,这里重温就《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读者来信的回复(2020年7月18日),吕启祥回复,徐文凯整理 黄安年的博客2021年4月13日发布。
据吕启祥2020年记事本记叙 七月六日 周一 傍晚雷雨
徐文凯问稀见资料事 不知是何版
七月八日 周三
复电徐文凯, 共14处疑问分三类处置,她很忙
据黄安年2020年记事本记叙
2020年7月6日,农历鼠年五月十六日,星期一, 北京32,傍晚雷暴雨
徐凯文发来稀见资料来信, 查16条,
发现另有版本
2020年7月7日,农历鼠年五月十七日,星期二, 北京34
徐文凯发来查询情况,疑似另有版本
2020年7月17日,农历鼠年五月二十六日,星期五, 北京32 阴转雨
人民文学书送到,2018年第二次印刷本
***********************************
关于《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读者疑问的回复
《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署名“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当年实际工作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吕启祥老师、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辑林东海老师来完成的。林东海先生已过世。吕启祥老师已84岁高龄,视力极为模糊,文字工作均需在其夫黄安年先生帮助下才能处理。尽管如此,吕老师对读者的问题非常重视,就读者疑问之处回复如下:
一、本编所录文章的时限大致为1911年至1949年,当时文字的许多用法今天看来并不规范,为求存真,编书时尽量保留了本来面目。比如读者提到的“多们”“反到”“澈底”等,这些用法在当时并不少见,“多们”即“多么”,比如《红楼梦》第六回,“周瑞家的又问板儿道:‘你都长这们大了!’”即是如此。
二、《汇编》中的引文,比如引的贾雨村的话中的“既及四海”“风雨雷电池中相遇”“未足防我襟怀”等,我们今天看到的《红楼梦》大多是整理本,而彼时《红楼梦》本子较多,错讹也多,很难确定作者当时引用的本子,因此保持了原貌。
三、《汇编》所录文章,均散见于当时的报章杂志,其中错讹原本较一般专著为多,有些根据今天的判断可能有误,比如“一般青年的心里”,也许应该是“心理”;“和他她”,按上下文,“他”也许是衍字,但细察,同指宝黛二者的性禁忌亦无不可,难说一定是错;再如“快肉欲的”“生世”“思了想”等,作为民国时的用法,都并无不可。
吕老师说,《汇编》中的资料,当时散见于报章,纸质原本就比较差;大多数资料系林东海先生当年胶卷拍摄得来,照片有些比较模糊;从照片再复印到纸上,清晰度又受影响。所以,当年编此书非常费力,有些错讹可能原文如此,有些可能也有校勘不到之处。今当年的胶卷早已不存;底稿原本有两大袋,吕老师由人文社拿回家中,原拟以后修订之用。后有位年轻研究者原本要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就职,将这些底稿借走,计划修订,后因各种原因,此研究者未能入职,修订遂无下文,资料也丢失了。吕老师说,囿于当时的主客观条件,《汇编》确实并不完善,此书原本就是为研究者提供研究线索,是为保留资料计。今天很多资料已经有了更好的版本,或者有更方便的检索方式,她期待有更年轻的研究者对《汇编》进行补充和完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49666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