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傅憎享先生致信吕启祥【1987.5.28】

已有 469 次阅读 2025-7-30 19:51 |个人分类:个人所藏资料|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傅憎享先生致信吕启祥【1987.5.28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2025年7月30日发布, 第37103篇

 

【个人所藏资料-学术信件XSXJ399

 

手写体学术信件是普及电脑使用前学术界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载体。也就是说是21世纪前学者之间学术信息交流的主要载体。因而手写体学术信件的整理也是学术研究和承传学术的重要基础工程。

考虑到时下使用电脑检测手段辨认手写体程度远低于对电脑字体的辨认度,不仅给审核工作带来新挑战,须有投入更多精力,而且多数读者特别是年轻群体对于手写字体辨认也很困难和费时。为此,我按照通常做法将通过将傅憎享先生致信吕启祥(1987年2月20日)原件过录为电脑字体。这些学术信件涉及红学界关注的不少问题。信中如果个别字句我们难以辨认,只能以£格标明或跳过,期待高明解读。为了使得原件更加清晰,还做了必要的修补。希望为学友顺利阅读提供些方便,有兴趣的不妨对照检查,如果学友解读所缺字句相告,不甚感谢。我的博文秉承学术为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资源共享,嘉惠学界,唯此而己。

下面是信件原文电脑字体,如果发表后网友依然看不到,希望阅读信件内容,请联系科学网编辑部,或者尽快告诉我,或电话,或电邮:annianh@bnu.edu.cn

 

 

启祥老姐:

讨论《红》词语,您多次问及“瓢坎的”与“白”的关系。本着“急于先”的原则,近日小有所悟,写下,呈教。

  一,瓢坎的

中国人隐讳颇多,特别关于身体某些部位。瓢亦为隐语,代指女阴。此隐代其始出也,何时何典,不易查知。由文献稽出俗源当然最好,但查不出也只好阙如。尚好,有《金瓶梅》为证:

《金瓶梅》四回,王婆以借瓢为由头安排西、潘“入与通奸”。有词一首单道这“瓢”的“双关二意”。首尾二句较直接,首句:“这瓢是瓢,口儿小,身子儿大”,尾句“赤通通黑洞洞葫芦中卖的什么药!”----这是词语本。

竹坡本首句略异,“这瓢是瓢。不知是否刊刻之误(所据齐鲁新排印本),瓢之籽所系,怀“仁儿”之处所,故竹坡本此词上文有“心中刘有仁”。

两者虽小有差异,然瓢及所指代倒是共同的。再无文献可据的情形下,只好以《金瓶梅》代之。

其次,证之以民间口头语言,东北地区在口语中确实还遗存着这个字。如同日本学者所引以为据坎瓢。虽然日人把瓢坎与坎瓢等同起来,大悟。然其瓢字则同指是不误的。坎瓢,系女子同性恋变态,此坎再东北口语照顾你读作“卡ka ”。

总之,瓢坎的实即从“瓢”中坎出者也。与东北大连之“市骂”:屄养的差当。所谓市骂此词在大连几乎人人、时时、处处皆用;奇特的很几乎取代了国骂,更奇特地很:X养的有时倒成了“亲爱的”的昵语。曾问过大连人何者为骂何者为爱,笑而答曰:须视面部表情而定!!!

那么小家子瓢坎的,是骂语还是爱语?我以为两者兼而有之。骂的成分(或份量)也补十分重。对照《金瓶梅》瓢中,“心中别有仁”,则瓢中砍出的大抵上是从个中所出者非好仁(人)也。附带再说一句。坎字是  字记音,我未详查词书,或是曹雪芹当时无此字,或是有此字他信手拈来。

 

二,

您多次以白考我,我均交了白卷。近日苦思之下,以为此字有随便之义如我对这个白字的解释也是“白说说”, 原不足为据,当不得认真。

然而也有另外的涵义。信手拈来《金瓶梅》的五则语例。(因《红》一时忘了,又腾不出手去查)

(例一)、(76回)潘:“有倒好了,小产过两遍,白不存!”

(例二)、(77回)“不知爹往那里去了,白寻不着。”

(例三)、(67回)今日白扒不起来!

我台湾大学魏自立先生对第三例的解释,只是就话论话,“昨夜睡晚了,今日就起不了身!”虽然不错,但对白字却毫未涉及。白字在这三个例句里都是无论如何亦即“百般地”。这个字我以为是口语的记音,其字如果改为“百”,则容易领会得多。如()“百不存”,则为千方百计保胎仍然没存活而小产。(二)“百寻不着”则为百般地寻找遍寻无着。(三)“百把扒不起来”,百般地无论如何也扒不起来。

以上仅是悬臆之词,因为百弄补明白所以白所说而已。

 

惠赐学刊一册收到,谢谢!人的研想真怪, 说到学刊便又想到您曾说把某些词条弄清交老邓发。这两条可别发,因为前者属忌书,后者胡说白道也。一笑。不足为外人道也!

忙的很,忙不到点子上。偈曰:越忙越乱 越乱越忙,忙忙乱乱、乱乱忙忙。化为动作  不忙不乱  不乱不忙, 苦也!

 

谨颂

合家欢乐

                            傅憎享

                              87.5.28

 

尚祈不我避弃, 有以教我。

又:座谈会发言稿,老邓限令写出,已寄出,不知他收到否?

我曾请教冠夫两个语典,他查出没有?请一并代询,赐复,

1

DSCN9555.JPG

2DSCN9556.JPG

3DSCN9557.JPG

4DSCN9558.JPG

5

DSCN9559.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495863.html

上一篇:自己动手 简易烙饼(2025. 7.29)
下一篇:傅憎享先生致信吕启祥【1987.8.7】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 16: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