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
傅憎享先生致信吕启祥【1987.2.20】
2025-7-29 14:42
阅读:410

傅憎享先生致信吕启祥【1987.2.20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2025年7月29日发布, 第37097篇

 

【个人所藏资料-学术信件XSXJ397

 

手写体学术信件是普及电脑使用前学术界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载体。也就是说是21世纪前学者之间学术信息交流的主要载体。因而手写体学术信件的整理也是学术研究和承传学术的重要基础工程。

考虑到时下使用电脑检测手段辨认手写体程度远低于对电脑字体的辨认度,不仅给审核工作带来新挑战,须有投入更多精力,而且多数读者特别是年轻群体对于手写字体辨认也很困难和费时。为此,我按照通常做法将通过将傅憎享先生致信吕启祥(1987年2月20日)原件过录为电脑字体。这些学术信件涉及红学界关注的不少问题。信中如果个别字句我们难以辨认,只能以£格标明或跳过,期待高明解读。为了使得原件更加清晰,还做了必要的修补。希望为学友顺利阅读提供些方便,有兴趣的不妨对照检查,如果学友解读所缺字句相告,不甚感谢。我的博文秉承学术为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资源共享,嘉惠学界,唯此而己。

下面是信件原文电脑字体,如果发表后网友依然看不到,希望阅读信件内容,请联系科学网编辑部,或者尽快告诉我,或电话,或电邮:annianh@bnu.edu.cn

 

 

启祥同志:

二月十六日大扎奉悉。

      您所垂询的几则《红楼梦》词语,着实难解。以您的渊博解不开的,我更无从索解了。

      既蒙不弃下问,且试着将我的看法写下:

一,“小家子瓢坎”,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小家子”不必说了。“瓢坎”应为“瓢砍的”,至今在东北方言仍有遗存。砍写作坎,似乎£子只记其音而未顾其及,此等记录口语只记音二不顾义,不仅£子,古小说习见。瓢砍的类今语“小换刀的”,是一句亲昵的写语。至于为什么以“瓢砍”--即它的语源,限于学力,则无法解释了。

二,带量。

   如上,也是口语记音,无悬深义。不过,这个语词在口头上读时发音在颔与量之间。实质上是带颔的口语化的音变。如果刻意求深,也可视为£子的创造,造了一个新词,这个词义则兼有带挈与宽厚大量之之义,这实乃望文生义,不足为训。

 

三、扎窝子,原注近是,然不确。因为“窝”不仅指鸟巢。还包括兽的洞穴(特别是北方,窝是泛指,广义字)扎是动词,这动词十分生动。有些动物一头扎进窝去,死死地赖住,就是拉也拉不出来。东北今语形容人没出息曰:“象窝子货”。

 

四、马棚风

其义略如耳旁风。马棚,以我所见多简陋,东北有的原木为墙,更简陋者以马梁楷(秫楷)为墙,外壁以泥巴。墙壁不严实,四面透风。马棚中,风对马来说,真是马耳东风了。

 

五,钻沙:

  原注近是,然不限于£。因为这也是一句写语,多指龟类,据说龟能沙遁,所以常常以此语嘲人。

 

语汇学是十分繁难得。然我确是认疏学浅。承下问,只好就记忆所及简略将想法写上。因家岳病故,昨丧事刚了。乱得很,来不及查阅有关书籍。凭记忆、实难为据。写下仅供参考。三月下旬《扬州学刊》邀我与会,如您也去参加,则可详谈。当有以教我。心乱,字迹了草, 不供之至,请谅,     

时绥                                      

憎享

     87.2.20

1.DSCN9551.JPG

2DSCN9552.JPG

3DSCN9553.JP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49568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