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启祥撰写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大辞典》重点项目议定书(1987.6)(扫描复印件)
黄安年辑黄安年的博客/2025年7月24日发布,第37066篇
【个人所藏资料-学术手稿XSSG089】
手写体学术信件是普及电脑使用前学术界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载体。也就是说是21世纪前学者之间学术信息交流的主要载体。因而手写体学术信件的整理也是学术研究和承传学术的重要基础工程。
考虑到时下使用电脑检测手段辨认手写体程度远低于对电脑字体的辨认度,不仅给审核工作带来新挑战,须有投入更多精力,而且多数读者特别是年轻群体对于手写字体辨认也很困难和费时。为此,我按照通常做法将通过将吕启祥撰写于1985年6月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大辞典》重点项目议定书
全部过录为电脑字体。这些学术信件涉及红学界关注的不少问题。信中如果个别字句我们难以辨认,只能以£格标明或跳过,期待高明解读。为了使得原件更加清晰,还做了必要的修补。希望为学友顺利阅读提供些方便,有兴趣的不妨对照检查,如果学友解读所缺字句相告,不甚感谢。我的博文秉承学术为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资源共享,嘉惠学界,唯此而己。
下面是信件原文电脑字体,如果发表后网友依然看不到,希望阅读信件内容,请联系科学网编辑部,或者尽快告诉我,或电话,或电邮:annianh@bnu.edu.cn
重点项目议定书
学科分类 红学研究
项目名称 红楼梦大辞典
项目承担者:
主编冯其庸、李希凡
编委陶建基、邓庆佑、胡文彬、顾平旦、吕启祥。
(各部分编写者详见“分工”栏
课题论证:
一,《红楼梦》这部作品本身,反映生活规模宏大,描写深微,素有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之誉。它以一部作品构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称为“红学”,二百年多年来研究成果不断积累,蔚为大观,将这些成果加以集中概括,筛选整理、通过辞典的形成扼要地、客观地给以介绍,则不仅为红学入门所需要,也是为红学研究进一步发展所不可忽视的一项基础工程。
二,辞典包括以下各项内容:
1小说人物(指“红”本身)
2史传人物
3服饰器用
4饮馔医药
5建筑地理
6称谓典制
7礼俗时序
8哲学宗教
9词语典故
10诗词韵文
11戏剧音乐
12书画游艺(以上辞语均属小说正文)
13版本续书
14作者家世
15,脂砚评语
16红学研究(包括红学辞语、红学人物、红学书目。红学活动
17,附录(包括红楼梦人物表,曹家世系表,大观园图,红学大事系年)
上述各项总计约一万个辞条,二百万字。其确切的字数、条数、各部分的标目、编次在通审、修改、调整、定稿后才能最后确定。
三,目前,已经和将要出版的“红楼梦辞典”有下列数种: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10月版,该书出得最早,比较简略粗糙;广东人民出版社的一种,将出,大约也属中小型;上海古籍出版社将出,以“赏鉴”为其特色;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基本上属语言科学范围;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红学辞典,重在红学研究成果的概括,不收本书正文辞语。鉴于以上情况,我们这部辞典应吸收各家之长,具备自己的特色,力求做到详备,丰富,客观,准确,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较大的普及性,其规模和质量应当超过上述任何一种,以期获得相对的稳定性。
对完成本项目现有条件的分析,(包括参加人员水平、资料和而研究手段)
一,经过了相当长期的酝酿和准备。红楼梦新校本问世后,就已经有在注释基础上搞部辞典的想法,虽因人力单薄,资料欠缺及其它种种限制,不能很快上马,但准备工作陆续在做。近两年来进度所有加快,目前“内学”初稿基本收齐,正在修改,“外学”正在加紧编写整理中。
二, 编写人员采取红学界内外和所内外结合的办法,由于辞典涉及面广,尽可能将编写人员的专业特长及平素积累体现在辞条之中。参加编写初稿的还有不少中青年同志,包括前数年大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他们精力充沛,完稿较快,请老专家把关,使之各得其所,发挥优势。三,主编人在红学界内外的学术声望和社会联系,得以组织起同辞典的规模和质量相适应的编写队伍和最终担负起这部大书的学术责任。
主要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84年调查研究草拟辞目,摸索体例;
第二阶段,编写初稿 85,86年 积累材料,组织人力,分工包乾,试写条目,先后分批陆续落实;
第三阶段修改定稿, 87年。
参加者分工情况
一,有关正文条目,由陶建基、吕启祥负责分工如下:
陶建基(称谓典制,礼俗时序),
吕启祥(词语典故,小说人物),
顾平旦(史传人物),
马书田(哲学宗教)由周绍良审定,
徐匋(诗词韵文),
杨乃济(建筑),
周岭(服饰器用)由朱家溍审定,
陶文台(饮馔),
张曼诚(医药)由巫君玉审定,
卜鍵(戏曲,音乐),
沈茹松(美术),
聂红音(游艺)。
二, 有关作家家世及版本续书,由胡文彬向主编负责,分工如下,胡绍棠(曹学芹生平,家世条目),
冯其庸,林冠夫(版本),
胡文彬(读本,续书,程高条目)。
三,有关脂砚条目由顾平旦负责,约曾保泉编写;
四,有关红学研究条目,由邓庆佑负责,
邓庆佑(红学人物,红学活动,红学辞语),
顾平旦,张庆善(红学书目提要)
五,附录部分由顾平旦负责。
对研究成果的质量要求
一,详备性和丰富性。较大覆盖面,尽量避免空白和遗漏;辞文容许较宽的征引和说明,以增加知识和趣味;附必要插图,增加直观性。
二,准确性和客观性。对不同意见兼收并蓄客观介绍,供读者独立判断。
三,较高的学术性和较大普及性。力求反映新成果、新知识、新信息。四,相对的稳定性和一定的权威性。
成果形式 辞典一部
完成时间 一九八七年
经费预算
总额 五千元;
开支项目:
1,通过全稿及修改、讨论、定稿,须集中有关部人员5-10人,时间约为一个月至50天,住宿及伙食补助3000元;
2,资料费,包括最后誊清稿子,抄写,复印,制图等1000元。3,部分稿子请所外专家审看,修定,需1000元(上述集中修定书稿时间分段使用,有合有分,分而后合,便于工作)
年度预算(过去均包括在所内经费,今年所得经费拮据,而辞典又到了最后阶段,上提经费预算今年内定稿之用。)
项目负责人签字冯其庸、李希凡 87年6月23日,
所长签字冯其庸 87年6月25日;
院领导意见刘颖南 87年6月24日
这份议定书,见证了前辈学人对于红学基础性工程的敬业和虔诚。
1
2
3
4
5
6
7
8
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 15: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