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红楼梦学刊》编辑部扬州学术讨论会【红楼梦学刊(1987.3】(2025.7.23)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5年7月23日发布(第37043篇)
《红楼梦学刊》编辑部1987年3月在扬州召开学术讨论会【红楼梦学刊(1987.3】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2年11月26日发布(第31529篇)
1987年3月22-26日,《红楼梦学刊》编辑部在江苏扬州西园饭店举行学术讨论会,应邀到会的有来自北京、上海、华东、东北和西南的部分中年红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者共30人。吕启祥参加了这次讨论会。
署名“本刊记者申文甫”的报道《本刊编辑部在扬州召开学术讨论会》中提及“吕启祥同志也认为《红楼梦》研究是不会穷尽的。这是因为,从理论上讲,作品本身是对人生,对社会的哲学思考。人们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总是不断的,所以哲学是永远研究不完的。《红楼梦》也必然存在着类似的情况,因为在它之中同样存在着很多很深的哲学意蕴。从实践上讲,也是这样,红学已经存在了二百多年,文章、论著已经难以枚举,但现在还不断有好作品产生。”
报道还说:“吕启祥说,有时候学术研究的浮泛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普及以后,大家都来发言。在这个时候,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学术刊物,就要善于引导,要注意开阔人们的视野,开拓研究的领域,把红楼梦研究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从纵的方面,当然我们已经作了一些,但从小说史的角度,做得还很不够;从横的方面,接受美学、比较研究都可以,要“深翻三尺,精耕细作”。要从哲学、美学上狠下功夫,把《红楼梦》本身固有的而不是外加的深沉的东西挖掘出来,这样的作品多聊,红楼梦学刊的学术质量也就提高了,就真正能成为第一流的学术刊物,代表我国红学研究的水平了。”(第112, 114页)
这里发布的8张照片拍自《红楼梦学刊》1987年第3辑
1,
2,
3,
4,
5,
6,
7,
8
1987年3月在扬州西园举行的红楼梦学刊编委会部分成员
前左蹲1 张锦池(黑龙江大学中文系)、2 吕启祥(红楼梦研究所)、3周雷、4(杨光汉?)
站左1马国权(沈阳师院中文系,现已故)、2杜锦华(红楼梦学刊,现已故)、3朱彤(安徽师院中文系,现已故)、4冯其庸(红楼梦研究所)、5陈玉刚(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现已故)、6刘梦溪(红楼梦研究所)、7胡文彬(红楼梦研究所)、8邓庆佑(红楼梦学刊)
刘梦溪、周雷、朱淡文、吕启祥留影扬州小盘谷(1987.3.24)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2年9月15日发布(第30939篇)
这里发布的照片是1987年3月24日拍摄于扬州市丁家湾大树巷内小盘谷园林。左起刘梦溪、周雷、朱淡文、吕启祥。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49484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