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吕启祥论著中与红学有关学人文章目录(初稿)

已有 472 次阅读 2025-7-4 17:23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研究(2017--)|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吕启祥论著中与学有关学人文章目录(初稿)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202574日发布 36865

按:这里发布的是笔者所辑吕启祥论著中与学有关文章目录(初稿)大体按照文章写作时间顺序列出,有的按发布时间。

*1987年夏秋,应命写林默涵编事纪略,交中宣部出版局,《映时代风云  耕笔墨园地》。

 

*《通向“红楼”幽深处——读蔡义江著〈论红楼梦佚稿〉》,写于19904月,载《红楼梦学刊》,1990年第4辑,第261-265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11月。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334-339页,台北贯雅文化事业公司,19924月版。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402-405页,商务印书馆201512月增订版。

 

*《我记忆里的袁水拍》,写于19919月,载中华散文论丛《一份缘》,第15-2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4月第1版。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473-474页,商务印书馆201512月增订版,题为《诗人的陨落我所认识的袁水拍》。

 

 

*《仁者风范暖人心——怀念苏一平》,写于1995年岁之末,收入曹冠群、黎舟、易孟林编《苏一平文集》,第585-586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475-476页,商务印书馆201512月增订版。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校读文存》第383-384页,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年版。

 

*《惜别艾克恩》,写于1996312日,325日改写,原载199675日《文艺报》,收录于马瑛璋 申春编:《艾克恩文集》第641-644页,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3。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477-478页,商务印书馆201512月增订版。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校读文存》第385-388页,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年版。

 

*《艾克恩文集·序》,19969月,(代林默涵执笔)

 

*《山居一日》,载《人民政协报》,写于1997822

 

*蔡义江校注浙版红楼梦,19971023日寄人民政协报,载《团结报》1997111日第四版。

 

*《苏一平同志》 序(林默涵),收入曹冠群、黎舟、易孟林编《苏一平文集》,第1-3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解得其中味 度与寻梦人——读蔡义江校注浙版〈红楼梦〉》,写于1994年岁末,改于1999年初春,载《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3辑,第246-267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8月。载吕启祥著《红楼梦寻味录》第211-233页,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4月版。

 

*《艾克恩文集》序(林默涵),写于19969月,代林默涵执笔,载马瑛璋 申春编:《艾克恩文集》第1-3页,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3

 

*《红学大家冯其庸》,《中国与世界》画报,2001年第1期(2月)第34-37页,写于20002月。

 

*《在宋淇“红楼梦识要”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载《宋淇“红楼梦识要”出版座谈会上纪要》,写于2001226日;《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2期,第13-15页。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425-428页,商务印书馆201512月增订版。

 

*《与世纪老人聊天----怀念钟敬文先生》,写于2002113日夜,《人民政协报》,20021月学术家园版。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497-502页,商务印书馆201512月增订版。题为《与世纪老人聊天----记与钟敬文先生相处的片断》

 

*《倾力栽树 甘为人梯——怀念杨占升先生》,写于20059月,载《杨占升先生纪念集》第21-25页,200511月版。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513-515页,商务印书馆201512月增订版。

 

*《快读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山东大学报》第5期(总第1587期),2005222C版。并载《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24,2期),24-26页。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467-472页,商务印书馆201512月增订版。

 

*《平易·通达·睿智----忆念启功先生》,《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5期第15-25页。写于200572--5日,82日增补修改;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503-512页,商务印书馆201512月增订版。

 

*《积学集成  大家风范——初读冯其庸“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写于20051月,《博览群书》,2005年第2期,第114-118页。写于2005112日。收入《国学的传承与创新--冯其庸先生从教与科研六十周年庆贺学术文集》(上册)第18-2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4月。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392-398页,商务印书馆201512月增订版。

 

*《学术著作的上乘境界》,《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8(A),第68-73页,写于2005130日。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406-413页,商务印书馆201512月增订版。蔡意江《追踪石头蔡义江论红楼梦》(代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包容广·选取精·编排巧——简介“蔡义江解读红楼”》,写于20057月,为漓江出版社

 

*《稻香家世  翰墨因缘----“瓜饭集”读后》,《文化报》,2009218日第3版。写于28日。210日参加在商务印书馆召开的冯其庸新著作《瓜饭集》讨论会。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309-401页,商务印书馆201512月增订版。

 

*《阔别五十载  相见如梦寐----重返海南纪实》,2009430日完稿,5月修改,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547-556页,商务印书馆201512月增订版。

 

*《天涯梅破知春近--重游海南纪实》,载香港《华夏纪实》第25期,第43-52页,20095月。32642日海南行。

 

*《忆曾恬》(2009120日)载黄安年的博客2009122

 

*《我的音乐老师赵方幸》(2009529日),载《人民政协报》文化华夏副刊,200997C二版。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543--546页,商务印书馆201512月增订版。

 

*《追忆卓琳老人的一席谈话》,写于2009730日卓琳老人辞世后一日,2009810日《人民政协报》C2文化 华夏副刊版 ,载《红楼梦学刊》2009年第5期第50-53页。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516--518页,商务印书馆201512月增订版。题为《卓琳老人对红学的关怀》。

 

*《沉睡五十年 今朝得共研喜见“胡适批红集”面世》,载《团结报》20091112日第6版。写于200910月,发表时有删节;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357--361页,商务印书馆201512月增订版。

 

 

*《勤耕博彩 宏图大观试说文彬治“红”》,2009年己丑大暑中伏写就,载《辽东学院学报》200910月第11卷第5期。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429-436页,商务书馆201512月增订版。又载吕启祥著《<红楼梦>校读文存》第438-445页,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年版。

 

*《史家风范  作家文采--我心目中的唐德刚先生》,写于200912月,载《中国文化报》2010124日节缩;《红楼梦学刊》2010年第2期第1-5页。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526-530页,商务印书馆201512月增订版。

 

 

*《润扬无声记受教于郭预衡先生的点点滴滴》,写于2009年教师节-国庆节间,载《文史知识》2010年第1期;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377-384页,商务书馆201512月增订版。

 

*《水拍的诗歌》,《人民政协报》2010719C2学术家园版。

 

*《诗人的殒落---我所认识的袁水拍》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7期(4月),20103月中旬增补,上篇原题《我岁记忆里的袁水怕》,写于19918月。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481-496页,商务书馆201512月增订版。

 

*《卅年一觉红楼梦 赢得半生师友情—略记我周遭的女教授、女学者》,写于20104-5月,载《红楼梦学刊》2010年第5期。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441-466页,商务书馆201512月增订版。

 

*《阔大恢宏 坚韧执着----感受冯其庸先生治学为人的精神力量》,写于2010101日,2010101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举行的“国学前言问题研究暨冯其庸先生从教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22期(201011月),第122-126页。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385-391页,商务书馆201512月增订版。又载吕启祥著《<红楼梦>校读文存》第413-419页,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年版。

 

*《万劫不灭求学求真之心--感受冯其庸先生治学为人的精神力量》,载《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1-3页(20101130日),写于2010年国庆日。

 

*《启蒙发昧念师恩--敬悼郭预衡先生》,写于20108-9月;载《红楼梦学刊》2011年第一辑第110-117页。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519-525-398页,商务书馆201512月增订版。

 

*,《追思天佑兄》,2011年清明前后; 载《红楼梦学刊》2011年第3辑,第93-100页,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531-537页,商务书馆201512月增订版。

 

*宏观微观 齐来笔底 鉴赏考据 相得益彰----初读《蔡义江新评红楼梦》,20109月中完稿载《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4辑第249-256页,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415-424页,商务书馆201512月增订版。

 

*《周汝昌先生二三事》,写于2012730日,周先生逝世后两个月;载吕启祥著《<红楼梦>校读文存》第389-392页,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年版。并载赵建忠主编《红楼梦与津沽文化研究》(第二辑)20179月,第346-249页,题名《忆周汝昌先生二三事》,同题又载《曹雪芹研究》2019年第3期第181-183页。

 

*《怀念端木老》,在纪念端木蕻良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上发言文字稿,写于2012926日,载《曹雪芹研究》总第四期(2012年第2期)第169-172页,又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538-542页,商务书馆201512月增订版。

 

*《积学集成  大家风范——初读冯其庸“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博览群书》,2005年第2期,第114-118页。写于2005112日。收入《师友笔下的冯其庸》第25-30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4月。

 

*《阔大恢宏 坚韧执着----感受冯其庸先生治学为人的精神力量》,2010101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举行的“国学前言问题研究暨冯其庸先生从教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收入《师友笔下的冯其庸》第123-128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4月。

 

*《地杰人灵写在冯其庸学术馆开馆之日》(删节版),载中国文化报,201311日。

 

*《地杰人灵写在冯其庸学术馆开馆之日》,载《红楼梦学刊》,2013年第1辑,第17-21页。

 

*《陶老与<红楼梦>注释及辞典--陶建基先生廿年祭》,写于20135月,载《红楼梦研究辑刊》(第七辑),201311月,第206-221页。又载吕启祥著《<红楼梦>校读文存》第397-403页,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年版。

 

*《遥寄黑山女士》,载《中西文化交流学报》20156月(第七卷第一期)第3-6页,又载吕启祥著《<红楼梦>校读文存》第446-448页,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年版。

 

*《阔大恢宏 坚韧执着----感受冯其庸先生治学为人的精神力量》,写于201010月初,2010101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举行的“国学前沿问题研究暨冯其庸先生从教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载《国学的传承与创新--冯其庸先生从教与科研六十周年庆贺学术文集》(上册)第18-2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4月。载吕启祥著《<红楼梦>校读文存》第413-419页,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年版。

 

 

*《积学集成  大家风范——初读冯其庸“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收入《国学的传承与创新--冯其庸先生从教与科研六十周年庆贺学术文集》(上册)第18-2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4月。

 

 

*《陶建基先生与<红楼梦>注释及辞典》,载《中原红学》20147月(总第2期),第100-104页。

 

 

*《陶建基先生与<红楼梦>注释及辞典》,载《中原红学》20147月(总第2期),第100-104页。

 

*《穿越光影写春秋----记中国电影史大家李少白之点滴》,写于2015319-20日,少白先生逝世后三日,载《当代电影》20155月(第5期);吕启祥著《<红楼梦>校读文存》第393-396页,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年版。

 

*《见微知著 言必有中读陈熙中“红楼求真录”》,写于2012年大暑之日;载《红楼梦研究辑刊》(第十一辑)201512月,第289-293页。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437-440页,商务书馆201512月增订版。又载陈熙中著《红楼求真录》代序,第1-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月。

 

*《莫道前路无知己忆念黄宗汉先生》,写于201410下旬--12月,《社会科学论坛》2016年第5期第114-120页;并吕启祥著《<红楼梦>校读文存》第404-412页,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年版。

 

*《穿越光影写春秋----记中国电影史大家李少白之点滴》,写于20153月,载《当代电影》

20155月(第5期);载《电影史学的维度李少白的学识与人格研究》(上)第132-134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4月。

 

*《代序:第一朋友》,载刘敬圻著:《明清小说补论》(增订版)第1-6页,北方文学出版社,201610.

 

*《风雨长途  笔底乾坤追思冯其庸先生》,载《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23日整第4版。又载《红楼梦学刊》2017年第2期第15-21页。

 

*敬悼冯其庸先生挽联二则,载《红楼梦学刊》2017年第2期第22页。

 

*2010410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追思冯其庸先生会上的发言,以《亦师亦友长忆冯其庸先生》为题,载《红楼梦学刊》2017年第3期第13-28页,内容有删节。

 

*《海角老梅 心系红楼梅节红学文存识读断想》,载《社会科学论坛》2017年第2期第113-120页。

 

*《艺学双璧 文献至珍记冯其庸先生小楷精抄庚辰本“石头记”》,写于2017125日,载《曹雪芹研究》2017年第2期,第3-4页。

 

*冯其庸先生小楷精抄庚辰本《石头记》书影和吕启祥赠青岛出版社“艺学双璧 文献至珍”小幅,载《曹雪芹研究》2017年第2期,第5-6页。

 

*《大处落墨 曹红兼容冯其庸的大红学》2017513日在无锡冯其庸先生追思会上的发言,载《红楼梦学刊》2017年第4期第24-34页。

 

*《暮岁忆旧 尊师惜才冯其庸先生题赠“翠楼吟草全集”》,载《问红》2017年冬(总第13期)第65-72页。

 

*《红楼奥义隐千寻从冯其庸先生赠诗说起》,载《文史知识》20192017年第6期第88-94页。

 

*吕启祥文、韩国高旼喜译《风雨长途  笔底乾坤追思冯其庸先生》,原载《红楼梦学刊》2017年第2期,再载韩国《红楼》2017年第7期(卷四),第7-14页。

 

*《同龄人的怀念》,20171213日在林冠夫追思会上的发言。

 

*《琼山有幸来文曲冯其庸先生的海南情缘》,载《文史知识》2018年第1期第115-118页。

 

 

*《生命乐章的最后交响铭记同黄飞立先生的晚年交往》,载《社会科学论坛》2018年第5期,第148-155页。

 

*《为芹幸苦  缘红存墨追忆周汝昌著“献芹集”的启蒙》,在《红楼梦学刊》2018年第3期第6-16页。

 

*《熟知非真知其庸先生周年祭》,载《红楼梦学刊》2018年第5期第154-163页。

 

*《海角老梅 心系红楼梅节红学文存识读断想》,写于20167月三伏天,载《社会科学论坛》2017年第2期第113-120页。并载《寒梅著花未梅节九旬寿诞论文集》第38-47页,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12月。

 

*农民的儿子贾文照,写于201811

 

*老同学秦摩亚》,黄安年的博客/20171218日发布;秦摩亚写于20171217-18日农历除夕,秦摩亚逝世于16日;秦氏家族刊物刊出

 

*天风吹君忽杳然----悼张浚生先生》,黄安年的博客/2018222日发布

 

*敬悼周先慎先生》写于2018422日,黄安年的博客发布

 

*《湜华兄回响》,写于2018422

 

*《如见其人》有感于瓜饭楼楼藏文物录面世, 写于20195月,黄安年的博客/2020年1月16日发布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214453.html

 

*《金庸其庸  天国相会》,写于201811月,金庸20181030日逝世,载《问红》2019年春季号(总第18期),第66-69页。

 

*《忆周汝昌先生二三事》,载《曹雪芹研究》2019年第3期(总第23期)第181-183页。

 

*《仁厚长者李希凡》,载《红楼梦学刊》2019年第1期第14-22页。

 

*坚如磐石  霭如春风----希凡先生周年祭》,写于201932日,哉《红楼梦学刊》2019年第5辑第142-155页。

 

*细说红楼期天国--敬悼周先慎先生》,写于2019122日,载《周先慎先生纪念文集》第4-7页,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9月版。

 

*在欢迎韩国红学会会长崔溶澈一行访华会上的发言,载韩国《红楼》2019年第1期(总第7期)第25-46页。

 

*知音难求   存真不易----祝《社会科学论坛》二十岁,20191014日在《社会科学论坛》成立20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黄安年的博客发布

 

*《风雨长途  笔底乾坤追思冯其庸先生》,载《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23日整第4版。又载《瀚海梦痕冯其庸先生纪念文集》(上)第61-65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191月版。

 

*《大处落墨 曹红兼容冯其庸的大红学》2017513日在无锡冯其庸先生追思会上的发言,载《瀚海梦痕冯其庸先生纪念文集》(上)第130-137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191月版。

 

*《敬悼其庸先生》, 载《瀚海梦痕冯其庸先生纪念文集》(上)第3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191月版。

 

*《春华秋实出津门》,《红楼梦学刊》,2020年第2辑。

*《其庸先生的文物情怀——有感于<瓜饭楼藏文物录>面世》,《曹雪芹研究》,2020年第4期。

*《故友薛瑞生》黄安年的博客/2020年7月1日发布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240174.html

 

* 《王瑶先生请吃饭》,写于2020.4

 

*《致敬“红楼印痴王少石”》,《红楼梦学刊》,2022年第3辑第339-341页。

 

*《难忘的两位北大学人:王瑶先生和马欣来编辑》,收入我国香港红学芷阑集二集,香港初文出版社2024年版

 

《一份缘-我的师友亲人们》目录 (2024.9)中相关学人

第一辑 早年情谊

1-1《润物无声记受教于郭预衡先生的点点滴滴》(2009

1-2《饮水思源忆弢师》(1992

1.3《王瑶先生请吃饭》(2020

1.4《同世纪老人聊天怀念钟敬文先生》(2002

1-5《平易 通达 睿智忆念启功先生》(2005

1-6《倾力栽树 甘为人梯记杨占升先生》(2005

1-7《启蒙发昧念师恩敬悼郭预衡先生》(2010

1-8《俞敏先生教我正语音》(2016

1-9《敬业·博雅·高贵——怀念陈遇春老师》(2007

1-10《仁者风范暖人心怀念老院长苏一平》(1995

1-11《刚正平易 表里如一----在“林默涵文集”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文字稿》(2016

1-12《诗人的陨落我所认识的袁水拍》(19912010

1-13《穿越光影写春秋中国电影史家李少白》(2015

1-14《惜别艾克恩》(1996

1-15《农民的儿子贾文昭》(20184300

1-16《忆曽恬*》(2009

1-17《老同学秦摩亚(秦邦宪长女)》(2017

1-18《天风吹君忽杳然悼张俊生》(2018

1-19《我的音乐老师赵方幸》(2009

1-20《生命乐章的最后交响与黄飞立先生的晚年交往》(2018

1-21《阔别五十载   相见如梦寐重返海南纪实》(2009

 

第二辑 红学师友  (总共25篇,9.73万字)

2-1《卅年一觉红楼梦 赢得半生师友情略记周遭的女学者》(2010

2-2《怀念端木老》(2010

2-3《周汝昌先生二三事》(2012

2-4《为芹辛苦 缘红存墨》(2018

2-5《史家风范 作家文采我心目中的唐德刚先生》(2009

2-6《莫道前路无知己忆念黄宗汉先生》(2014

2-7《追忆卓琳老人的一席谈话》(2009

2-8《通向红楼幽深处初读蔡义江先生的红著》(1990

2-9《读宋淇先生<红楼梦识要>》(2001

2-10《海角老梅 心系红楼梅节先生<红学文存>识读》(2017

2-11《陶老与红注及辞典陶建基先生廿年祭》(2013

2-12《追思天佑兄》(2011

2-13《细读红楼期天国敬悼周先慎教授》(2018

2-14《同龄人的怀念追思林冠夫先生》(2017

2-15《王湜华先生回向》(2018

2-16《遥寄黑山女士》(20131400

2-17《勤耕博采 宏图大观试说文彬治“红”》(2009

2-18故友薛瑞生》(2020

2-19《想念马欣来》(20211500

2-20《见微知著 言必有中陈熙中<红楼梦求真录>代序》(2010

2-21《快读“从聊斋到红楼》(2005

2-23《致敬“红楼印痴王少石”》(2022

2-24 《祝贺李耀宗新著面世》(2024

2-25《第一朋友》(刘敬圻八十纪念集代序)(2016

第三辑 其庸希凡  

3-1《阔大恢宏 坚韧执着--冯其庸先生先生从教六十年》(2009

3-2《稻香家世  翰墨因缘 ----冯著<瓜饭集>读后》(2009)

3-3《地灵人杰----写在冯其庸学术馆开馆之日》(2010

3-4《风雨长途 笔底乾坤--冯其庸先生口述自传书评》(2017

3-5《艺学双璧 文献至珍--冯其庸手钞庚辰本》(2017

3-6《亦师亦友四十年--冯其庸先生追思会》(2017

3-7《红楼奥义隐千寻---其庸先生赠诗》(2017

3-8《大处落墨  曹红兼容----冯其庸的大红学》(2017

3-9《琼岛有幸来文曲----馮其庸先生的海南情緣》(2018

3-10《熟知非真知----其庸先生周年祭》(2018

3-11《金庸其庸  天国相会》(2019

3-12《如见其人----冯其庸藏<瓜饭楼藏文物录>面世》(2019

3-13谛听历史当事人的声音--希凡评红一甲子》(2014

3-14《仁厚长者李希凡》(2019

3-15《坚如磐石  霭如春风怀念李希凡》(2019)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492354.html

上一篇:吕启祥《红楼梦》基础工程研究文章目录(初稿)
下一篇:“杭州与红楼梦”研讨会合影(2011.7.2杭州西溪)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5 2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