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冬先生致信吕启祥(2010.10.26)【手写原文照相及电脑字体版】
黄安年文黄安年发布黄安年的博客/2025年5月24日(第36535篇)
【个人所藏资料—学术信件(GRSZZL-XSXJ-254】
手写体学术信件是普及电脑使用前学术界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载体。也就是说是21世纪前学者之间学术信息交流的主要载体。因而手写体学术信件的整理也是学术研究和承传学学术的重要基础工程。
考虑到时下使用电脑检测手段辨认手写体程度远低于对电脑字体的辨认度,不仅给审核工作带来新挑战,须有投入更多精力,而且多数读者特别是年轻群体对于手写字体辨认也很困难和费时。为此,我将内蒙古师大邸瑞平先生手写致信吕启祥(2010.10.26)全部过录为电脑字体。下面这封学术信件涉及红学界关注的不少问题。信中个字句我们也难以辨认,只能以£格标明,期待高明解读。为了使得原件更加清晰,还做了必要的修补。希望为学友顺利阅读提供些方便,有兴趣的不妨对照检查,如果学友解读所缺字句相告,不甚感谢。我的博文秉承学术为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资源共享,嘉惠学界,唯此而己。
下面是信件原文电脑字体,如果发表后网友依然看不到,希望阅读信件内容,请联系科学网编辑部,或者尽快告诉我,或电话,或电邮:annianh@bnu.edu.cn
启祥:你好, 黄先生前代问好!
自80年代在哈得认识你 我的佩服之心随着咱们交往的逐步“升级”也是直线上升。所以2002年才有戏謔之句中的无比赞叹“天凤海雨”。然而这只是浅层的(或常说浅表的)感觉,并不能深入了解你的学识与深广程度。这次读了文章,真真地又一次感到一种由新感受而得的震动。你对红认知之深不说,你对研红的人的高度把握实在令我敬佩,如果不是熟悉深知,对她们所研究的评论怎能如此精准,鞭辟入里!我不会说清楚的,因为我距“道”还远着呢!站的低,视野窄,所以我朦朦胧胧、似知又不知地有感而说不明,感什么?从哪儿感?只好“瞎摸海”(北京俗用)地谈自己的感情感受。“弥论群言”固不易,把众人的学用都能扼要地(不仅此,还得其粹髓!)评介出来,若非你已达其造诣(如评刘敬圻、郭、庄、悦诸位),并且高于此,怎么能讲得如此明彻!不说了,越说越糊涂,真会成为“以为誉之,实为诬之”了。
我给郭小湄写了信,谈到对你文的敬佩。我还准备问问邸大姐有没有《红楼梦学刊》(我不说是你给我的。埋没了!)如无,我将复印件寄给她,我已于前天(即读文后次日复印,又次日寄出)给张之宇(她是敬爱有才学的人的,早也和我夸过阁下之作)、北京的梁薰如(来今雨轩那次也去了的)、陈卫清(我班的,你认得)寄去,我内师大的女友也已于昨晚于读过(一气读完)后来电话告诉我,佩服、夸赞。我又于今晨5点钟,睡醒了又难再睡时,以朦胧之态中作出了“明白”打油一首,也寄小湄君了。寄给你。词儿虽大俗,心却是真诚的。
“原憾不学无专攻, 忽蒙大笔题入‘红’,
愧同学者同一队,我敬鸿(宏)文著作雄。”
真的,虽能因个人研习,成就不同看出次第(在君是一视同“队”人,无品第之意,但事实有很大差异)仍为与诸君共列,觉荣与惭。
我这一生不好好学习,也无悟性,绝无学人之钻研,仅凭心情意兴之至,随便为之。过去我班男同学陈玉璞兄(已仙去)曾说我“才子型”的(姑不谈此誉之非),非学者型。实即说我不用心学习、钻研。真是的。我那杂集,什么都有,但都浅浮难深。我有自知,也知治文之法即苦读多思,可是,我如猢狲之性,难以长坐,根本不晓读书、多思之乐。一生已过去,再求也难。《夕阳》一册,应羞以示人。只是略以之表友情而已。我的真正在自己剖析在(仍也是很浅!)也亮真心在欣赏与敬佩你,绝无虚伪。
真的,承你一下带我进队,于惭愧中也颇感激,当然也高兴。我比你大好几岁,但是于你之学问、著文、常有千里之叹。不过,天有厚德,竟使我得识阁下、小湄、邸、邓大姐等位,是“钟”爱于我也。
也不知什么时候再聚,见面匆匆,相聚(确是)恨短,只怕行也匆匆,永铭红楼之情于地下了。哈哈,人(俗人)总是叹老惜往日之情。愿我们(包括郭、邸等位)与邓大姐明春自家中再会。书不尽意,难尽心中之情。
祝体健笔健,再留众多芳菲与金石!(杜撰不出上乘之语)
祝阖家安好!
爱冬 10月26日晨8时50分
信封 正面
10218
北京昌平区天通苑东一区
39-12-201
吕启祥 女士 收
呼和浩特内蒙古社科院宿舍1号楼3单元2层西户 李爱冬
010010
邮局呼和浩特南门外2010.10.27
信封背面
北京昌平 2010.11.01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487001.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