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
薛瑞生致信吕启祥(2002.12.06)【手写原文照相及电脑字体版】
2025-4-28 14:36
阅读:323

薛瑞生致信吕启祥(2002.12.06)【手写原文照相电脑字体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发布  黄安年的博客/2025428日(第36391篇)

【个人所藏资料学术信件(GRSZZL-XSXJ-221篇】

 

考虑到时下电脑检测辨认度远低于对电脑字体的辨认度,且多数读者特别是年轻群体对于手写字体辨认的困难和费时,我专门将薛瑞生手写的致吕启祥的信过录为电脑字体。这里发布的是吕启祥保存的薛瑞生2002126日致信吕启祥的手写原文照相电脑字体版,希望为不同需要人群顺利阅读提供方便。有兴趣的不妨对照检查。

 

吕启祥在《故友薛瑞生》(2020.7.1)一文中写道:

我向来没有留信的习惯,师友信件多已流失,仅偶有“漏网”幸存者。在这幸存少量信函中,竞有薛瑞生的两封(见照片),真难得也。

薛兄书信惯于竖行,行文有古风,诉说他从晨五点到夜十点的“玩命”文字生涯,如驴上磨,不得稍息。信中以他的方式对我谬奖有加,说“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属余杭”,盖因我籍属余姚,故学有渊源,这实在是误解,只能看作对我的鼓励。倒是信中有一件事,信中叙及颇详,使我的记忆复活,那就是我曽为他向郭预衡先生请求题签,他收到了郭先生寄去的“唐宋八大家文抄校注”和“东坡词编年笺证”两书的题签墨宝;还特别提到此前有件令他“愧怍非常”的事,郭先生所题“乐章集”书签竟未用,是“店大欺客”所致,这次“如他们再不用郭先生的题签,我宁肯不出。”

这里活画出了一个倔强的学人形象。前文提及东坡词是一本倾注了极大心血近千页的学术著作,“宁肯不出”真是掷地有声。薛兄对郭先生的愧怍之情和敬重之心由此可见。郭先生是爱才的,对薛兄有学问上的重要指点和深度沟通。郭先生任教北师大,是我的老师,记得“乐章集”的题签先前也是我去求取的,由于在名牌出版社出书,用何题签并非薛瑞生能做主,他的愧疚和无奈,他对郭师的敬重和对墨宝的的珍惜,在致我个人信件中真切地表露了出来。从这件往事可以见出薛瑞生教授为学为人的而一个侧影。

 

吕启祥在《红楼梦会心录》(1992年版)后记中写道

想到为学的功底,私心常常羡慕老一辈学人的蒙学幼功或家学渊源,那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严格训练简直一生受用不尽。自己忝为浙江人,我的外祖父是绍兴临浦(今属萧山)一位笃学而开明的教书先生,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书。他与同乡的以编撰了中国历史演义五百余万字巨著名世的蔡东藩先生交谊甚厚,听母亲说,差点儿成了儿女亲家。可惜外祖父在我出生之初已经故去,我只在抗战期间逃难回乡时见到过满屋子一橱橱的线装书,据说外祖父还很有一些吴昌硕见赠的字画。这一切,经过战火,尤其是文革的劫火,早已荡然无存了。对我来说,先辈们的余泽流风,已无从感应,这一切不仅已经远去,而且简直隔断了。既然只能生长在相对贫瘠的文化土壤上,那就只有靠自己勉力学习了。

 

吕启祥在《红楼梦会心录》(2015年增订版)后记中还写道:

这部书稿落户商务,看似机遇偶然,背后也有某种必然的因素。那缘由是我的外祖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服务于上海商务印书馆。也就是说,他曾是商务的老编辑。这一层旧缘,我从未向现代的商务人----从领导到责编----提起过

外祖葛姓讳陛纶字需生(1877-1940),在我保存的《山阴天乐乡葛氏宗谱》中有一篇他的传记,叙及“君之文虽不得志于科举而贡献社会裨益乡土”,青年时代即“受上海各大书局之聘,任编辑有年,著有中国历史地理概论暨教科用书多种,风行海内”,嗣后绍兴同乡会设学校于上海,举为校长,又执教各校,故君中年以后居沪为久,门墙桃李,遍及江南。民二十年复执笔商务印书馆”,由此可见外祖父曾先后两度执编商务,其著述及诗文积稿满箧,日本第一次侵略上海悉付之一炬,半生心血,尽成劫灰由是返里教学,在战乱忧患中辞世。外祖父终其一生为乡村教书先生,并非名人,他居沪正值商务的全盛时代,据《顾颉刚自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月版),当时编辑部有300多人,全馆职工3000多人,已经是现代化的出版企业了。于今,将近一个世纪过去,商务又迎来了新的盛时。我心中存想,如能在商务出一本书,也算是对先人的一点缅怀吧。

 

下面是薛瑞生手写信件的电脑字体版全文:

启祥学长兄赐鉴:

事后方知您与兄曾到西安, 失去了为你们接风之礼,憾甚。托人送到大作收到了。因曾经辗转,尚未细读。兄台壮志不减当年,对小弟教育极大,自当以兄为榜样而自奋蹄也。所愧者无以回赠,待他日若有习作,自当呈致耳。

 

                                  恭颂

冬祺!

                                     瑞生  

                              十二月六日

于西大

代问所里老朋友好

【按:200210月中下旬我们和吕启祥有次西安之行。信中“”疑为“”笔误。】

照片2

1DSCN5841.JPG

2DSCN5840.JP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48375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