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昔日邻居全家在美大团聚有感【2003.12.28记事本】

已有 348 次阅读 2025-4-7 11:51 |个人分类:个人所藏资料|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昔日邻居全家在美大团聚有感【2003.12.28记事本】

黄安年文黄年的博客/2025407日发布(第36259篇)

【个人所藏资料-个人日记GRSZZL-GRRJ695篇】

20031228(纽约时间),星期日(农历十二月初六日),温度Somers 地区F29°—F5°1(C—C)

 

昔日邻居全家在美大团聚有感

20031228日星期日,是圣诞节和元旦间的休息日,许多人利用长周假期进行家庭团聚,在美东纽约和新泽西地区已经是连续几天的晴朗天气了,气温不低,更是访亲拜友的难得好时光。我们全家专程驱车自纽约以北的Somers地区,Washington Bridge到新泽西的爱迪生市来看望我们原住北师大小红楼一栋二楼西头的T&Z夫妇老邻居并目睹他们全家13口人在美国的大团圆热闹场面。

 

还在36年前,我们迁居小红楼就和T&Z夫妇一家为邻,他们住二楼西,和他们合住二楼西头的还有X&W家,我们住二楼东,和我们和住的还有另外三家,二楼东共有四间,最大一间面积16平方米多,最小的仅8平方米,另外一个卫生间,一间厨房,整个建筑面积105平方米左右,四家共住了15口人。而二楼西两家9口占约90平方米。虽然二楼总共不到200平方米,却住了24口人,人均占有仅8平方米多。尽管住得拥挤不堪,而且又值“文化大革命”期间,但是二楼6家的关系却十分的融洽。现在这六家都各有自己独家的住房,面积也比昔日大大得多,而且都不住在同一居民楼内,但是我们还是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平时相互关照,节假日相互走动,由于我们家的老太太年龄最大,所以在邻居中也格外受到关注,迄今老太太已经94岁高龄,邻居门见到我们总要问起老太太的健康情况。

 

小红楼一栋邻居的孩子们都是60年代“文革”前后出身的,他们经常在一起玩,所以格外熟悉,他们都上过师大幼儿园和师大实验小学,有的还是师大二附中的同学,现在他们都已经长大成人,具有高等学历,参加自己所喜爱的工作,成家立业并且都有了下一代子女。我们住在一栋的这些家几乎都有在国外读书和工作的,其中最有意思的要数T&Z夫妇一家了,不仅是因为他们家有两子一女,而且三个子女都在国外,最先分别在新加坡、加拿大和美国,现在则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

 

虽然他们的三个子女都在国外,他们一家5口现在则总共13口,三个子女的下一代总共5口,但是约摸14年间全家从没有聚在一起过。这次他们发兴全家13口在美国新泽西老大家团聚,老二一家四口从美国的丹佛坐飞机赶往加拿大渥太华来三家三口及父母T&Z聚合,然后分陆空两路来新泽西老大家三家汇合,到27日晚全家13口全部聚集好不热闹。

 

我们早在一个月前就得知他们全家团聚的消息,所以决定全家5口去新泽西他们那里恭贺他们的大团聚。不到两个小时的汽车路程我们见到他们感到格外大亲切,也感触良多。想当年我们两家四个年轻人四位小朋友,现在变成了四位白发老人、八位高学历的中青年人和五位半岁到9岁的儿童,这中间经过了“文革”的年代和开放改革的年代,谁能想象在36年前我们的子女全在国外?全能想象我们的第三代从小就讲老外的话。这样的变化谁能想象得到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480960.html

上一篇:我的2003.12.28-2004.1.3记事本摘要
下一篇:《喜迎2004年----学术交流网的回顾与展望》【2003.12.31记事本】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7 13: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