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花袍带《明英烈》—《新天津报》评书连载介绍之一

已有 4907 次阅读 2018-3-7 09:46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研究(2017--)|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花袍带《明英烈》《新天津报》评书连载介绍之一

 

受权发布于鹏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837发布

 

(按:本文原载赵建忠主编《红楼梦与津沽文化研究》第二辑第400-406页,20179月白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感谢国家图书馆于鹏先生惠寄。)

********************

    1924年,武清人刘髯公(1893-1938)创办《新天津报》,1928年又创《新天津晚报》。为扩大销路,刘髯公请当时的艺人口授评书,派专人记录成篇,先在《新天津晚报》上连载,次日又在《新天津报》重刊。刘髯公后来受日寇迫害去世[1],报纸与评书连载却坚持了下来,直到1944年停刊。20年间,两报先后连载了《雍正剑侠图》(常杰淼本,1928-1944)、《三侠剑》(张杰鑫本,1930-1944)、《明英烈》(乔云斋本,1930-1934)、《五女七贞》(周坪镇本,1931-1944)、《大宋八义》(顾桐峻本,1933-1943)、《于公案》(顾桐峻本,1934-1943)等多部评书。时过境迁,这些作品详情已鲜为人知[2]。笔者通过国家图书馆保存的《新天津报》胶卷查阅旧文,深感资料宝贵,在此介绍一二。限于篇幅,本文重点介绍评书前辈乔云斋的《明英烈》,其他书目亦有可观处,有机会或另行成文。

 

    传统评书有袍带、短打、神怪之分,“英烈”为金戈铁马、帝王将相为主的讲史袍带书。乔云斋本《明英烈》主要情节为:元朝末年,朝廷无道,刀兵四起。当朝太师脱脱假意大赦天下,引各路反王入京赶考,准备一网打尽。朱元璋结义弟兄常遇春等大闹武科场,破脱脱十条绝户计,领群雄杀出京城。朱元璋襄阳贩乌梅,菊花会题反诗,得刘伯温、徐达、华云、常遇春、胡大海等人相助,火焚真武顶,兵变于桥镇,取襄阳、战滁州,反间计用奸相萨敦害脱脱,百凉楼赴会杀刘富(福)通,大军攻占凤阳、亳州、河州、巢湖、采石矶、芜湖关、太平府、宁国府、瓜州,兵取金陵城,元金陵侯赤福延寿自尽。金陵城朱元璋平叛郭道平,称帝建立明政权,歇兵六载后,明军兵伐东吴,解围牛塘峪、复夺太平城退陈友亮(谅),破苏州杀吴王张士诚,一统天下。

 

    “英烈”为传统书目,流派众多,南方评话和北方评书差异较大[3],北方评书又分评书门、鼓书门两派。解放后整理出版的《朱元璋演义》(段少舫演出本[4])、《大明演义》(单田芳演出本[5])属于鼓书门一派;评书门仅整理出版了《战滁州》一段(张霈兴演出本[6])。乔云斋本《明英烈》与张霈兴本最近,与后者相比,乔本胜在内容全、胜在花袍带。津门评书名家刘立福先生在博文中说:“我认为还是以乔云斋先生的版本最为接近传统的评书路子。”[7]

 

    所谓花袍带,即讲史演义中,掺杂神怪斗法,系袍带书与神怪书的结合。解放后,出于破除封建迷信,这类书的神怪情节被艺人与整理者删改殆尽。前面提到的几种解放后整理出版的《明英烈》演出本,全部为去神怪整理本。应当说,去神怪并非完全不可理解,讲史演义,总是掺杂神仙宿命,确有煞风景之处。但凡事不可一概而论,由于“英烈”原始版本均为花袍带,去神怪不当便难于自圆其说,此外,神怪情节亦有可观处,一概否定亦损失不少(详后)。乔本《明英烈》因连载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神怪情节得以完整保留,供人欣赏之余,也为探讨这一作品的成书及情节发展、演变提供了宝贵资料。

 

    乔本开篇,元顺帝梦见朱元龙(即朱元璋)与他抢夺江山日月,由此,朱元龙成了应梦反臣,被画影图形捉拿。后来众英雄闯出武科场后被元军拦住去路,元人称交出朱元龙便可放他人逃走,有个祝元龙以为是说他,为救众人自尽身亡。单田芳本亦有类似情节,但因为没有应梦反臣一说,元人索要朱元璋便难以自圆其说。因为当时朱元璋还是无名之辈,朝廷要人也该首先索要势力最大的反王陈友谅,没有要朱元璋的道理。从这里,我们亦可判断单田芳原本亦有应梦反臣的情节,只是因去神怪被改掉了。

 

    乔本朱元璋贩乌梅一段亦有神怪色彩。五瘟神化作温姓五兄弟,高价向朱元璋购买大量乌梅两千五百斤,要朱元璋将乌梅送至襄阳。朱元璋贩乌梅来至襄阳,却不见接货人,只见五瘟祠,朱元璋拜五瘟祠,拜倒瘟神染得瘟病并传染全城。此后无意发现乌梅可治瘟病,由此朱元璋因乌梅救人大得人心,又因治疗襄阳王瘟病得进王府,才有菊花会题反诗襄阳举义。单田芳本和段少舫本因去除神怪情节,贩乌梅治病便只能以“无巧不成书”解释,至于未知瘟病之前何以便有人买那许多乌梅要朱元璋去送,就只能含糊其辞了。

 

    乔本还有一段飞鼠盗乌梅,说飞鼠(长翅膀的老鼠)将别家乌梅亦盗入朱元璋处,助朱元璋成事。说书人此处穿插飞鼠典故,说隋唐时期王世充打败李密攻占瓦岗山,见飞鼠将粮仓之粮盗走,后来李世民征东被困,城中缺粮,程咬金敲城墙发现粮食,即为当初飞鼠所盗瓦岗军粮,可谓妙趣横生。之前贩乌梅路上,乔本叙船到江中,船桅折断,朱元璋下属何二楞依刘伯温指点用马鞭指挥船舶自行,后来才知其实是大鼋鱼驮船而行,朱元璋因此封鼋鱼九江大将军。他本去神怪,自然也无法保留此类趣闻。

 

    火焚真武顶举义,乔本叙述大火烧不着,朱元璋大将华云起誓求真武大帝相助,说将来到了太平的时候,一定重修庙宇、再塑金身,若许愿不还愿,必然遭报。华云所谓太平指天下太平,不想华云后来镇守太平府,竟然应誓,战太平被陈友谅乱箭射死。因涉宿命,他本亦删除此节。

 

    传统说部常有星宿下凡之说,著名者如《水浒》之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东汉》之云台大将二十八宿。乔本《明英烈》亦有一套完整的星宿下凡神怪体系,统计如下:

 

    朱元璋为左金童降世临凡,马秀英为右玉女降世临凡,徐达为左辅星降世临凡,张玉为娄金狗降世临凡,武殿章为亢金龙降世临凡,胡大海为毕月乌降世临凡,汤和为柳士獐降世临凡,邓愈为张月鹿降世临凡,常遇春为大鹏金翅降世临凡,郭英为武曲星降世临凡,朱沐英为小鹤神降世临凡,吴祯为大牦神降世临凡,张兴祖为昂日鸡降世临凡,胡强为黄幡大帅降世临凡(有三个鼻子眼,可水中呼吸),姜忠、常茂为昆仑大帅降世临凡(后详),华云为斗木獬降世临凡,李文忠为东斗星降世临凡,丁德兴为危月雁降世临凡,于金镖为左青龙降世临凡(后详),孙兴祖为吊客星降世临凡,陈友谅为赤燃火龙降世临凡。

 

    各本中都有朱元璋阵营内徐达、于金镖将帅不合,于金镖立军令状后闯元营被困却为徐达外甥姜忠所救,于金镖因而自杀的故事(段少舫本于未死,显系后改)。乔本中解释此事是因为于金镖乃左青龙转世,龙(左青龙)不能保龙(真龙天子朱元龙)。乔本于金镖之死悲情色彩甚浓,其中计前战马不前行,自尽之前坐骑绕主一周后先行投护城壕而亡。于金镖死后又附体胡大海,神鬼闹番营,连斩大将将、小将将、福保元昌、福保元康、胜家奴、胜家宝、赤福先郎、赤福文郎八员猛将。他本去除神怪,感染力便逊色不少。

 

    乔本《明英烈》中刘富(福)通、刘富寿兄弟为红巾妖王,残暴害民。二妖王刘富寿为朱元璋大将徐方用麻药弩射中,二妖王念咒竟然瞬间将伤口平复,却不想伤口长死后麻药发作致其昏迷,被徐方所杀。刘富通为弟报仇在百凉楼设“兴隆会”暗算朱元璋,朱元璋保驾将军姜忠为昆仑大帅转世,刘富通手下法师金真元、季世雄、杜遵道、焦文丑、罗文胜、吕文秀、李其昌、叶子琪为昆仑大帅坐下八怪,八怪乘昆仑大帅不在私自转世。于是昆仑大帅转世姜忠,得张天师相助,破法宝收八怪,八法师被杀,姜忠亦中埋伏身亡。后来八怪再次逃走,昆仑大帅被迫再次转世,为常遇春次子常茂,以后还要再收八怪,惜详情未知。刘富通在乔本中最终被朱元璋五牛分尸,与他本皆异——单田芳本中刘被朱元璋释放,段少舫本因为此情节污蔑红巾军农民起义,将刘富通事迹安到陈友谅身上。昆仑收八怪及两次转世的情节,他本自然不见。

 

    除此之外,乔本神异情节还有张天师甩砚水壶下墨雨破脱脱太师三千六百架火天鸟,朱元璋夜梦得诗飞跃采石矶,徐达观北雁倒飞知元朝将亡,常茂禹王庙食九牛二虎,朱元璋得自鸣之蔽火珠大火逃生等等,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尽数,另有聚宝盆等故事详后。

 

    观北方评书“英烈”各版本:取金陵之前(主要包括武科场、破襄阳、战滁州、取金陵)书路大致一致,不同者在于细节。取金陵之后(大致情节有牛塘峪解围,苏州灭张士诚,鄱阳湖灭陈友谅,北上灭元,朱元璋炮打庆功楼屠戮功臣,燕王扫北等),除单田芳本较完整外(单田芳评书录音中取金陵之前为上部,之后为下部,内容属于鼓书门一路,与评书门差异较大),各本或有缺失、或一笔带过,具体情节成疑(原著古典小说《英烈传》与评书、评话差异极大,无法参考[8])。据记评书前辈田岚云的《明英烈》终于“鄱阳湖刘伯温定计擒陈友谅”[9],另一评书前辈连阔如亦记“(连版《明英烈》)自武考场常遇春力夺状元印说起,至明太祖下江西,大战鄱阳,灭陈友谅止”[10]。惜此二本全貌笔者无缘得见,且均无北上灭元内容。相比之下,乔云斋本取金陵之后有灭郭道平、牛塘峪、战太平等关目,可补他本不足。然牛塘峪之后,乔云斋本亦剪书,鄱阳湖灭陈友谅也是一语带过,尚不如田、连二本齐全。好在乔本讲述中时时提示后文如何,我们从这些提示中,亦可勾勒推断一些后文情节。

 

    乔本言及,后文有“八黑十二红追赶大元要玉玺”,(具体情节不详,单田芳本虽全,却无此书),据刘阔璋曾介绍“英烈”情节,朱元璋“攻元京城大都(即现北京),以前各路反王势力是相互残杀,直到抗元,才联合对外。这段叫‘八黑改元’。”由此推断“八黑”或为各路反王义军。另舍庐鱼网友介绍“关于八黑赶元,觚屑在关于明英烈的文章里边提过,北京评书空有其目,罕有说者。……徐长盛……以给书听闻名,《明英烈》能够说到‘黄河岸南北昆仑对槊’,已经比一般说书人只说到下江西强了很多。但是也说不到八黑赶元。”

 

    前文提及的鼋鱼驮船,乔云斋介绍鼋鱼有三次讨封,载舟为第一次,得封九江大将军,第二次为鄱阳湖救驾(当为鄱阳湖水战陈友谅),封九江侯,第三次为黄河救驾(当为北渡黄河赶元),封九江王。另,朱元璋攻陷太平府,元军守将花面阎罗李智信夫妻自尽,乔本叙李智信之子李登与义仆李安逃亡燕京,“后文书李登二次出世,为父报仇”。朱元璋武科场逃出之后落难,乔本有一段叫花郭福、郭禄偷鸡、讨饭救朱元璋的书,说书人交待,后来朱元璋成事后此二人讨封,被封团头(花子头),事迹亦见传统相声《珍珠翡翠白玉汤》(刘宝瑞代表作)。关于鄱阳湖灭陈友谅,乔本曾提及韩成替死(韩成与祝元龙均与朱元璋相貌相同)及慷榔山五行八卦烟云阵等。

 

    乔本还提及朱洪武平定天下之后屠戮功臣的后话:朱元璋游武庙骂张良气走刘伯温,雷轰庆功楼,一众功臣皆死于楼中,唯徐达父子按刘伯温留言逃出。徐达患褡背疮,朱元璋以白马汗其涂抹伤口,最终害死徐达。类似情节亦见单田芳本,所不同者,单本是首先气走刘基、害死徐达,再炮打庆功楼,楼中仅胡大海依刘伯温留言逃出。游武庙、庆功楼等情节,亦见于各种戏曲、曲艺作品。讲史袍带书以如此悲剧结尾,“英烈”可谓独树一帜。

 

    关于“燕王扫北”,乔本亦提两事。一为活财神事,襄阳城有活财神沈万山(亦作沈万三),因聚宝盆致富。沈万山助襄阳王与朱元璋作对,与另一财主姚三老被刘伯温罚一千万两白银。沈、姚后来搬往金陵,又助金陵侯赤福延寿对抗朱元璋,再次被罚一千万两白银。沈、姚再搬至燕京。后来燕王修北京城,踹倒聚宝盆,刘伯温再逼沈万山挖出各处金银,才建起北京城。另一处为周成盗炮,说元军准备用脱脱的一百零八尊大炮攻打朱元璋,道士周成施法盗走三十六尊大炮,“后来燕王扫北,炮打乱柴沟,这三十六尊大炮才能出世”。“炮打乱柴沟”详情待考。

 

    乔本《明英烈》诙谐风趣,多有笑料,其中“插标卖老道”、“撒敦入庙”、“何二愣学艺”、“乌梅药引子”等段子不让单口相声。限于篇幅,摘录一段“撒敦入庙”为本文作结,说书人声口从中可见一斑:

 

    萨敦死后他还入了庙啦,那位说,是什么庙呢?独他这座庙,与众不同,那位说,就是他自己一座庙吗?那可不成,这庙里头,有一二十位哩。您先听当中这位正座是谁,正坐是申公豹,两旁边有四位天子陪坐,这四位天子就是那莫尔王敦与王莽,灵王与杨广,下边还有六大臣两旁站班,这六大臣都是谁呢?李斯、赵高、曹孟德、秦桧、撒敦、潘仁美,还有四名茶童,这四名茶童就是侯七、李国、贺士赖,还有一名倒霉蛋,外边还有两个把门的,一名费仲,一名尤浑。那位说,你说了半天,这个庙的名字,你也没说出来,究竟这座庙倒是一个什么庙,你说说我们也明白明白。众位,若问这座庙的名字,这座庙就是“坏神庙”么。那位说,这座庙谁谁修的?列位,好人也不修这座庙,修这座庙的也是坏人。那位说,坏人到底是谁呢?这座庙可就是我修的。

 

 



 

 

 

 

 

 

 

 

 

 

 

 

 

 

 

 

 

 

 

 

 

 

 

 

 

 

 

 

 

 

 

[1] 详见倪斯霆《新天津报社长刘髯公骂敌而死》,刊于《品报》第33期。

[2] 《新天津报》连载的评书当时有单行本面世,由于是分集出版,时至今日保存完整者已难见,据笔者所知,天津图书馆尚藏有完整的乔本《明英烈》,全书分十册。另,《三侠剑》、《雍正剑侠图》二书解放后曾分别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依据当时的单行本整理出版,但内容均不如报纸连载齐全。

[3]北方评书的“郭英大闹万花楼”等节目为南方评话所无,南方评话的“常遇春三中枪”等北方评书亦无。南北均有的关目实际内容也大相径庭:如“兴隆会”,北方评书为刘福通所设,南方评话依古典小说原著为孙德崖所设。

[4] 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6月第1版。

[5] 中国工人出版社20147月第1版。

[6] 北京出版社19584月第1版。

[7] 刘立福《福坪安先生与<明英烈>》。

[8] 如原著中脱脱在朱元璋举义之前已被奸相萨敦害死,而南北评书、评话中脱脱皆为征伐朱元璋时被害。另,南北评书、评话中著名的大闹武科场在原著中竟然完全不见。

[9] 北京评书传统书目概览——摘自《中国曲艺志·北京卷》。

[10] 据《时言报》1937726连阔如《明英烈》评书连载。

 

1 DSCN9611.jpg



2 DSCN9612.jpg



3 DSCN9613.jpg



4 DSCN9614.jpg


5 DSCN9615.jpg



6 DSCN9616.jpg



7 DSCN9617.jpg



8 DSCN9618.jpg



8 DSCN9618.jpg



9 DSCN9619.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102668.html

上一篇:开博十一年 撰文一万九 照片十三万张 访问量四千四百万
下一篇:有感于不能“新官不理旧账”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2 18: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