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媒体悼念和追思冯其庸先生(二)

已有 4939 次阅读 2017-1-23 15:55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研究(10-1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媒体悼念和追思冯其庸先生(二)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2017123发布


201712212:18分,冯其庸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媒体纷纷报道,表达对我国当代大学问家冯其庸先生的悼念和追思(1024-02-03-2017-01-22)。博主将陆续集辑相关信息,现在发布的媒体悼念和追思冯其庸先生(二)。

122傍晚,笔者受权发布与先生共事四十年的吕启祥追思文章《风雨长途笔底乾坤---追思冯其庸先生》,见(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1029298)

*********************************

永不甘于平庸的精神和魅力——冯其庸的文化和学术人生

2017-01-2302:42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姚晓丹

 编者按:著名文化学者、红学家冯其庸先生1月22日在北京逝世。

  冯其庸先生1924年生于江苏无锡前洲镇,童年饱受苦难,几度失学,但凭着“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的顽强意志,完成了学业,并通过不懈奋斗,终于在红学研究、文史研究、戏剧评论、书画艺术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斐然成就,成为一代学术、艺术大家。

  他的成长奋斗、求学治学之路,充满艰辛与坎坷,镌刻着时代印记,富于人生的价值与众多启迪。

  “昔日之我即今日之我也,昔日之牧童耕夫,今日之学界野马微尘,皆一也。”冯其庸曾经这样自况。这个豁达从容、不知“老之将至”的人,从不向命运低头,一生颠簸辗转,而这一次终于没能抵过时间的催促,飘然而去白云之外,留下说不尽的书生意气。

  很难用学界的单一范畴去定义这位老书生。文学家,红学家,书法家,画家,戏曲学家,考古学家?冯老自称“其庸”,然而他的学术涉猎,已然大大超出常人的范围,实在“不庸”。他致力于文化和学术的一生,留给世人的也是永不甘于平庸的精神和魅力。

  书破万卷 路行万里

  “心里特别难受,尽管有思想准备,但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依然打击沉重,缓不过来。”知道冯先生去世的消息,叶君远情绪低落。叶君远是1979年冯其庸带的第一批3位研究生之一,师徒交往38年。他还曾写过《冯其庸传》,为先生整理年谱。“冯先生一生是为了学术而生的,他非常勤奋,在读书、教学的时候,他所在宿舍的灯总是全校最晚熄灭的。先生写文章有个习惯,总是在文末写上完稿时间,于是,我们在翻阅他的文集的时候,可以看到他每每深夜才搁笔。他一生的巨大成就和他过人的勤奋是分不开的。”

  在学术研究上,冯其庸讲究实地考察和书本相互印证。书破万卷,路行万里。“冯先生在读《史记》的时候,对项羽乌江自刎的情节存疑,于是他几次去安徽定远、乌江实地考察,写出了《项羽不死于乌江考》。读《三藏法师传》的时候,先生对玄奘归国的路径存疑,于是他76岁再登高原,成功找到玄奘取经东归的入境处。他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告诫学生的。”叶君远说。

冯其庸先生书法作品 光明图片

  至情至性 方正不阿

  在对待学术方面,冯其庸至情至性,方正不阿。叶君远回忆:“他编辑《历代文选》的时候,有一些助手做注释工作。一位年轻的助手由于感情生活起了波澜,注释有些草率。冯先生审校之后马上把他叫到办公室批评教育,帮助他改正问题。对于领导干部,他也没有网开一面。曾经有一位领导想要报评副教授,冯先生作为系主任,他的签字至关重要,然而,冯先生就是不签。后来人事部门领导亲自和他谈话,劝他宽限,他无奈之下签了字,却马上补签一句‘我不同意’。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冯先生回家乡探亲,无锡本是鱼米之乡,那时却‘民多乏食,民有饥色’。他回北京后写了《回乡见闻》并发表,在那个时代,这是需要勇气的。”

  对于学界后辈,他关怀备至,尤其是来自贫寒家庭的学子。

  著名作家二月河,以前曾是红学爱好者,他早年寄给冯其庸一篇自己的红学论文。冯先生回信说:“你文笔好,试着写写历史小说。”二月河受到鼓励,写出了《康熙大帝》,并第一时间寄给冯其庸先生。“冯其庸先生连夜看了这部小说,读完后连声赞赏,并帮助二月河联系出版社出版小说。”叶君远说,“知名工笔画家谭凤嬛、雕塑家纪峰等,都出自冯先生门下,受冯先生教益。”

冯其庸先生画作 光明图片

  国学知音 后辈知音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设立国学院。冯其庸受聘成为首任院长,首先为国学院设计了最基本的规范。“国学院的课程体系来自冯先生的建议,在此之前,学校多次邀请专家研讨,一直莫衷一是。原因很简单,专家自己就没有受过国学教育,完全没有经验。现在看冯先生的课程设置,其实是他当年在无锡国专经历的活用,‘国学概论’‘文字学’‘文学史’‘中国文化史’‘版本目录学’‘中国哲学史’等课程很多都出现在国学院的课程之中。冯先生当初倡导三个办学特色,至今都在国学院施行,一是导师制,加强师生的联系;二是游学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扎实学风;三是办国学论坛,领略大师风采,博采众家之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孟宪实说。

  他提出了“大国学”的概念,国学院成立后,他和季羡林先生一同建言,倡议建立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从事中国西部文化历史语言民俗艺术方面的研究,以应国家不时之需”。

冯其庸先生少时所读部分古书 光明图片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降瑞峰还记得,冯其庸先生在振兴国学教育座谈会时的一段话:“当我们的青少年对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但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当我们的大学生能考出令人咋舌的托福高分但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甚至连中文写作都做不到文从字顺,那么我们可以断言,我们的文化教育一定是在哪个重要环节上出了问题,出现了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危机,是民族振兴、国家崛起过程中必须加以正视并克服的障碍与挑战。”

  冯其庸曾赠给友人一首诗,讲他和《红楼梦》的缘分:“红楼奥义隐千寻,妙笔搜求意更深。地下欲请曹梦阮,平生可许是知音。”但是他的学生认为,红楼知音显然不能概括他的学术成就。“他还是国学的知音人、后辈的知音人、学术的知音人。”叶君远说。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23日 05版)

[责任编辑:石佳]

http://news.gmw.cn/2017-01/23/content_23552807.htm**********888888

http://topics.gmw.cn/2017-01/22/content_23552397.htm

*********************8

冯其庸的少时艰难求学路

2017-01-2302:42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我有话说

“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

——冯其庸的少时艰难求学路

作者:申国君(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

  冯其庸的童年,饱受苦难,几度失学,但凭着“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的顽强意志,完成了学业。他的成长奋斗、求学治学之路虽充满艰辛与坎坷,却富于人生的价值与启迪。

  “瓜饭楼”斋名的由来

  公历1924年2月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在江苏无锡前洲镇冯巷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冯其庸出生了。

  冯家几代都是农民,长年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每到夏秋之交青黄不接的时候,为了填饱肚子,有时用麸皮、青菜煮锅粥,更多的时候,是用南瓜,加上几把米充饥。因为人口多,自家的南瓜常常不够吃,多亏了好邻居邓季方时常送来南瓜和大米,才勉强度过了那段饥饿的岁月。

  冯其庸后来回忆时说,南瓜是家里“救命的瓜”。他把书斋起名为“瓜饭楼”,晚年也常常画“南瓜图”,就是为了不忘记当年的苦难经历和邻居的深情援助。

  这样的家庭,要供孩子念书,实在太难了。而母亲却抱定了一个信念:就是要饭,也要让自己的孩子读书、成人。冯其庸9岁入学,每到交学费的时候,都是母亲最作难的时候。一次,看到母亲因为几天都没张罗上学费急得直流眼泪,懂事的他也悲痛起来,母子俩哭在了一起。他因此几次提出不想去上学的想法,但都被母亲断然拒绝。终于在母亲艰难的东挪西借中,冯其庸勉强读到小学五年级。5年中,母亲的每一次哭泣流泪,他都痛在心上,记在脑海,这也成为他“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的不竭动力。

  辍学4年苦读4年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无锡被占领,学校被迫关闭,冯其庸辍学了。辍学的4年,也是他成为家里全劳力的4年。但所有的辛劳和苦难,都没有消磨掉冯其庸的求学之心。下地干活时,他带着书;休息时,别人歇息聊天,他看书。最难得的时间是早晨和晚上:早上抓紧上工前的短暂时间读几页,晚上更不顾一天劳累,一根蜡烛一本书读到深夜。

  4年里,他四处借书读。读完《三国演义》,又借来金圣叹评点的《水浒传》《西厢记》,之后又从小伙伴那里换得《唐诗三百首》和《古诗源》。因为太过熟读,《西厢记》的很多曲词他都能琅琅背诵,《唐诗三百首》《古诗源》几乎整本书都印在了脑子里。读书,满足了一个孩子的好奇心,也滋润了一颗幼小的心灵。

  4年里,他还读完了《论语》《孟子》《史记精华录》《东莱博议》《古文观止》《聊斋志异》《夜雨秋灯录》《浮生六记》《华阳散稿》《叶天廖四种》,还有史震林的《西青散记》、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文集》,以及叶绍袁、叶小鸾、沈宜修等人的作品。随着读书范围的不断扩大,他越发享受由此带来的快乐与充实。

  在没有人指点的情况下,冯其庸通过广泛阅读中华文化经典,使自己的文化修养得到了很好培育,聪颖的天赋得到了充分发挥,这是最好的“自我教育”。而这种“自我教育”,也陪伴了他一生。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23日 05版)

[责任编辑:石佳]

http://news.gmw.cn/2017-01/23/content_23552809.htm


文史大家冯其庸与《光明日报》

2017-01-2302:42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我有话说

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

——文史大家冯其庸与《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郭超

   “往事如烟似梦中,先生依旧笑谈雄。分明謦欬皆珠玉,谁信今朝转眼空。”这是12年前冯其庸先生怀念启功先生的诗作《哭启功先生》中的几句。如今,冯先生也遽归道山,曾经亲炙他的后学,也不免生出一如当年冯先生的感慨。

   “80岁以后,还在买书、读书、求学问。80岁以后,还登山采风,行万里路。80岁以后,还参与创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并亲自设计了课程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孟宪实这样评价冯其庸先生。

冯其庸先生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孟宪实曾任冯其庸先生的助手,1月4日,光明日报“光明学人”版开年第一期,刚刚发表了他撰写的文章《冯其庸的“大国学”》。当时,冯先生已经卧病在床,文章发表后,还是第一时间找来阅读,说:“写得不错。”

   孟宪实没想到的是,1月13日他刚刚带着《光明日报》向先生讨教,仅仅过了9天,就收到先生辞世的消息。

   冯其庸以红学研究闻名于世。在他之前,红学研究经历了以评点派、索引派为代表的旧红学,以胡适、俞平伯为代表的新红学。从20世纪50年代起,红学逐渐向现代红学过渡,这其中的翘楚就是冯其庸。他在《重议评点派——〈八家评批红楼梦〉序》中,从11个方面介绍了评点派的研究成果,恢复了评点派在红学发展史上应有的地位。

   对于《红楼梦》的研究,他曾自述主要做了三件大事:一是考证了曹雪芹家世;二是研究《红楼梦》的抄本;三是研究《红楼梦》的思想。

   他让《红楼梦》研究重新“回归文本”。他主编《红楼梦大辞典》《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汇评》《八家评批红楼梦》等,为人们研究文本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他的《曹学叙论》概括并评述了自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以来有关曹雪芹家史资料的收集、研究、争论等成果。他主持《红楼梦》的校注工作,前后历时7年。新校注本《红楼梦》于198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冯其庸先生还主编了大型学术专刊《红楼梦学刊》,从1979年创刊至今,一年4辑,从未间断。作为主要开创者和实际主编人,为此付出的心血和精力,可以想见。

   冯其庸先生造诣精深,不仅限于红学方面。他还是博学多才的文史大家,在中国文化史、古代文学史、戏曲史、艺术史等方面,都卓有成就。

   收藏家李经国曾经常到冯其庸先生寓所瓜饭楼小坐。“听先生忆往,听先生讲红学,听先生讲诗词,听先生讲篆刻,听先生讲汉画像石,听先生讲园林艺术,听先生讲紫砂工艺。”李经国经常为他的博学而惊叹,为他转益多师的治学态度而折服。

   他集学者、诗人、书画家于一身。冯先生的画学青藤白石,而钟情石涛、石溪、石田、昌石,先生曾名自己的画室为“五石轩”。其画为大写意,笔法灵动,雄浑典雅,畅快而变化无穷,元气淋漓,情深意厚,无处不透露其才情和学问。1998年5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冯其庸先生书画展,取得了巨大成功。顾廷龙、启功、杨仁恺、周绍良、张中行、史树青、许麟庐等著名学者、书画家、鉴定家都出席了开幕式,对冯先生的书法和绘画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更为难得的是,冯其庸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出身,后来他自己称之为“稻香世家”。他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要靠自己的后天努力。杨绛曾经对他赞许有加。冯其庸曾回忆:“我当年寄给杨先生的书是《瓜饭集》,其中讲到我是从农村自学出来的。杨先生对我说,你取得今天的成就比我们付出了更多,因为你完全靠自己苦读成才。我们读书,是生下来人家把条件都给我们准备好的。”

   与众多学术界的老先生们一样,冯其庸与《光明日报》有着几十年深厚的感情联结。据本报记者张玉梅回忆,2014年春节前夕,冯其庸先生打来电话,很兴奋地说:“奇事一件,我种的朱砂古梅,今年开成纯白雪梅,另一株连理缠枝古梅的新生枝开红、白两花。我拍了照片,还写了文章‘古梅奇记’,你看可以在《光明日报》发表吗?”这篇图文并茂的文章后来刊发于本报当年5月25日《图像笔记》版。

   冯其庸还多次为本报撰写春联。2013年春节,冯其庸先生为本报撰写春联“空谈误国殃大事,实干兴邦建小康”。2014年春节,他又为本报撰写春联“骏马追风扬气魄,寒梅傲雪见精神”。冯其庸先生的行书刚劲潇洒,深受读者喜爱。由于身体原因,近两年,老先生没能在春节时为广大读者贺岁,他也深为之憾!

   冯其庸先生对《光明日报》颇为青睐,常常会将曾刊发过的文章,曾采访过他的记者一一道来,记忆力相当惊人。对于结集出版的学术书籍,他也第一时间同报社记者联系,在《光明日报》刊发消息,充分表明了他对《光明日报》的信任和看重。

   “我认为,学术最根本的目的是追求客观真理,弄清历史事实的本来面目。学术工作者毕生应以追求真理为己任。真正的学者永远是一个跋涉者,一个求索者,正像杜甫诗中所说的:‘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这也可以看作冯其庸先生的夫子自道。

  “‘却顾所来径,苍茫横翠微。’现在,当我们回顾冯其庸先生三十多年来对红学锲而不舍的研究和他为红学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时,这两句唐诗蓦地涌上心来,其卓越的成就正像那耸立着的翠峰千叠,已经成为红学史和文学史上永远的壮丽风景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叶君远如此评价。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23日 05版)

http://news.gmw.cn/2017-01/23/content_23552803.htm

***********************

学人小传

2017-01-0406:12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我有话说

  “冯其庸先生以文人意趣名世,通书画以涵养学术,兼文史而心性双修。其书法逸笔草草、气韵幽远;其画卷师法古人、洗尽铅华;其学术结集《瓜饭楼丛稿》三十五卷册,以红学、西域学独领风骚,亦因所涉浩瀚而令人钦叹;其平生书破万卷,路行万里,追随玄奘,十上天山。近年来冯其庸先生倡导国学,弘扬传统,身体力行,垂范后人。”

  ——首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颁奖词

   冯其庸,名迟,字其庸,号宽堂。1924年生,江苏省无锡市人。著名国学研究专家,著名红学家。1948年毕业于无锡国专。1950年至无锡市第一女中任教。1954年至中国人民大学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6年调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2005年5月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2008年1月改任名誉院长。2009年任中国文字博物馆首任馆长。先后兼任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中国汉画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等职。主编《历代文选》,主持校注新版《红楼梦》,出版三十三卷本《瓜饭楼丛稿》等。

冯其庸学术馆

   冯其庸在研究中国文化史、古代文学史、戏曲史、艺术史等方面做出了成就,他研究了中国大西部的历史文化艺术,出版大型摄影图册《瀚海劫尘》,获得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冯其庸一生成就卓著,著有《逝川集》《梦边集》《曹学叙论》《〈石头记〉脂本研究》《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敝帚集:冯其庸论红楼梦》《红楼梦大辞典》《中华艺术百科大辞典》等书籍和专著。1998年8月,冯其庸第二次上帕米尔高原,于海拔4700米的明铁盖山口,发现玄奘取经回国的山口古道,这是该古道自玄奘归国后第一次被发现,这一发现轰动了中外学术界。

  2011年12月,冯其庸荣获文化部颁发的“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2012年10月,荣获中国人民大学首届吴玉章终身成就奖。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04日 16版)

http://news.gmw.cn/2017-01/04/content_23399305.htm

93岁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去世:其名其庸 其学极博

2017-01-23 10:27:24 来源:北京晨报作者:${中新记者姓名} 责任编辑:鲍文玉

20170123 10:27 来源:北京晨报

0

  原标题:其名其庸 其学极博 93岁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去世

  2017年1月22日,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而就在他去世前几天,冯其庸于1967至1968年间手抄的《瓜饭楼抄庚辰本石头记》刚刚出版。

  著名红学家周思源说,“他可能是最后的老一代学者,他的去世,是学术界很大的损失。”与冯其庸有过师生之谊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梦溪也说,“95岁算是高寿了,但听到噩耗仍旧非常震惊。冯其庸众所周知的成就在红学领域,但实际上,他是一位极其博学的学者,在文学史研究、摄影、绘画、书法等诸多领域,都有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几度失学 刻苦自学

  冯其庸于1924年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家中贫困,小学、中学,读读停停,几度失学,他只得一边种田,一边在务农之余刻苦自学。抗战胜利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从广西迁回无锡,于1946年春天开始招生,冯其庸的大哥和亲戚凑了学费支持他去应试。

  在进入无锡国专之前,冯其庸已经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但真正影响他的学术之路的还是这所国学专修学校。和冯其庸同乡的周思源说,“我的母校就在无锡国专的边上,无锡国专开始时很小,几乎没有专门的教师,都是各个地方的老师、专家过来教那里的学生,但尽管如此,却还是出了很多人才。”

  冯其庸生前也曾多次讲述这一段求学的经历,在那个虽小却名家云集的学校里,周谷城讲授中国通史,蔡尚思讲授中国思想史,刘诗荪讲《红楼梦》……“一次,钱穆先生讲座,他讲到做学问要从大处着眼,原话是‘我见其大’,让大家不要一开始就钻牛角尖,钱先生的这番话对我影响很大,我后来治学就一直照着去做。”

  1950年,冯其庸进入无锡第一女中教书,周思源说,“冯其庸当时在那里教语文,他的夫人正是那所女中的学生。4年后,也就是1954年,冯其庸调任中国人民大学。在我们当地引起轰动,特别是那些有文学情怀的人,更是大受鼓励。”

 博采众长 贯通百家

  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师生涯,也是冯其庸学术生涯的开始,但最开始研究的并非红学。数十年后,当他已经成海内外知名的红学家时,他在其他方面的成就,反而少人注意。

  就在今年初,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国学院教授孟宪实曾专门写文章说,“他的学术研究,用任何现代学科概括都有困难,或许,只有‘国学’这个词语,概括冯先生的学术人生最合适。”

  事实也是如此,冯其庸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之后,编的第一本书叫《历代文选》,刘梦溪对这部文选仍有印象,他说,“冯其庸研究的领域非常开阔,中国文学史上,先秦至清的文学,他基本上能通下来,从《诗经》到《楚辞》,到《史记》,再到唐诗宋词、宋元戏曲都有深入的研究。”

  除了是一位文史研究大家之外,冯其庸还是一位绘画家和书法家,他的文人绘画声名远扬,他的书法每每成为拍卖会上的畅销作品。而他的摄影作品,周思源评价说,“气魄极大”。此外,冯其庸还是汉画像砖的专家,周思源说,“所谓汉画像砖,就是在汉墓出土的、砖上作的画,这方面国内的研究者极少,冯其庸是代表人物,他还是中国汉画学会首任会长。”

红学翘楚 两大贡献

  冯其庸最广为人知的学术成就,非红学莫属,同时,他也是当代红学研究最重要的领军人物之一。冯其庸对《红楼梦》最早的研究或许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也就是前不久出版的《瓜饭楼抄庚辰本石头记》,这部庚辰本的手抄本,是冯其庸从1967年12月3日开始,用7个月才抄完的。

  不过,真正开始研究红学,则是上世纪70年代。1975年,冯其庸被借调到文化部《红楼梦》校订组,担任校订组副组长,从那时起,他正式投入《红楼梦》研究。

  红学研究从新文化运动时就已开始,但真正成为显学,还是近数十年的事情,周思源说,“上世纪70年代后期,冯其庸参与创建了红学最重要的基础组织和刊物,红学研究所、红楼梦学刊、红学研究会,培养发现了很多中青年的红学研究者,真正把红学发扬光大,他功不可没。同时,他在70年代后期组织了全国的红学家,用了好几年时间,以庚辰本为底本,参照了其他脂批本,校注出版了新的《红楼梦》,这个版本被公认为最好、最接近原著的版本。”

  著名红学家李希凡曾经给周思源转述过一个故事,“冯其庸组织出版的校注本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一次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社长跟李希凡说,每次出版社发不出奖金了,就印这部《红楼梦》。”

  冯其庸的另外一个红学成就,则是对曹雪芹家世的研究,刘梦溪介绍说,“冯其庸对曹雪芹家世的研究自成一家,并且影响了很多人”。据了解,冯其庸曾多次考察和曹雪芹祖籍相关的辽阳碑,并考定曹雪芹祖籍确系辽阳,此外,在山西大同发现和曹雪芹先祖有关的碑文,也证明曹雪芹高祖曹振彦祖籍确系辽阳,冯其庸也曾在八十高龄是亲赴大同考证。

 严谨治学 提携后进

  2005年,冯其庸先生出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不少学者认为是众望所归。不仅因为他治学严谨、学问渊深,也因为他的为人。

  刘梦溪曾与冯其庸有师生之谊,他说,“我上大学的时候,他虽然没有直接教过我,但却对我关注甚多,生活上学术上都是如此,我后来在学术上受到他很大的影响,与此不无关系。冯其庸非常喜欢帮助年轻人,几乎是有求必应,有人请他写一封推荐书,他会认认真真地写,有人生病了求医问药,他也会慷慨相助。”

  作为成名较晚的红学家,周思源也曾多次受到冯其庸的帮助,他说,“我是1988年才发表的第一篇红学文章,很晚了,但是冯其庸先生对我帮助很多,后来出版第一部红学专注《红楼梦魅力初探》,就是他给我题的书名。”

  待人宽厚的另一面,是治学的严谨,刘梦溪和周思源共同讲述了同一件事情,即冯其庸对玄奘取经路的研究,刘梦溪说,“冯其庸是一位读万卷书、也走万里路的学者,他去过西部10次以上,从敦煌到新疆,考察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还专门研究过玄奘西行的道路。”周思源说,“仅仅为了玄奘西行路,冯其庸就六次去西部,甚至80多岁快90岁的时候,还在重走玄奘西行的路。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北京晨报记者 周怀宗

  -冯其庸弟子讲述

  “冯老是个平易近人的人”

  北京晨报记者昨晚采访了冯其庸先生的女弟子、中国工笔画家谭凤嬛。昨天上午,谭凤嬛守在医院送了恩师最后一程,“冯老走的时候很安详。”谭凤嬛现就职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学刊》杂志社,曾为冯其庸先生主编的《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八家评批红楼梦》等书作插图,她早在1995年就拜师冯其庸先生,“这些年他对我们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总是鼓励我们不要浪费时间,多学习。”

  1992年在扬州举办的《红楼梦》国际会议上,谭凤嬛的烙画十二金钗受邀参会,“冯老当时认为我有作画的天赋,后来因为红楼梦作画的事情我经常去请教他。”1995年谭凤嬛正式拜师,在此后二十多年的师徒交往中,冯其庸一直鼓励她多学习,“冯老是个平易近人的人,他对学问的态度是严谨,对人是宽厚待人,对朋友是豪爽仗义,对我们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帮助。他待人没有等级观念,觉得我们农村孩子更不容易。他总是说,他也是农村孩子,从小受苦,有机会学习不容易,总是鼓励我们不要浪费时间,多学习,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谭凤嬛家和冯其庸先生家离得不远,她每周都会去冯老先生家里探望,“冯老的躺椅边上都是书和文稿,只要他能动,不是捧着书看,就是修改他的文章。我们会聊起他自己过去的经历,也会聊我的画的发展方向,我也画其他的题材,但是不像红楼梦系列给人印象更深,他就建议我除了画《红楼梦》,也多画其他题材。”

  北京晨报记者 王琳

http://finance.chinanews.com/cul/2017/01-23/8133066.shtml*******************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去世 李希凡痛悼

2017-01-2223:47 来源:北京青年报-北青网我有话说

2017-01-22 23:47:23来源:北京青年报-北青网作者:责任编辑:杨煜

  我国著名文化学者、红学家冯其庸,1月22日中午12时18分在北京潞河医院平静安详离世,享年95岁。北京青年报记者刚刚致电著名红学家李希凡先生。家人告诉记者,李希凡刚刚接到噩耗,现在十分伤心。

  冯其庸,1924年生,江苏无锡人,教授,知名学者,红学家。历任中国人民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红楼梦研究所所长,中国红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等。1996年离休。荣获文化部“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和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终身成就奖。主要著述,除以《红楼梦》研究著称于世,尚涉历史、国学、文学艺术、考古、文物鉴定收藏等诸多领域。其文章、专著、诗词、评批、文献加工整理,以及书信、收藏、绘画、摄影等,均收入三十五卷本《瓜饭楼丛稿》和十五卷本《瓜饭楼外集》。

  在红学研究方面,冯其庸著作颇丰,而且他还曾任中国红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红楼梦大辞典》主编,并主持校注出版了今天阅读量最大的一个《红楼梦》普及本——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新校注本(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北青报记者 崔巍)

[责任编辑:杨煜]

http://topics.gmw.cn/2017-01/22/content_23552404.htm

担任院长多年 人大国学院津贴冯其庸分文未取

2017-01-2223:31 来源:北京青年报-北青网我有话说

2017-01-22 23:31:17来源:北京青年报-北青网作者:责任编辑:杨煜

  冯其庸

  我国著名文化学者、红学家冯其庸,1月22日中午12时18分在北京潞河医院平静安详离世,享年95岁。

  冯其庸与中国人民大学渊源极深:2005年,他出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国学院的课程体系来自冯先生的建议。“冯先生的国学情怀,终于在人大国学院找到了托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孟宪实先生透露,“人大每月给冯先生发放一定数额的津贴,在冯先生离职三年之后,悉数还给了国学院,为学生设立奖学金,自己分文未取。他把自己一部分重要图书,捐献给国学院,希望同学认真研究国学,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文/北青报记者张知依)

[责任编辑:杨煜]


如果在今天,冯其庸先生是否能够成才?

2017-01-23 10:04:12
来源:凤凰评论

著名红学家、文史学者冯其庸先生与世长辞,在感叹于冯先生著作等身之时,他的经历更耐人寻味:冯先生并非出身名门或书香门第,而是生于贫寒之家。在民国期间,他通过自学而晋身学术圈,成为精英知识分子的一员。显而易见,这是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鲜明案例。通过自学求知,以及专科教育,他不仅上升到较高的社会阶层,而且得以实现自我价值。

冯其庸曾经自述,我要感谢我的家乡,我是地地道道的无锡前洲人,准确一点讲,我是前洲后面的冯巷人。我20岁以前没有离开过前洲冯巷,是这里的山、水、土壤、粮食让我成长起来的。因为家贫,我在家乡小学只读到了五年级,10岁便开始在家种地,凡田间农事,无一不做。我的双手结满了厚茧,左手手指及手背,至今还能看到当年的镰刀割痕。在当年那样艰苦的环境下,我还是借书苦读,经、史、子、集,只要是能借到的,无所不读。1943年,我毕业于无锡前洲青城中学,当年又考上了无锡工业专科学校。1946年,我考入无锡国专,师从唐文治、王蘧常、钱仲联、钱宾四、朱东润等人,在无锡国专读书的3年成为我人生的转折点,为今后的学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正是从这里走出,我才能到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开始我学术生涯的另一个新起点。

在冯先生这一辈,甚至前几代学者中,出身贫寒,通过自身努力而改变自身命运获得个人成功的例子并不鲜见。比冯先生成就更大、名气更响的钱穆,以及历史学家童书业都没什么学历,自学成才。著名学者季羡林、周有光等学者人,都出生平民家庭。以前不久去世的周有光先生为例,他考入当时中国最优秀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因为没有钱,经过姐姐的同学帮助这才得以入学,上了两年之后转入光华大学。从光华大学毕业以后不久,一心上进的周有光一边在光华大学教书,一边在银行兼职,其收入之丰厚自不必说,他的命运也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钱穆、童书业等人通过自学成为史学名家,季羡林、周有光、冯其庸等人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这些学者的民国故事已经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掌故。然而,一个按捺不住的疑问冒了出来:如果冯其庸先生生在当下,他是否能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实现阶层流通?显然,这并非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

众所周知,民国时代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与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文明国家非常接近,大学教育极为开放,创办大学也不需要经过复杂的行政审批和办学许可。一些优秀的民办大学,有机会得到政府的大力资助。例如,张伯苓和严修1919年创办南开大学,其经费除政府少许补贴和学费及校产收入外,基本赖于基金团体和私人捐赠。直到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南开大学复原之后才改为国立。此外,教会大学、专科学校等等极为普遍。以专科学校而论,人才辈出的不仅包括冯其庸先生就读的无锡国专,民国时期著名法科大学朝阳大学与东吴法学院齐名,1912年由法学界著名人士汪子建、江翎云、黄群、蹇念益等先生创办的。1929年,在世界法学会海牙会议上,朝阳大学被肯定为中国最优秀之法律学校这样的教育制度,使得各种人才都有机会进入自己心仪的学校,学习自己喜爱的专业。在当下,严格的办学审批和高门槛,以及种种办学限制,使得民办大学无论是在办学条件、办学经费还是师资力量上,均无法望公办大学之项背。毫无疑问,产生大师、大学者的几率也大大降低。像冯其庸先生那样,在一所民办的专科学校受教于一批名师,由此成为晋升的起点,其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著名学者杨继绳在《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中认为,决定一个人地位有两种因素,一个是先赋性因素,即靠家庭背景;一个是后致性因素,即靠个人努力。先赋性因素作用太大,世袭性强。从宏观来看,这个社会流动性就很小,容易呆滞阶层固化。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阶层固化就是社会地位世袭(也可以称为继承)的另一种说法。社会阶层世袭那就不是个别人的世袭,而是集体的世袭。

此外,据《南方周末》201184的报道,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云杉统计1978-2005年近30年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1978-1998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教育学者杨东平的研究显示,中国国家重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开始不断滑落。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与专科院校。以湖北省为例,2002-20075年间,考取专科的农村生源比例从39%提高到62%,以军事、师范等方向为主的提前批次录取的比例亦从33%升至57%。而在重点高校,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则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社科2010级王斯敏等几位本科生在清华2010级学生中做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生源占总人数的17%。那年的高考考场里,全国农村考生的比例是62%。造成这些城乡差异的最大原因,除了城乡本身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的差异性外,就数这些国家重点大学的自主招生、特长加分、保送等教育新政。

这些证据有力地证明,不公正的教育制度,阻碍了底层平民家庭子女向上流动的机会,他们想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像冯其庸先生那样,在一所民办院校读了三年专科,几年后调入中国人民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已经极其困难。

众所周知,知识界近年来流行民国热,其中或许不无夸张之处。但是,民国确实是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今天的中国,教育上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就投入和产出相比,无疑大大落后于民国。发出钱学森之问的钱学森本人,以及两弹一星中的大部分科学家,都是在民国期间接受的教育。而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与李政道,都曾就读于西南联大。由此可见,民国热至少有相当的合理性,民国的教育制度至少有很多可取的地方。冯其庸先生对其在无锡国专师从唐文治、王蘧常、钱仲联、钱宾四、朱东润等人念念不忘,显然不无原因。

http://finance.ifeng.com/a/20170123/15163140_0.shtml

***********************88

红学家冯其庸辞世:一生注红楼 留得学问写春秋

发布日期:20170124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路艳霞

,624,500

var url='';if(url!=''){document.getElementById('videobox').style.display="block";}

  冯其庸领衔校注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红楼梦》影响了几代读者。该版本先后校订三次,迄今已印行400余万套。

  就在这个月,著名红学家、文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冯其庸先生还有两部新书面世,一部是他一生最后的一本著作《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一部是他50年前手抄的《瓜饭楼抄庚辰本石头记》。昨天中午12时18分,冯其庸在北京潞河医院安详仙逝,享年93岁。腊月廿九是他93岁的生日,但他没有等到。所幸,在他生前,看到了这两部书。

  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介绍,去年冯其庸患过肺炎,一度很危险,但他挺了过来,这次,他没能挺过来。红楼梦学会副秘书长任晓辉介绍,昨天上午冯老从家里被送往医院,到了医院,刚把抢救机器安上,他就走了,“他走得很安详。”

  红学研究

  领衔校注《红楼梦》影响最广

  在红学研究方面,冯其庸著作颇丰,还曾任中国红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红楼梦大辞典》主编。人们熟悉冯其庸,也更多是因为《红楼梦》。由他领衔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已成为权威版本,影响了几代读者。

  《红楼梦》校注本初版于1982年3月。1994年冯其庸在《红楼梦》校注本再版序言中说,“这十二年的岁月,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当时确定的几个原则是正确的:一是我们所选择的底本——庚辰本,确是一个学术价值很高、接近曹雪芹原稿的珍贵本子,我们以此为底本,就使这个校本有了很好的基础。”

  冯其庸与《红楼梦》结缘之深,从他手抄的《瓜饭楼抄庚辰本石头记》也可见一斑。据专家介绍,《石头记》清代抄本有庚辰本、甲戌本、己卯本等十几种,其中一个版本因第五至第八册书名下注有“庚辰秋月定本”,故名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相较之下,庚辰本年代较早,文字也最为完整,保留了曹雪芹《红楼梦》原著及脂砚斋批语两千多条,版本价值最高,极为珍贵。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深编辑胡文骏说,“文革”中,因担心这个珍贵抄本将会灰飞烟灭、红学研究之脉有断绝之虞,冯其庸决定冒险照原样再抄一部。此后,他设法托好友秘密借到一套庚辰本《石头记》,每天深夜家人入睡后,即开始严格按照原著的格式逐字抄写。他从1967年12月开始抄写,到1968年6月抄毕,全书整整抄了7个月。

  胡文骏说,冯其庸对于《红楼梦》版本,尤其是抄本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石头记脂本研究》一书中,书中不仅有对《红楼梦》复杂的版本系统缜密细致的探析,还讲述了一些珍贵版本的来龙去脉,例如己卯本散佚部分的发现、列宁格勒藏本(现一般称俄罗斯圣彼得堡藏本)通过影印方式“回归”祖国的经过等,所以阅读起来并不枯燥,反而饶有趣味。

  实地考证

  冯先生曾在危岩绝壁上攀行

  “冯老研究红学的名气太大了,掩盖了其他才华。他还是诗人,书法、绘画、摄影都很出色。”张庆善说。“冯老是学问家、艺术家、旅行家,却又不止于此,三者往往是叠合的、交叉的,分割开来就失去了冯其庸。”红学研究专家吕启祥认为,人们觉得概括冯其庸的成就是个难题,哪个称号都不尽合适、容纳不下,这是因为他具有大视野,常常跨学科。

  让吕启祥感佩之处更在于,冯其庸不是一个书斋式的学者,不仅在书本上熟悉那些优秀的作家作品,而且要实地印证和亲近。吕启祥清楚记得,冯老到过湖北秭归的屈原故里、陕西韩城的司马迁墓,拍摄过陶渊明时代的墓砖、凭吊过李白捞月的安徽采石矶、杜甫出生的河南巩县窑洞,更寻踪白居易写《长恨歌》的陕西周至游仙寺和山东章丘的李清照故宅漱玉泉,晚年到海南还寻访苏东坡的遗迹故地。

  “他绝不是局守三尺讲台的教书匠,而是引导学生去读天地间的大书。”吕启祥说,冯老曾带领研究生外出学术调查,历时两月,行经鲁豫苏皖川陕等七省近三十个县市。冯老一直坚信,实地考查还能纠正书本的失误,不论是外国学者的著作还是中国古籍都要接受事实的检验。他曾七赴新疆,至克孜尔石窟翻越绝少人去的后山,寻找207窟即“画家洞”,当时几乎无路可走,只能在危岩绝壁上攀行,到达后仔细辨认壁画。

  “他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做成。”十余年前,任晓辉和冯其庸一起走过玄奘之路,他清楚记得冯老最后一次上帕米尔高原是2005年,那年10月还进入了罗布泊,而其当时身体不好,却全然不顾医生的劝阻。任晓辉还记得冯其庸说过,“当年玄奘不知道比我们困难多少倍”。进入罗布泊,每天只发四瓶水,冯其庸也一样。在那样的艰苦环境下,冯老依然每天给大家做介绍、记日记。

  提携后辈

  冯老走了,大家很感念他

  “冯先生走了,我非常感念他。”红学研究专家胡文彬说,他对年轻后学的栽培让自己永生难忘。

  从1975年开始,胡文彬就与冯其庸在一起工作。在这之前,他就经常到冯其庸家里讨论红学。胡文彬说,他并不是冯其庸的学生,当初在《新华文摘》工作,但当他表达了自己想调入红楼梦研究所的愿望时,得到了时任红楼梦研究所所长冯其庸的大力支持。令胡文彬难忘的是,他的调动手续不仅办得神速,而且一到新单位就被任命为副所长,工资也由99元变成了144元。

  胡文彬说,让他感动的事情太多。1987年全国第一次评职称,胡文彬在研究所内部征求意见,大家都一致认为,他填个副研究员更稳妥。谁知申请表拿到冯其庸面前的时候,他说,你怎么填副研究员,应当填研究员。结果当年48岁的胡文彬成为第一批拥有正高职称的人。“我和他没有任何金钱上的来往,更没有其他方面的利益关系,他就是爱才,惜才。”

  张庆善还特别提到,听闻冯老去世的消息,作家二月河给自己打来电话,“他说冯老是第一个说他是作家的人,冯老是他的恩人。”原来,二月河痴迷红学,多年前曾参加一次红学会议,并在会上发表论文,但冯其庸觉得他写得更像是历史小说,遂建议他改写历史小说,而此后二月河果真写出了《雍正皇帝》。

  即便在住院期间,冯其庸也依然不忘对后辈的点拨。任晓辉说,前年冯老住院期间,手不离书,《诗律词典》《黄庭坚诗集》《苏轼诗集》一直在看,“他跟我说,你要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对你研究有好处。”

http://www.kaiwind.com/culture/hot/201701/23/t20170123_4791163.shtml

红学家冯其庸 93岁安详离世

2017-01-23 14:15:15 来源: 北京晚报(北京) 举报


T +-

(原标题:红学家冯其庸93岁安详离世)

难得的老一辈红学家合影。左起蓝翎、李希凡、冯其庸、周汝昌、俞平伯、吴世昌、吴恩裕。目前在世的只剩下李老了。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红学家冯其庸昨天中午12时在北京潞河医院安详离世。享年93岁。冯老的去世让周围的朋友感到意外和伤心,因为距老人腊月廿九的生日还有四天。

冯其庸,1924年生,江苏无锡县前洲镇人。家境贫寒,靠着努力和勤奋,从著名的无锡国专毕业。1954年,入职中国人民大学。生前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红学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联理事、《红楼梦学刊》主编等职,以研究《红楼梦》闻名于世,因主持校订《红楼梦》而成一代红学大家。他领衔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已成为权威版本,影响了几代读者。另外,还著有《曹雪芹家世新考》、《论庚辰本》、《梦边集》、《漱石集》、《秋风集》等专著二十余种,并主编《红楼梦》新校注本、《红楼梦大词典》、《中华艺术百科大辞典》等书。

与此同时,冯其庸创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提出大国学新概念,更十赴新疆,三上帕米尔高原,又穿越米兰、罗布泊、楼兰、龙城、白龙堆、三陇沙入玉门关,查实了玄奘自于阗回归长安的最后路段。他在治学方面重视文献记载,重视地面遗迹的调查,重视地下发掘的新资料,三者互相印证,才作定论,这一颇有心得的学术路径在其口述自传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冯其庸还在研究中国文化史,古代文学史、戏曲史、艺术史等方面做出了成就,研究了中国大西部的历史文化艺术,著有考证丝绸之路和支架取经之路的大型摄影图册《瀚海劫尘》,获得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冯其庸还擅于书法和绘画,书法宗二王,画宗青藤白石。所作书画为国内外所推重,被誉为真正的文人画。

追忆

概括他的成就是个难题

冯其庸不少好友都年事已高,90岁高龄的李希凡在得知后悲痛不已,著名的《红楼梦大辞典》就是两位合作编著而成,情谊深厚不言而喻。

81岁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吕启祥也与冯老交往多年,自1982年版《红楼梦》初版就是冯其庸、林冠夫、吕启祥三位负责,1994年出修订再版,再次请到三位,冯其庸是总负责人,林、吕二位分别做校、注的具体工作。在先生去世后七个小时,吕启祥终于提笔写下这副挽联红学无涯,玄奘作灯,魂归大荒青埂下;黄沙万里,冰峰凭眺,一笑扬鞭夕照中。下联嵌入了冯其庸先生的诗句。

吕启祥在昨日下午听闻冯老去世的消息,用八个字概括他的人生风雨长途,笔底乾坤今天中午,先生已远行。吕启祥认为,放在时空的坐标上,冯其庸先生以将近一个世纪的生命长途,以行走天地间遍历名山大川涉险求真的坚实脚印,造就了一个文化学术的传奇。以三十三卷逾千万字的著述和量多质优的书法绘画及摄影作品,收乾坤于笔底,气象万千。吕启祥认为:冯其庸是学问家、艺术家、旅行家,却又不止于此,三者往往是叠合的、交叉的,分割开来就失去了冯其庸。难怪人们觉得概括冯其庸的成就是个难题,哪个称号对他都不尽合适、容纳不下。

我今天听到这个消息极为悲伤,他最近一直身体不好,但没想到走的这么突然,他马上就要过生日了,这真是令人伤心的事情。现任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的张庆善是冯其庸学生,两人相识近四十年,他是我的老师,我是他的兵,这都多少年了。昨日,张庆善心情沉重地告诉记者,1979年,冯先生将他调到红楼梦研究所,从那时起他追随冯老,在不断地提携和培养后,冯其庸让张庆善接替自己担任了中国红楼梦学会的会长。他对我来说既是老师,又是长辈,这不仅仅是学术上的,他的做人和做事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张庆善说,他心中的冯老一直是个非常心胸开阔的人,很有胸怀和眼界。

张庆善认为,冯老在红学方面的贡献大致有三,其一是他本身的学术成就,如对曹雪芹祖籍、家世的研究,对《红楼梦》版本的研究等,新时期红学具有一些奠基性的学术成果,都是在冯其庸先生的领导下完成的。其次他对中国红学的创建功不可没,他创立了红楼梦学会和学刊,让当代有了一个研究红学的机构和刊物,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此外,冯老从1979年起就组织和推动《红楼梦》走向国际,多年来致力于在国际社会推广《红楼梦》,让这部名著走向了世界。

快访

先生的口述自传1月刚出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副编审、负责红楼梦相关事务的编辑胡文骏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也表示十分诧异,上个月还向冯老借了印章盖在冯其庸先生新出版的《石头记脂本研究》上,集齐了俞平伯、周汝昌等五位红学大师的印章。最近听冯老家人说他身体不太舒服,住院了,没有想到这么突然。位于北京京郊张家湾的瓜饭楼是冯其庸先生的寓所,也是出版社编辑们频繁前往的地方。

胡文骏告诉记者,与一般学者更显著不同的,是冯其庸书画创作的成就。他的书法为业界和收藏界推崇,他的画被誉为真正的文人画。与此相应,他的印章也经常随着书画作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此次所借的这枚名章,材料珍贵,雕刻精心,正是冯其庸经常使用的款式,在《石头记脂本研究》的扉页上,朱红的印章配合冯先生题签的书名和白描的菊花图案,恰好构成了一幅国画小品。

提起冯其庸就不能不提起1982年版《红楼梦》校注本。1982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红楼梦》。这个校注本始于1975年,由吴世昌、吴恩裕、吴组缃、周汝昌、启功等老红学家担任校注工作的顾问,全书的校注工作则由冯其庸总负责。从那之后,这个版本的《红楼梦》就广受学界与读者认可,并成为通行的《红楼梦》版本。新校注本《红楼梦》于1994年和2007年进行了两次全面修订。根据最新数字统计,这个校注本的《红楼梦》已累计发行近500万套,是当下相当严谨、普及的版本。

胡文骏告诉记者,“82年版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在程乙本后首次把庚辰本全面普及。冯先生一直很推崇庚辰本,这是一个早期的抄本,有八十回,是比较完整的,冯老是版本研究方面的专家,通过比对,他认为庚辰本是最好的版本。胡文骏说,后四十本再用程本配补上,当时冯老聚集了当时最顶级的红学家,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校注本,一直是《红楼梦》发行量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版本。这个版本也为广大读者做了红楼梦的普及工作,虽是《红楼梦》的普及本,其中也有很高的学术含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文本。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宋强透露,冯其庸先生的散文集《人生散叶》正在编辑过程中,很快就要出版,惋惜先生未能等到样书。冯其庸先生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是由商务印书馆20171月出版的《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这本自传是冯其庸先生口述,由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录音后转换成文,经传主五次修改、最终定稿,并附加大量彩色、黑白图片,简明而生动地叙述了著名文史学家冯其庸先生九十多年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和他所开辟的学术道路。

书的编辑透露,还记得先生收到刚刚出版的书时激动不已的神情117,人民日报刊登了这本书的书评,写作者是陪冯老几次上昆仑的学者孟宪实,据说家人还将书评特意拿给冯老看。孟宪实在纪念冯其庸先生的文章中说道,2012年,青岛出版社出版了冯其庸先生的33卷本《瓜饭楼丛稿》,其中三个部分分别是《冯其庸文集》十六卷、《冯其庸辑校集》七卷和《冯其庸评批集》十卷。如今,《瓜饭楼外集》十五卷已经提交商务印书馆,不久将会面世。瓜饭楼主冯其庸先生虽然离去,我们仍可期待他用毕生心血所作的成果。  

本报记者 陈梦溪 J226  

(原标题:红学家冯其庸 93岁安详离世)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http://news.163.com/17/0123/14/CBFJQ7N300014AED.html

照片10张,取自报刊。

1


2


3


4


5


6


7


8


9


10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029483.html

上一篇:和冯其庸先生最后一次合影(2016年11月17日)
下一篇:留影在冯其庸先生家(2006年12月19日)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16: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