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开的老文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oSoliton contact me: scwen@hnu.edu.cn

博文

你的成就可否被总结成一句话? 精选

已有 20448 次阅读 2021-10-7 09:55 |个人分类:谈点正事|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诺贝尔奖(简称“诺奖”)开奖季,我等吃瓜群众除了预测谁谁谁可能得诺奖,解读谁谁谁为什么得诺奖,如果还稍有梦想,兴许难免反思:我们自己如何才能得诺奖?

带着这个问题去请教诺奖得主,定可得到真传?如果你有这种想法,那你就太天真了。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Robert Laughlin说:如果我知道是什么使一个人得诺奖,我不会告诉你,而是再去拿一个。(If I knew what leads one to the Nobel Prize, I wouldn’t tell you, but go get another one.)

如何才能得诺奖就像如何才能得道成仙,只能看各人自己的感悟和造化了。

围观今年的诺奖,先看新科诺奖得主们的获奖理由:

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David Julius和Ardem Patapoutian“发现温度和触觉的受体”;

物理学奖得主Syukuro Manabe和Klaus Hasselmann“对地球气候的物理建模、量化可变性和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Giorgio Parisi“发现了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中无序和涨落之间的相互影响”;

化学奖得主Benjamin List 和David W.C. MacMillan “开发了不对称有机催化”。

我们再一次看到,每一个诺奖得主的获奖理由,跟以往任何一个诺奖得主的一样,只有一句话,甚至只有区区几个字。

如果把视野再扩大一些,历史上所有重要科学家,特别是那些进入教科书的科学家,他们的科学贡献无一例外也只有一句话——如果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等)有多个贡献,虽然他们的全部贡献无法用一句话总结,但他们的每个贡献依然只有一句话。

由此我们可得到启示:诺奖钟情简单,因此想得诺奖或做出诺奖级成果,不必想得太多,更不必想得太复杂(尽管今年的物理学奖开了先河,奖给了复杂系统研究),一生或整个科研生涯只为一句话,是上上策。

“一句话”现象其实很普遍,并不局限于科学领域。趋势专家平克(Daniel H. Pink)的著作《驱动力》“总结了近50年来有关积极性的几乎所有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书中引用了新闻记者、美国国会女议员卢斯(Clare Booth Luce)告诉肯尼迪总统的一句话:“一个伟大的人,就是一句话。”意味着如果我们用一句话就能总结出一个人的成就,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伟大的人。

平克认为,“一句话”理念对任何人都适用。因此,不管你是一个国家的总统,还是一个园艺俱乐部的主席,要让自己的人生朝着更伟大的目标进发,就从这个大问题开始:“你的那句话是什么?”

你的那句话也许是“抚养了4个小孩快乐健康的长大”,也许是“发明了一个装置,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等等。

确定了自己的那句话,平克进一步建议你再问一个小问题:“今天的我比昨天更优秀吗?”这其实是把大目标化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并确保自己时刻明白工作的每个方面和那句话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这样,日积月累,久久为功,你的那句话终将成为你的“标签”。

回到诺奖话题。为做出诺奖级成果甚至幸运的话再得个诺奖,我等吃瓜群众当下可以做两件事。

一是反思一下自己的已有成就(如果有的话)可否被总结成一句话。如果我们的工作很多,就像很多博士学位论文一样有3-5个甚至更多个所谓创新点,连“形散神不散”都不到,那么看看有没有哪项工作能被总结成一句话。这句话必须有排他性,也就是非你莫属,就像只要提到“相对论”,除了爱因斯坦,谁都不敢认领。

如果我们的工作(无论是所有工作还是单项工作)像各种人才计划或各级科技奖励的许多申报书那样,必须用几页纸甚至厚厚的一本才能说清楚,才能有辨识度和标签性,那么就要彻底放弃已有工作得诺奖的梦想,趁早转向第二件事情:尽快明确“你的那句话是什么?”“而今迈步从头越”。

毫无疑问,通向“你的那句话”之路,就如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之路,必然困难重重唐僧也有一个“一句话”策略,特别值得借鉴。

取经团队之所以最终取回真经,因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在老文看来,就在唐僧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面对谁(从妖怪到国王),都念念不忘一句话:贫僧是东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经者

仔细琢磨,这么短短一句话解决了取经团队的根本性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去干什么?

其实,只要念念不忘这句话并一路向西,不一定是唐僧,换成任何人,都可以带领团队如乌巢禅师所说,路途虽远,终须有到之日。




2021年诺贝尔奖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2323-1307035.html

上一篇:【科学看西游】“一无所知”何以胜过“无所不知”
下一篇:通识教育可到课堂外建“开发区”
收藏 IP: 58.20.30.*| 热度|

63 郑波尽 张学文 肖隆文 武夷山 胡泽春 王从彦 张江敏 焦飞 文克玲 储成才 郭战胜 徐耀 钟茂初 周忠浩 王凌峰 王德华 吴斌 黄永义 杨顺华 晏成和 王安良 卜令泽 刘立 曾跃勤 周浙昆 黎永丽 李陶 陈峰 杨正瓴 王涛 王启云 武爱 苏红 苏德辰 曾杰 李久煊 梁洪泽 范振英 张红光 章培昆 彭友松 汤茂林 刘浔江 谌群芳 黄洪林 张俊鹏 崔树勋 孙志鸿 姚远程 路鑫民 王磊 张鹰 姚远 杨正德 蔡志全 徐长庆 彭振华 唐凌峰 陈蕴真 关勇军 付小军 郑开启 王成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