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学军
导师与研究生应该是战友加兄弟 精选
2010-11-16 08:23
阅读:7497
标签:研究生

最近几天曾庆平老师反复写的一个话题是“理想的研究生与导师关系,在今天文章中他的总结最能体现这个思想:在读研期间,学生甘愿当导师的苦力,导师就应该从多方面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学生,其中在生活上给予补贴就是导师对学生最大的照顾!好一幅美好的尊师重教的和谐景象。

作为导师,虽然我能理解曾庆平老师的观点,但感觉有些话需要说说。

我们的研究生很像学徒工学生尽管不做大量体力活,多是做智力活,但在当前这个时代,知识分子早就已经属于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如果从马克思经典的剩余价值论角度,现在的白领是受资本家剥削最严重的对象。因为他们创造的使用价值更多,他们的剩余劳动时间价值更高。从这个角度考虑,导师就非常类似资本家的角色,博士后类似雇佣工,研究生则类似于学徒工。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导师好像是资本家和公司老板,他们使用课题经费培养学生,使用研究生的一个最大开支就是工资,因为招收研究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能让研究生在学期间能独立养活自己,这就如资本家在赚取剩余价值的同时保证研究生劳动力再生产。而我们的部分导师,有的手上有经费没有时间和精力,也有的没有经费也希望能招收研究生,各类恶劣情况不一。在许多导师眼里,研究生就是学徒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才有了曾庆平老师的一些美好愿望,导师们希望学生能讨好导师,作为回报,导师可以给研究生做课题的机会和科研指导。言外之意就是,小伙子,好好干,多吃亏,能学活。

我们的导师很像包工头。如果说美国的导师是资本家,是依靠资本赚取高额利润的高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国的导师非常类似包工头,靠一些不是原始创新的观点思路去到国家和各级机构申请到经费,经费少的可以单干,或搞家庭作坊,经费多的可以多招收学徒工,或者雇佣工。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只能采用劳动密集型生产组织方式。产品(论文等)档次不高,卖相差。但因为国际上大资本家都去做第三甚至第四产业了,人家市场需求(杂志好多)很大,因此需要进口(发表)一些低档生活资料(所谓SCI论文)就显得很正常了。表面上是贸易顺差,造成有一些这样的声音:“中国人来搞科研了,大家一定要小心!”我们自己就躲在家里年年计算GDP(数SCI论文),结果竟然发现我们已经是仅次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SCI论文数量)经济体。如果说我们国家现在在经济上比较低调,强调人均GDP和绿色GDP,强调可持续发展。在科研方面,我们在思想和水平上仍落后西方的程度更多,好像是处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经济,虽然是热闹异常,但差距非常大,好在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多么希望中国的科学研究也能象中国经济建设那样在国际上有地位。

导师和研究生的理想关系是平等我最后想表达的一个意思是,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不要用父子、师徒这样的不平等关系,应该用兄弟、战友这样的平等关系来比喻。从平等的角度看,导师找学生就不是找苦力,学生参加科研项目也不是卖苦力,大家是合作共赢,能者多劳。学生如果试验技术好,就辛苦多做一些试验,多帮其他学生解决一些技术困难。如果学生英文非常好,就多写论文,多帮别人修改论文。如果学生是多面手,那么你什么都干的好,导师就想办法找一些帮手,减少总的工作量,以尽早让学生品尝做老板的滋味。我指导过的学生也不少了,我更多是用兄弟的关系看待。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孙学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174-38417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9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