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要突破性科学研究?多吸纳新手
研究显示,新手研究者占比高的研究团队所发表的论文,具有更强的突破性与创新性。
两位女性科学家在实验室协作,共同查看数字平板上的数据。
未发表过论文的研究者在合作中占比更高时,团队更易产出包含开创性观点的论文。
哪些特质能推动科学发现?经验常被视为关键因素——科学上的成功往往源于多年的知识积累与合作。这一点在多数诺贝尔奖得主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他们的平均年龄达58岁。
然而,9月12日发布于预印本服务器arXiv的一项研究[1]发现,新手研究者(即此前无任何发表记录的作者)占比高的研究团队,往往更具突破性与创新性。
该研究的作者指出,主动将新手纳入研究团队,能减少受既有知识“束缚”的合作者数量,进而提升研究成果的突破性与创新性。“新手科学家对主流假设的‘忠诚度’更低,他们拥有更自由的学术探索空间,”该研究的合著者、坦帕市南佛罗里达大学计算社会科学家拉伊扬·阿卜杜勒·巴滕(Raiyan Abdul Baten)表示。
新手的独特魅力
研究者最初是在一项“人工智能能否预测某篇论文在其所属科学领域的创新性与突破性”的研究[2]中,首次注意到这一规律。在这项新研究中,团队分析了来自“科学学”研究数据湖SciSciNet - v2的2800多万篇论文。这些论文涵盖146个学科领域,发表时间跨度为1971年至2021年。
论文的“突破性评分”通过对比其被引次数与所引用文献的被引次数得出。例如,若一篇论文的被引次数超过其引用的文献,且能推翻已有的理论并提出替代性假设,那么这篇论文就属于具有突破性的成果。
在分析过程中,巴滕及其同事发现论文的突破性与新手作者数量存在关联,这促使他们按作者的“学术生涯年限”(定义为从首次发表论文至今的年数)对数据进行划分。其中,新手作者指的是此前从未发表过论文的研究者。
他们意外发现:新手作者占比更高的论文,其突破性往往超过早期职业生涯研究者或资深研究者占比更高的论文。当团队成员全为新手时,论文的突破性评分最高;而当新手与“有产出突破性成果记录”的合作者搭档时,论文的突破性评分也处于较高水平。此外,新手作者占比最高的那些论文,其突破性与被引次数始终呈现正相关关系。
“团队中新手的比例越高,研究的突破性与创新性就越强,”巴滕表示,“无论团队规模大小、所处年代或学科领域如何,我们的研究结果都具有可靠性。”他补充道。
多样性推动科学进步
为何新手占比更高的合作团队更具突破性?研究者推测,原因在于这些新手科学家能提供全新视角——与经验更丰富的同事相比,他们对过往理论和知识的“依附性”更弱。“有时,要摆脱主流假设的束缚、接纳全新的观点并非易事,”巴滕说。他指出,这种“低依附性”能让新手科学家更易接受新想法,也更愿意冒险尝试新的实验方法。
分析还显示,新手研究者引用的“非常规论文”更多,这意味着与经验丰富的科学家相比,他们更倾向于关注那些被引频次较低的研究成果。
“这当然符合一种普遍认知:新人往往会提出许多极具启发性的问题,因为他们没有‘人人都在遵循的研究框架’这一思想包袱。这种特质对科学研究而言很可能至关重要,”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免疫学家丹尼尔·戴维斯(Daniel Davis)表示。
“但另一方面,要把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转化为一套目标明确的实验方案,通过严谨的实验得出关于该想法的明确结论,依然需要借助经验的力量,”他补充道。
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的早期职业生涯神经科学家亨特·斯科恩(Hunter Schone)也认同“新手能为项目带来新视角”这一观点。今年8月,斯科恩发表了一篇论文[3],该论文通过挑战“截肢后大脑变化”的既有理论,为神经科学领域带来了突破性影响。不过,他认为论文的突破性并非源于自己的职业生涯阶段,而是来自由早期职业生涯与资深研究者共同组成的团队所付出的努力。但他也提到,若项目中资深作者过多,早期职业生涯研究者要实现研究的突破会变得更困难:“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你不得不做出很多妥协。”
研究作者们希望,他们的研究能鼓励资深研究者将更多新手纳入团队,从而产出更具突破性与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新手并非‘一张白纸’,也不是被动的贡献者。事实证明,新手占比高的团队与突破性、创新性成果之间,存在着有趣且具有系统性的关联,”巴滕说。
戴维斯则强调了从更广泛层面考虑“多样性”的重要性。“我认为,科学要取得成功,需要各类不同背景的人参与,”他表示,“人的多样性在各个层面都能推动科学进步。”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孙学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174-150412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