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最新研究揭示:少吃不瘦才是强者 精选

已有 1426 次阅读 2024-10-10 07:38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最新研究揭示热量限制延寿机制:少吃不瘦才是强者

少吃不瘦的寿命最长,表面上是证明减肥或代谢不是长寿的关键,而是其他因素。这种其他因素就是身体的对抗应激能力,或者说身体稳态鲁棒性,这是身体系统强度的表征。其实我们的许多健康手段,都是进行应激训练,例如运动是一种弱伤害刺激,寒冷是一种弱伤害刺激,甚至一些认为必然的有毒伤害,例如环境毒性因子,饮酒和电磁辐射都可能是一种弱伤害刺激。不过这不一定得到大家的认可。这一观点就是所谓低剂量兴奋效应。我们的正确态度就是选择出适合自己或适合个体的弱伤害刺激。变成训练自己身体稳态强度的理想手段。个人看法

减肥和代谢改善并不能解释严格饮食限制的长寿益处。

作者:Elie Dolgin

 

彩色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脂肪细胞,呈现出不同深浅的粉红色

(人工着色的)脂肪细胞。限制性饮食会导致脂肪减少并延长寿命,但这两者之间并不一定有直接联系。

减少卡路里摄入可以导致身体更瘦——以及更长的寿命,这一效果通常被归因于由于减少食物摄入而引起的体重减轻和代谢变化。现在,一项在实验室动物中进行的关于饮食限制的最大规模研究之一挑战了关于饮食限制如何提高寿命的传统智慧。

这项研究涉及近1000只小鼠,它们被喂食低卡饮食或定期禁食,发现这些方案确实导致了体重减轻和相关的代谢变化。但是其他因素——包括免疫健康、遗传学和韧性的生理指标——似乎更好地解释了减少卡路里与增加寿命之间的联系

“代谢变化很重要,”缅因州巴尔港杰克逊实验室的小鼠遗传学家Gary Churchill说,他是该研究的联合领导者。“但它们并不导致寿命延长。”

对于外部研究者来说,这些结果强调了身体对卡路里限制反应的复杂性和个体化特征。“这揭示了这种干预措施的复杂性,”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健康科学中心的生物老年学家James Nelson说。

这项研究今天由Churchill及其合著者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其中包括资助该研究的加州南旧金山Calico生命科学公司的科学家。

计算卡路里

科学家们早就知道,长期限制食物摄入的卡路里限制方案能延长实验室动物的寿命。一些研究显示,间歇性禁食,即短期内不进食,也能增加寿命。

为了更多地了解这些饮食的作用方式,研究人员监测了960只小鼠的健康和寿命,每只小鼠都是从反映人类遗传变异性的多样化种群中抽取的遗传独特的个体。一些小鼠被放置在限制卡路里的饮食中,另一组遵循间歇性禁食方案,还有一组可以自由进食。

通过40%的限制卡路里摄入获得了最长的寿命增长,但间歇性禁食和不那么严格的卡路里限制也增加了平均寿命。节食的小鼠还表现出有利的代谢变化,如体脂和血糖水平的降低。

然而,饮食限制对代谢和寿命的影响并不总是同步改变。令作者们惊讶的是,那些在限制卡路里饮食中减重最多的小鼠往往比那些减重相对较少的动物早逝

这表明,除了简单的代谢调节之外,还有其他过程驱动着身体对有限卡路里饮食的反应。对于延长寿命最重要的特质是与免疫健康和红细胞功能相关的特征。同样关键的是整体韧性,这被认为是编码在动物基因中的,以应对食物摄入量减少的压力。

这种干预是一种压力源”Churchill解释说。最坚韧的动物减重最少,保持免疫功能并活得更久。少吃不瘦才是强者

为了长寿而瘦身

这些发现可能会改变科学家们对人类饮食限制研究的看法。在针对健康、非肥胖个体的最低卡路里饮食的最全面临床试验之一中,研究人员发现该干预有助于调低代谢率——一种被认为预示着长期寿命益处的短期效应。

但是Churchill团队的小鼠数据表明,代谢测量可能反映了“健康期”——生命中无慢性疾病和残疾的时期——但需要其他指标来判断这种“抗衰老”策略是否真的能延长生命。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研究衰老的流行病学家Daniel Belsky警告不要过度从小鼠推断到人类。但他也承认,这项研究“增加了我们日益增长的理解,即健康期和寿命不是一回事”。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174-1454564.html

上一篇:《居里夫人的元素》2024
收藏 IP: 117.143.183.*| 热度|

1 崔锦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0 1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