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8月26日 国发〔2025〕11号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这一重要文件,其中特别强调“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其核心就是要积极构建“人、机( AI)与环境对齐的生态智能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重塑人类生产生活范式,促进生产力革命性跃迁和生产关系深层次变革
1、人机协同
单纯的AI科技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机器幻觉、机器欺骗、机器任性等,而人机协同则是一种紧密的、互补的工作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类和人工智能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医疗影像诊断领域,医生通过专业知识进行初步诊断,然后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大量影像数据进行分析,快速筛选出可能存在问题的图像。人工智能的高效率和精准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帮助医生节省时间,让其能够将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复杂、疑难病例的综合判断上。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又可以对人工智能的诊断结果进行校验和补充,弥补人工智能在某些复杂情况下的判断不足。人机协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同时利用人类的灵活性和创造力来解决复杂的、随时变化的问题,而人工智能则可以在重复的、规则性的工作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两者优势互补,能够创造出比单独依赖人类或者人工智能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2、跨界融合
再厉害的AI也需要与其使用的环境紧密结合,跨界融合就是指人工智能与其他行业、领域、技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与在线教育平台融合,根据学生的学习历史数据,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课程内容。在制造业,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融合,通过在生产设备上安装传感器收集数据,然后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数据分析,实现设备的故障预测和生产流程的优化。跨界融合可以打破行业壁垒,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为各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它能够将人工智能的能力渗透到各个领域,提升整个社会的智能化水平,促进不同行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和发展。
3、共创分享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共创分享主要是指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个人用户等,共同参与创新的过程,并共享创新的成果,如政府通过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人工智能相关的研发合作项目,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研发出新的智能硬件产品,然后将这些产品推向市场,同时也将相关的技术成果分享给其他有需求的企业和开发者。个人用户通过参与人工智能应用的测试和反馈,为产品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能够在新的应用中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共创分享能够聚集更多的资源和智慧,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的推广。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共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应用,让更多的主体受益。
从《意见》中不难看出,其核心就是要积极构建人、机( AI)与环境对齐的生态智能体系,这也意味着要将人工智能作为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使其与人类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这需要考虑人工智能对社会伦理、经济结构、就业形态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要让人工智能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如下:
人机混合智能的思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30 03: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