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中国科学院官网对陈新民先生的介绍如下:网址http://casad.cas.cn/ysxx2022/ygys/200906/t20090624_1810231.html,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家。安徽望江人。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5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中南工业大学教授。1945年曾在美国从事钢中氢含量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并考察美国工厂技术管理方面的情况。1952年赴长沙筹建中南矿冶学院,任第一任院长。长期致力于冶金过程物理化学,特别是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对我国冶金过程物理化学的学术发展做出了贡献。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2年12月23日逝世。

图1:陈新民
1945年,陈新民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题目为:CHROMIUM - OXYGEN - HYDROGEN EQUILIBRIUM IN MOLTEN IRON(熔融铁中铬-氧-氢的平衡关系),论文全文:陈新民博士论文.pdf。此文文摘收录在科睿唯安的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 Global (ProQuest全球博硕论文数据库)中,数据库中此文链接为:https://www.proquest.com/docview/301831269。麻省理工学院的机构知识库DSpace提供此全文,记录为:https://dspace.mit.edu/handle/1721.1/13062。此博士论文封面清晰写着,陈先生是科学博士(Doctor of Science),不是哲学博士。
陈新民是中南矿冶学院创院院长。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29日合并组建而成中南大学。其中中南工业大学原名中南矿冶学院。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广西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等六所院校的地质和矿冶系(科)组建而成中南矿冶学院,陈先生任院长。

图2:原中南矿冶学院
中南大学现有陈先生像,写有钱伟长先生对陈先生的评论:求学师表,治学典范;以及费孝通先生的评论:无私奉献,后人楷模。

图3:陈新民像(中南大学)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宁笔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8109-151049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