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名家博士论文107:我国雷达工程专业的主要创始人毕德显博士论文1944年加州理工学院》中,有孟昭英、毕德显和傅承义在加州理工大学的照片。孟昭英和毕德显有很多交集,是我国电子学教育的开创人之一,THU电子工程系(原无线电工程系)创系主任!
中国科学院官网对孟昭英先生的介绍如下:网址https://casad.cas.cn/ysxx2022/ygys/200906/t20090624_1809887.html,(1906.12.24-1995.2.25),电子学、物理学家。河北乐亭人。1928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36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学位。清华大学现代应用物理系教授。著有《阴极电子学》一书,以及Linear Plate Modulation of Triodes和Oxygen Microwave Absorption Spectrum等论文。还翻译过不少苏联教材。曾在美国取得一项精确测量波导中阻抗的专利。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图1:孟昭英
1936年,孟昭英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题目为:Investigations in the Field of Ultra-Short Electromagnetic Waves(超短电磁波领域的研究),论文全文:孟昭英博士论文.pdf。此文文摘收录在科睿唯安的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 Global (ProQuest全球博硕论文数据库)中,数据库中此文链接为:https://www.proquest.com/docview/301794363。加州理工学院图书馆的CaltechTHESIS(可以理解为加州理工学院机构知识库的硕博论文部分)提供此全文,记录为:https://thesis.library.caltech.edu/3695/,DOI: 10.7907/STMJ-R005。
孟昭英和毕德显先生有很多交集。两人同是燕京大学物理系本科、硕士和教工,孟先生是1924年入学燕京大学,1928年本科毕业,1931年硕士毕业,后任讲师,博士毕业回到燕京大学任副教授;毕先生是1930年插班入燕京大学,1932年本科毕业,1934年硕士毕业,后任教员。有可能,毕德显上过孟昭英的课。1939年,毕德显到昆明工作,据说是先到西南联合大学任教的孟昭英介绍的。毕先生去Caltech,不确定是否受孟先生影响;但毕读博时又恰逢孟先生在米国。毕先生博士论文中的非常简短的致谢,还有:“thank …… Dr. C. Y. Meng for valuable discussions. ”,C. Y. Meng应该就是孟昭英先生。
孟昭英是THU电子工程系(原无线电工程系)创系主任。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清华大学物理系撤销,据说留下的唯一的名教授是孟昭英先生,清华大学电机系电讯组与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电讯组合并建立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孟昭英任创系系主任(1952-1958年)。有资料显示,孟先生对当时的大调整不认同,他觉得“理工”不宜分开。历史上,THU的“理”一度很强的,这次调整后就几乎不存在了,多去了PKU。
孟先生的介绍中,有这个:曾经创造了最小真空管和产生最短微波波长的世界纪录。据说1936年《科學的中國》(当年的科普杂志)上刊登有《我國人在美發明之最小真空管》,说的就是孟先生这事。我找到另一篇短文,应该是燕京大学自然科学学院的通讯类杂志,其1936年9月第九期(右侧中间),也有这个报道。
图2:燕京大学自然科学学院通讯报道孟昭英发明最小真空管
孟先生曾任《科技导报》主编多年。《科技导报》有点特别,起初是在米国的华裔科学家创办的,后交给CAST打理。
图3:《科技导报》创刊号封面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宁笔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8109-150396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