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官网对李连捷(当然,不是李连杰)先生的介绍如下:网址https://casad.cas.cn/ysxx2022/ygys/200906/t20090624_1809994.html,(1908.6.17-1992.1.11),土壤地理学家。河北玉田人。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理学院地理系。1940年获中华文化基金奖,被派往美国考查水土保持工作继而留美学习,先后获田纳西大学硕士学位和伊利诺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我国土壤学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土壤分类学、土壤地理学、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方面,科研、教学成绩卓著,在土壤微形态、农业遥感方面有开拓性建树。首次提出土壤分类的自型土纲、水型土纲和复成土纲。半个多世纪,一直从事野外考察工作,对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划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的治理等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性资料和建设性意见。
图1:李连捷
1943年,李连捷获得伊利诺伊大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题目为:Rate of Soil Development as Indicated by Profile Studies of Indian Mounds(印第安土丘剖面研究表明的土壤发育速度),论文全文:李连捷博士论文.pdf。此文收录在科睿唯安的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 Global (ProQuest全球博硕论文数据库)中,数据库中此文链接为:https://www.proquest.com/docview/2912954039。
图2:李连捷雕像(中国农业大学)
本科毕业后,李先生曾在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同期的同事中,有侯学煜和熊毅。下图据说是李连捷(左)、侯学煜(中)和熊毅(右)1939年在贵州考察。三人后来均出国留学,从博士毕业时间看,李先生最早,1943年;侯先生次之,1949年;熊先生最晚,1951年。三人后来均当上了院士,李先生是1955年,侯先生和熊先生是1980年。熟悉三位先生,或者熟悉贵州山山水水的朋友,能否找到这个地方?福地呀!去照张相去?在《名家博士论文72:我国植物生态学创始人之一侯学煜博士论文1949年宾夕法尼亚大学》中,有对侯学煜先生的介绍。熊先生1951年获得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Chemical Weathering in Relation to Mineral Content of Soils(化学风化与土壤矿物质含量的关系),此文文摘收录在科睿唯安的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 Global (ProQuest全球博硕论文数据库)中,数据库中此文链接为:https://www.proquest.com/docview/302059648。
图3:李连捷(左)、侯学煜(中)和熊毅(右)1939年在贵州考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4 0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