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笔
名家博士论文76:我国大陆伸展构造研究奠基人马杏垣博士论文1948年爱丁堡大学 精选
2025-2-3 07:20
阅读:4966

中国科学院官网对马杏垣先生的介绍如下网址https://casad.cas.cn/ysxx2022/ygys/200906/t20090624_1809905.html,地质学家。1919525日生于吉林长春。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1122日逝世。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兼地质研究所所长。研究中国大地构造基本问题,中国前寒武纪构造演化,提出构造解析方法和解析构造学,研究岩石圈动力学和全球地学断面的编制。代表作有《五台山区地质构造基本特征》、《地质构造形迹图册》、《嵩山构造变形—重力构造、构造解析》、《中国前寒武纪构造格架及研究方法》、《中国及邻近海域岩石圈动力学图及说明书》、《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和《江苏响水至内蒙古满都拉地学断面及说明书》等。 获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次、国家图书奖一等奖。

1948年,马先生获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的题目为:The origin of the rocks of Ach'uaine and Appinite types in the Rogart area, Sutherland (a petr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study of granitisation phenomena in the Rogart District, Sutherland)(苏格兰罗加特地区阿丘亚因和阿皮尼特型岩石的起源:苏格兰罗加特地区花岗岩化现象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论文全文:马杏垣博士论文.Pdf此文文摘收录在科睿唯安的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 Global (ProQuest全球博硕论文数据库)中,数据库中此文链接为:https://www.proquest.com/docview/301276578爱丁堡大学的ERA(Edinburgh Research Archive,可以理解为爱丁堡大学的机构知识库)提供此全文,记录为:https://era.ed.ac.uk/handle/1842/15242。此博士论文的作者信息原文为:Hsing-Yuan Ma,相关记录改为Ma Xingyuan了,应该与马先生的一名优秀学生对爱丁堡大学的访问有关。

Picture1.jpg

11948年马杏垣()在爱丁堡大学

《地球科学》杂志于2019年第5期推出纪念马杏垣院士诞辰100周年专辑,专辑中有篇文章,《纪念马杏垣先生》,情真意切。马先生桃李满天下,有很多优秀学生,有培养了“十大院士”一说。

Picture2.png

2:《地球科学》2019年第5期纪念马杏垣院士诞辰100周年专辑

有马先生“十上嵩山”一说。搞地质的很辛苦,必须出野外。下图中有马先生的题词:嵩山是我师,我是嵩山友!群山是我师,我是群山友。多么豪迈!

 Picture3.jpg

31978年马杏垣在河南嵩山野外考察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宁笔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8109-147140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