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转载]肠道菌群专场(2021.12.10)

已有 789 次阅读 2022-8-31 01:1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肠道菌群专场

2021-12-10



       2021年6月6日下午14:00,北京神经科学学会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办的“神经科学科普公益大讲堂——肠道菌群专场讲座”以线上直播形式如约举行。


http://www.bjsn.org.cn/index.php/Article/articleInfo/article_id/366.html 


       此次讲座邀请了北京大学工学院朱怀球教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金锋教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赫荣乔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成岗教授分享肠道菌群相关知识,哔哩哔哩与科协频道两个平台实时在线约3.4万人,累计在线68.8万人次,获点赞量33万余,广大观众们积极有序参与互动。


       本次讲座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朱怀球教授介绍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可通过脑—肠轴调节大脑、神经的发育和功能、神经系统的内分泌和免疫机制等。朱教授团队基于临床诊疗对急性脑卒中、抑郁症、自闭症等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落进行组学分析,发现脑—肠轴在人体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宏基因组大数据分析,认识到就致病菌群而言,其在功能水平上(而不是在物种分类上),需要遵循符合科学原理的“标准操作”,尤其发现“幸福”状态的肠道微生物群落都是“和谐”使然,而“不幸”的状态则是“对抗”的增加,为观众带来了关于肠道微生物群落的新认识。


       接着,金锋教授为观众讲解了微生物群体对人类心理状态和行为的影响与控制,突破了以往认识的个体基因控制,而防腐剂、着色剂、香味剂以及碳酸性饮料则是人体共生微生物的杀手和破坏微生物平衡状态的重要因素。人体共生微生物的减少可导致睡眠障碍、记忆力学习力减退、焦虑乃至狂躁。从儿童的自闭症、多动症,到青少年的双相障碍、品行障碍,甚至包括成年的抑郁症和焦虑症,以及老年人的认知障碍和帕金森综合征等,均无不与肠道微生物紊乱失调密切相关。金教授指出,采用能够提升有益共生菌的饮食方式、广泛接触大自然、减少抗生素和药物使用,有利于改善人类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行为的异常。


       之后,赫荣乔教授通过讲解脑的结构以及功能,引出麦克林“脑三位一体”学说,让观众了解人脑的三个分层,即原始皮层、古皮层、新皮层及其各自功能。赫教授讨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与含义,包括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前意识、意识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探讨脑弥散性调节系统投射系统的同时,阐释了相关脑区的功能和神经递质的作用,而麦克林“脑三位一体”和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包括其美学理论,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这些内容为深入理解从动物脑到人脑的发育过程提供了重要科普知识,也为将肠道这个“第二大脑”与人脑之间的功能对接提供了科学铺垫。


       最后,张成岗教授讲解了基于学术界的大量研究,目前已经到了需要将“人”从“人与微生物的共生体”这个角度进行理解的时候了,从而能够理解为什么近年来肠道菌群持续成为医学领域研究热点的原因。肠道作为人体的“第二大脑”,其中的共生微生物尤其是肠道菌群以“互利互惠、共生共赢”的方式为人体发挥着协助消化食物、促进营养吸收、提供免疫屏障、保护人体健康等重要作用。张教授从“存在即合理”的角度进行思考,通过大量研究发现“饥饿源于菌群”,对于理解“肠道菌群在人体共生”自然现象的合理性提供了科学解释,并从生命起源与进化的角度出发,围绕自然界“先造菌、后造人”的进化脉络进行分析,指出自然界在“从0到1”形成人的过程中,逐步从微生物、藻类、植物、动物进化到人,从而表现出人体共生微生物作为人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不可忽视的“另一半”,始终在“无微不至”地关心着人体大健康的自然逻辑。


       总而言之,正常的人体共生微生物是确保人们身心健康的关键,而不同类型的慢病患者则有各种各样的肠道菌群失调紊乱。维持正常的肠道菌群,需要我们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食用油炸食品、精制食品以及含有防腐剂的食品,适当运动,做到管住嘴,迈开腿,让良好的肠道菌群微生态通过“肠—脑轴”维持身心的健康状态,减少慢病风险。





讲座回放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692-1353338.html

上一篇:[转载]【哲学秘籍】什么是目的论?
下一篇:肠道菌群揭开了哪些神秘面纱(2021.8.4)
收藏 IP: 114.249.5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