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使用“波粒二象性”看待人体和菌群——基于菌心学的人菌平衡之理

已有 1812 次阅读 2016-12-3 21:1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使用“波粒二象性”看待人体和菌群——基于菌心学的人菌平衡之理解


张成岗♥菌心说♡柔性辟谷,2016.12.3


经过四年多时间、上千个日夜的努力,我们总算明白了人体的部分设计原理,即是以人体(肉体)为依托、肠道菌群为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以及大脑为意识和精神的物质基础的“身心灵”三位一体的“二元化、异构体”架构体系,其中肠道菌群(细胞)是典型的原核生物体系、人体(细胞)是典型的真核生物体系,两者的共同之处都是在通过获取能量(能源物质)来“克隆”即复制自己,区别在于菌群赋予人体饥饿感和心理与初级欲望活动,决定了人的情商,而人脑则负责学习记忆、思想精神意识等内容,决定了人的智商。一个完美的人体是完美智商与完美情商的统一体。

从人体和菌群这两个异构系统的可分割性角度来说,不妨可以采用“波粒二象性”的观点看过来,即人体类似于一个“大粒子”,而菌群则相当于有很多细菌粒子构成的“小粒子”,但是累积起来看的话,则具有“菌群波动性”的特点。人体虽然也是由好多个细胞组成的,但是却通过十大系统构成了一个整体,所以说人体是一个“大粒子”,也是有道理的,而肠道菌群这些“小粒子”则是盘旋、围绕在人体这个“大粒子”周围,形成典型的“波动性”特点。这种结构特征,和宏观的太阳系很像,同时也和微观的原子结构很像。大量菌群类似于电子围着原子核而旋转,同时也类似于行星围着太阳转,即人体构成了一个平台,烘托着菌群的存在。

然而,正如太阳系的旋转模式往往是椭圆形一样,存在两个焦点,人体的架构也非常类似,也存在两个焦点,一个是以人脑为中心的焦点即意识焦点或称精神焦点,另一个则是以菌群为中心的焦点即欲望焦点或称情感焦点,从而形成一种“双悬日月照乾坤”的人体架构,即菌心向人体传递欲望的动机,具体表现在吃饭上,而人脑则控制菌心的欲望,让人产生高级的精神诉求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吃饭上。

最近几年时间,我经常思考这个关于人的结构的新模型,使用“波粒二象性”的方式看人体,看起来非常有意思,进一步分析完善之后,有可能形成对于“社会生物学”的新理解,并有可能从生物学角度来促进我们的社会向“真善美”的角度持续发展过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692-1018498.html

上一篇:何时发起向慢病的“致命一击”呢?——争取在2020年之前
下一篇:“菌心说”与“动机论”——应该正在逐渐接近或逼近事情的本原
收藏 IP: 123.114.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2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