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在柔肠(人肉)之上施肥种庄稼——“菌心说”学说看人体,你和我

已有 1460 次阅读 2016-9-2 22:5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在柔肠(人肉)之上施肥种庄稼——“菌心说”学说看人体,你和我都是农夫、是在自己的身体上种(菌群)庄稼的人


张成岗(菌心说·柔性辟谷,CZ @ 2016.09.02 23:16:19)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同时也是播种的季节,随着年复一年的循环,人们从土地中收获了希望,然后又播下了来年希望的种子,通过一年年的春华秋实,维系着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运行。

走在初秋北京的街头,整理着我的思绪,思念着家乡的土地、小麦,无意之中又把我们目前的科学研究和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紧密地结合了起来,一时间忽然感悟到: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在自己的柔肠之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施肥种庄稼呢?甚至于说,我们每一个人,无论贫富贵贱,无论高矮胖瘦,无论善男信女,从生物学角度、尤其是从“菌心说”学说的角度来看,其实本质上也都是“农夫”而已,对,是微生物菌群利用人体的肉体进行“耕种”的“农夫”而已。

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是高度相似的,我们每个人生活在地球表面,就和我们每个人体内胃肠道的微生物菌群生活在我们的胃肠道(黏膜)之中,几乎是一样一样的。生活在地球表面、土地之上的我们,需要吃喝拉撒睡,需要不断地向地球索取、从地球表面获取能源、氧气、阳光、矿产等资源、并把生活垃圾等排泄给地球表面;相应地,生活在我们体内胃肠道黏膜表面的微生物菌群,也在类似地向我们的人体胃肠道(黏膜)反复、不断地传递着这种摄入和排泄的代谢需求,需要着我们通过摄入食物来供奉和供养着这些小不点点的微生物菌群,而这些菌群的第一反应和第一指令是需要活存下来,所以,我们人类需要满足菌群的第一个愿望就是必须解决“菌群的吃饭”问题,因此,我们人体的每天一日三餐的吃饭的动作和行为,在生物学的本质角度看起来,就是不断地通过人体的摄食去“喂养”我们肚子里边的菌群“小虫虫”,这一点就是我们实验室关于“饥饿源于菌群”的国际重大发现,因为这个研究首次揭示了“人体吃饭是假象、肠道菌群繁殖的客观需求通过消化胃肠道黏膜向人体传递需要摄食的饥饿感,从而迫使人体吃饭”这个前所未有的、闻所未闻的事实,首次从生物学角度揭示了“民以食为天”的本质其实是“菌以食为天、民以菌为先”的真正逻辑,这个发现,对于重新构筑人类社会关于生存、吃饭、发展等问题即将带来深层次的振荡作用。

回到本文的主题上来看,把我们每个人的胃肠道黏膜比喻为土地、共生于胃肠道黏膜的微生物菌群则是这些土地表面的种子,应该是比较恰当的。正常情况下,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十个月时间,出生的时候,相当于把“菌群的土壤”已经准备好了。当胎儿出生之后,母亲以及环境就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主动地向新生的婴儿“接种”多种多样的活的微生物菌群,其中包括来自于母亲产道的(正常)微生物、来自于乳汁尤其是初乳中的(正常)微生物、婴儿呼吸以及啼哭的时候吸入体内的微生物、婴幼儿通过吮吸自己的手指脚趾等部位而摄入体内的微生物,这些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甚至还有一些寄生虫,就会以婴儿的全身体表(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泌尿生殖道等)为“土壤”进行生存,然而婴儿的免疫系统则会选择性地允许有益于健康的微生物或者拒绝不利于健康的微生物的生长,这个过程一直会延续到一个人的终生岁月。因此,我们每一个人的肉体的内外表面即与食物、空气、阳光、水分接触的所有界面,理论上都是环境微生物赖以生存的土壤,即:微生物菌群以我们的肉体(表面、黏膜)为土壤。其中,最重要的土壤就是我们的胃肠道,而且,更有意思的是,我们每个人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就会反复诱导什么样的菌群生长,而一旦这些菌群生长过于旺盛甚至失控的话,我们人体反过来就会更进一步变得对这些食物迷恋甚至上瘾。从这个角度来说,自然界以我们的肉体为土壤、向人体撒播了微生物菌群这些种子,然后,这些种子的繁殖需要养分养料,要么直接从我们的胃肠道黏膜获取养分,要么从我们每个人摄入的食物中获取养分。由此可见,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其实就相当于给生长在我们人体胃肠道黏膜表面的这些微生物菌群“施加肥料”;一旦这些菌群有了食物这些“肥料”的话,就可以正常生长,否则就会分解、消化、破坏我们的胃肠道黏膜,将这些黏膜成份(本质上是“人肉”)直接当成菌群的肥料,而这是很危险的事实,因为这样的话就会导致我们的胃肠道黏膜变薄、导致肠漏综合征(leaky gut),加速促进大量应该从肠道排出体外的毒素从这些破损的胃肠道黏膜屏障进入体内,导致严重而又持续的炎症反应,甚至直到癌症的出现。

那么,这样来说,通过“菌心说”学说看过来,人体的结构以及我们每个人的使命就很简单了,即:父母创造了我们的肉体成为微生物的土壤、自然界向这个肉体接种了重要的微生物菌群、我们每天需要通过食物去为这些微生物菌群提供养分肥料,这就是人体的生物学真相。至于一个人能否正确认识到这些问题、以及是否能够正确地选择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促进我们的肉体和我们的肠道菌群进行良性适应,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大脑的智商进行分析、判断和抉择了;当然如果能够通过更加高端的智慧认识到肠道菌群影响甚至决定了我们的情商、进而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未来,那么,只有通过“菌心说”学说以及“柔性辟谷”技术去加速促进人类灵感和顿悟过程的体验而获得智慧的觉醒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692-1000478.html

上一篇:如果能够打通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与鸿沟,那么此生足矣!
下一篇:从“菌心说”学说看过来,其实“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本质含义
收藏 IP: 123.114.16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1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