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胡业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胡业生 唤醒人的悟性,开启人的智慧,提升人的思维能力,

博文

淮河文化

已有 4676 次阅读 2011-8-11 22:1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淮河文化呈平原文化特征,虽然有丰富的水资源,但平原地貌更具特色,约占三分之二。从时段上看,淮河文化是中古文化。受战争、文化传播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发展的总体趋势影响,淮河文化要比代表明清文化的徽州文化和代表近现代文化的安庆文化要早,是故古文化遗产丰富。又因淮河流域曾为殷商的发源地,在战国末年,一度成为楚国的首都,在三国、明等朝代,淮河流域几度成为政治、军事、经济发达区域,促进了淮河文化在中古时期的繁荣。战国时,庐江一度隶属淮南王。从文化内核上看,淮河文化具有平原文化、中古文化、尚武重义等特征,表现在社会风俗上,民众多仗义豪爽,喜辣好酒等。中国历史上五大文化巨匠,管子、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都诞生于淮河流域,在思想文化领域各领风骚。

淮河文化圈内到处是智慧,经天纬地,治国安邦,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淮河流域为何大家频出,群星灿烂呢?我们认为,淮河流域在农业社会中,淮河哺育和灾害并存,淮河流域的民众在与自然交往中被迫学会思考。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是智慧产生的源泉,在与自然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观念和能力被迁移和内化,对自然的敬畏使得淮河流域的思想出现遵规保守和节制的特点,如小富即安。哲学和心理学都认为,思想的形成是观察反思,思维变化的结果,淮河流域的环境变化使得这种触动无时无刻不在,淮河流域形成了追求客观的本性和适应性的特点,变化的河水和天气,使得民众与天斗,资源的不稳定性,淮河儿女学会与人斗,就是这种生存方式使得思想萌芽。淮河流域的民众思想根源的是不安全感,为了稳定,最先觉醒的知识分子是作为一种精神的力量而出现并引导社会思想变革的,思想的变革是非功利的,是一个漫长而遥远的过程。因此,对于以功利性的生存需求为迫切需要的中国劳动民众来说,思想的变革便被淡化或者被局限化了,对于安土重迁的淮河人民而言面对生存性压力被迫变革和改变生存环境,人口的迁移,对教育的关注,丰富的自然资源的汇聚吸引,淮河流域作为南北分界,频繁更替的经济政治中心的战略性地位,在不同政权长期的拉锯战中,不同文化的磨合交融,是思想形成的外在不可或缺的社会条件。淮河流域人民面对挑战,形成了重义的性格,反叛的精神,个性,韧性使得淮河民众普遍存在大度的胸怀,为异质文明的传播提供了宽适的舞台。淮河流域为何能出现如此多的思想文化名人,淮河流域的思想和其他文化比较有哪些特点,淮河文化的形成发展对当代有哪些启示,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淮河文化研究的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台湾的许倬云研究认为,在中国七大文化圈中,淮河流域的文化是弱势文化,在《万古江河万古流》书中论述了七大文化圈演化变迁的历史,他认为淮河文化和庙底沟文化都有吸附性的特性,文化洼地成为思想汇聚的地方,丝绸之路过程中,中西文化在交流中碰撞中壮大。最后其他强势文化盛极而衰。在文化交流中,形成的文化性格是低调,谦恭。安顺的上善若水的品格。儒家文化在弱势中,站到政治的后面,成为统治阶级驾驭社会的法宝,儒家的入世之后失去原本,墨家思想在交流中被西方社会吸收,成为西方文明启蒙的黄金钥匙和宗教思想根源,东方的智慧影响了西方,启蒙了西方。墨家错过了在东方的应有贡献,是历史的悲剧,是体制层面和社会原因综合的结果。庄子的道家思想成就了中国的诗歌小说,给国人带来精神的享受,赛真珠的诺贝尔文学奖得益于她在淮河的生活,李约瑟的《技术通史》和李约瑟难题是对淮河文明奇怪发展的拷问。老子的哲学思考成为世界性追问的问题。1999年世界宗教大会,在美召开,不同教派寻找普世价值,在没有中国参加的情况下,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做普世价值。儒家排斥了墨家独自无法挑起民族复兴的大任,当下的工科治国和工业化就是回归墨家,而精神滑坡是偏废儒家的结果,是道家弱势的结果。和谐社会需要重新审视淮河思想的价值,不可偏废,等量齐观地重视淮河文化和思想是中国教育的根本。淮河民众的思想是淮河智慧的源泉,淮河民众敢为人先的精神是国人的脊梁,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小岗托孤的红手印下的大包干,是为民请命也是追求平等的价值诉求。淮河养育了民不畏死的勇敢精神,这种精神拯救了中国。淮河孕育的智慧将来担负着振兴民族的大任。“进则儒,退则道”入世出世,淮河文化中都有依据走千走万,不离淮河两岸,是物质的依赖,更是精神家园。学习淮河文化,更要学习淮河的精神,智者乐水,智在学习水的品格,不争与包容。http://pic.sogou.com/d?query=%D3%E6%B8%E8%B3%AA%CD%ED&pid=sogou-netb-70ece1e1e0931919&duppid=1&mood=0&picformat=0&mode=1&di=0&did=20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486-474269.html

上一篇:事故影响如何控制
下一篇:高铁减速是自我否定
收藏 IP: 60.170.1.*| 热度|

2 李学宽 丁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