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广福
中考结束了,唯一的心得就是:可以引导但不要逼孩子
2015-7-2 13:12
阅读:5155

有人问我辅导儿子有什么心得和经验,真是惭愧,我陪儿子的时间太少,严格说来,只从初三第二学期才开始陪他练。

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否矛盾?我们总是把一切归咎于应试教育,并且认为中国人口众多,考试是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于是一切皆为了考试,真的是考试之罪?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不搞应试了,我们的老师能教给学生什么?大学就是个鲜活的例子。众所周知,大学没有升学压力,虽说很多学校以考研率作为重要的教学评价指标,但与高考中考相比,简直小巫见大巫。考研只需要考两门专业基础课与英语,可以不夸张地说,考不上大学的孩子有可能考上研究生,在我们那个时代便有过这样的例子。可是我们的大学教育是真正的教育吗?老师的确没有升学压力了,可他们在干什么?标语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很多教师关注的既不是学生是否对你的教学感兴趣,也不是课堂到底该教什么。一些大学者们关心的是如何发表更多更高级别的论文,拿到更多的项目与更多的钱,一些一文不名的教师关心的则是工作之余如何挣更多的钱,有多少教师认真思考过教育问题?这是教师的错吗?有一位似乎是做领导的人发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说:校长、院长由于有行政职务,所以多了更多的责任与牵挂,但教师可以不负责任。”我在转发这份帖子时加了一句评论:一派胡言!教师无法决定自己教什么、怎么教,就说这备课,写到纸上才叫备课,没写到纸上就不叫备课?你鼓励教师用多媒体,有没有做过调研与考证,教师是怎么用多媒体的?不同学科对多媒体的使用有什么差异?用多媒体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果说教师丧失了教育热情,那是什么导致他们丧失了这种热情?

现在中国的中小学师生之辛苦恐怕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出其右,学生穷于应付各种大考、小考,老师为了升学率拼命押题,据说有些学校从高一开始便每周一练高考题。即便是曾经有过做这个家那个家梦想的孩子也在这种一复一日的修炼中让热情消失殆尽,让梦想成了幻想。

我儿子可能是少数没有系统参加过各种补习的孩子,可以说,他的小学、初中总体过得比较开心,用他班主任的话说:他似乎过得很安逸。不过我们不后悔,我曾经告诉我儿子: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比学习更重要,但为了将来过得开心快乐,现在需要认真学习,有了真本事,将来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否则就算你能力再强也无用武之地。中考结束了,他很担心考得不理想,我告诉他: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无论好与坏都已成为历史,放下包袱,痛痛快快玩,放松过后继续努力,争取下次赶上。

每一个人都有他特定的位置,该你的迟早是你的,不该你的不必强求,更不能逼迫孩子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孩子有一副强壮的体魄,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这比学习更重要。

如果你问我怎样才能让孩子成为学霸?我没有这个经验,但凭感觉,有两种可能:1、孩子天生就是块学习的料,学习不甘落后于人,这样的孩子不需要父母为之操心,从小多注意引导便能养成爱学习的习惯,很多女孩子就具有这种好习惯。2、父母全身心陪读,如果方法得当,也可以获得好成绩。

不要迷信教育培训机构,你的孩子能获得好成绩不是机构的功劳,是你孩子愿意刻苦用功的原因,只不过你自己不愿意花时间陪孩子,机构代劳而已。如果你自己没有能力辅导,请有经验的老师帮着辅导是必要的,与机构相比,老师更富有经验与责任心,毕竟大多数孩子都在接受课外辅导,你的孩子从不参加,落后是必然的。

如果说有什么教训,那就是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比学习本身更重要,父母切忌越俎代庖。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曹广福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247-90226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1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6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