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茶马古道上的现代故事

已有 5106 次阅读 2012-7-15 22:00 |个人分类:游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office, style, 故事, 现代

女秘书:“领导,您在哪里啊?”

领导:“我在拉屎(市)啊,”

女秘书:“那等你拉完再说吧。”

这是在去拉市海的路上导游告诉大家的一个笑话。距离丽江古城10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一块湿地,当地人称之为拉市海,凡去丽江旅游的人估计都会被导游忽悠到拉市来。听着导游舌灿莲花般的介绍,你会对拉市充满向往,恨不能立刻去到那里一睹为快。其实导游介绍的是拉市海每年三月时分的景色,据说那时的拉市海候鸟成群,各类候鸟聚集于此,场面煞是壮观,七月的拉市实在没有多少值得恭维的靓丽风景。最可气的是,数百元一张的门票除了走一下茶马古道,仅让我们乘船在拉市海的边缘一角兜了一下,前后不过半小时,众人大呼上当。倒是购票处屋檐上的燕窝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只燕儿衔着食物飞到燕窝边,三只小燕儿张着嘴巴等着母亲将虫儿送进它们嘴中,可惜等到儿子提醒我时燕儿母亲已经飞走,留下了三只可爱的小燕子瞪着憨态可掬的双眼巴巴地等待着母亲再次衔着虫儿归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在拉市海的旁边就是著名的茶马古道,所谓茶马古道是指以马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主要从事茶叶生意,它是过去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这里的马与别处的马有所不同,马的身子不大,但很有耐力,尤其善走山路。据马民介绍,每天除了要给马儿喂草,还得喂饲料,否则马儿将体力不支,每天的饲料费需要数十元。在去拉市海之前,我们一行人除了两个小孩,其余人等一人一匹马随着马民走在崎岖不平的山间小路上。这条山路的确不好走,时而上坡,时而下坡,有些地方不过咫尺之宽,看着马儿艰难地走在山路上,不时脚下打滑,真担心一个不小心会滑下山坡。我骑的那匹马很有个性,跟在它后面的马儿不得靠近它,否则它便尥蹶子甚至回头欲与后面的马儿干架。马民大婶风趣地告诉我:“这匹马是个帅哥,只有帅哥才能骑它。”看来我不够帅,所以这位小帅哥显得有点不友好,不时抖动它那小而结实的身子,似乎想把我从它的背上颠下来。在一处稍微宽阔的路面,后面的小伙子一声吆喝,试图超越我的马,这匹马果然与众不同,立刻跳至路的左边,堵住了后面正准备扬蹄超越于它的马,好一匹有个性的烈马。

马民很了解自家马的性格,特地给儿子挑了一匹性情温顺的马儿,开始他与一个小妹妹共骑一马,儿子双手越过小妹妹的腰握着马鞍与缰绳,充当了妹妹的保护神。走到大约一半的路程,大家在半山腰休息片刻,这时一条小狗从湖面蹚过,看那小狗从容不迫的模样,估计早对那水坝轻车熟路。

(13)

 

(14)

歇息之后,小妹妹跟她的爸爸共骑一马,儿子独自一人信马由缰地跟在他前面那匹马的后面,他煞有其事地左手揽着缰绳,右手扶着马鞍,倒也颇有几分骑士风度。到得一个转弯口,儿子的坐骑不愿走了,脑袋钻进灌木丛中啃起草来。儿子有点不知所措,我告诉儿子:“你拉马儿左边的缰绳,马儿就会向左拐,拉右边的缰绳,马儿就会向右拐了。”儿子依计行事,马儿果然抬起头来跟上了队伍。一路走来,大家谈笑风生,有位同事的马显得有点有气无力,马的主人幽默道:“我这马儿昨天晚上艳遇去了,所以有点没精打采。”听得大家哈哈大笑。

大约半个时辰的光景,大家回到出发地下得马来,小妹妹埋怨她爸爸:“你总是挤我,没哥哥骑得好,”看来这爸爸没哥哥受欢迎。不过当我建议妹妹跟哥哥一起回家时妹妹又不干了,很严肃地对我说:“不行,我得回家的。”

 

(15)

(16)

(17)

 

尽管导游把马帮生活描述得多姿多彩,但谁都知道做马帮远不是一件浪漫的事,其中的辛酸又岂是今天的养尊处优之人能够了解的。走茶马古道,除了新鲜好奇,似乎少了点马帮的那股粗犷与艰难,也许只有当你真的做起了马帮,才能体会到马帮生活的酸甜苦辣。

 



游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247-592439.html

上一篇:一个崇拜自然的民族
下一篇:宣扬孝心有啥不好呢?
收藏 IP: 222.209.27.*| 热度|

19 彭真明 陆俊茜 刘旭霞 吕喆 吴飞鹏 李伟钢 李学宽 韦玉程 王春艳 钟炳 陈国文 马磊 武夷山 张玉秀 马英 杨正瓴 yxh3161 xiaxiaoxue86 fans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0 18: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