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也是有感而发!
寒门弟子能否进入国内一流大学学习成了老百姓与科学网广为关注的话题,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听,这是个答案显而易见而且没有多大现实意义的问题。
在商品经济时代,人们都讲究投入产出比,我虽然对于教育经济学之类不很了解,相信这也是个颇富争议的学科,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孩子的教育是一项智力投资。这种投资既包括国家的投资也包括老百姓家庭的投资,大家关心的也许是国家应该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不过我们知道,国家对农村的教育投入主要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所以指望国家花大力气给农村孩子创造上国内一流大学的机会恐怕是老百姓的一厢情愿。城市百姓每年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需要花费多少?国家能补上城市家庭投入与农村家庭投入的差额吗?即使可以补上这个差额,农村的软硬件教育资源跟得上城市吗?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明摆着的。假如我们分层次招生,重点大学将农村与城市分开,按照一定的比例招生,这样做就公平吗?重点大学愿意这么做吗?如果国家强行推行农村与城市的招生比例,将会带来新的问题,重点大学是面向全国招生的,如何界定城市与农村?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发达地区的农家孩子差不多占据了进重点大学的农村子弟中的绝对多数,而发达地区的农村教育水平以及老百姓的教育投入几乎不弱于城市百姓,这对城市百姓子弟公平吗?所以讨论农村孩子上一流大学的比例是个没有多大意义的事情,说得难听点,这是记者炒作出来的话题。
在寒门子弟的教育问题上,我们有种认识上的误区。教育应该对全体百姓是公平的,如果以一种不公平代替另一种不公平,社会同样不可能和谐发展。可以想象,假如真的将城市农村按比例分割招生,聪明的中国人必将走从城市到农村再走向城市的道路,这是不需要实验就可以预见的现象,所以分比例招生未见得现实可行。的确,农村子弟在中小学阶段已经失去了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如果不给他们上重点大学的机会,那么他们将失去享受大学优质教育的机会。这是残酷的现实,没有根本的解决办法,再多的呼吁与抗议都无济于事。或许有人会大骂:“敢情你成了城市一族,忘了本站着说话不腰疼了。”你骂错人了,第一,我的本科院校不是当时的重点大学,第二,我讲的不是自己在城市与农村招生问题上的个人态度,而是客观的分析。凭心而论,身为城市家长不容易,为了孩子的培养需要花费多少财力物力与精力是农村家长无法想象的。试问农村的家长,你每天用多少时间陪你的孩子做作业?你每年有多少财力用于你孩子的教育?你送你的孩子参加过多少补习班?你知道城里的家长们在上述问题上耗去了多少?所以还是别再讨论这类没有意义的问题吧。
我觉得与其讨论寒门子弟上重点大学的比例问题还不如讨论寒门子弟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这个问题远比能不能上重点大学更重要,也更现实!
相关专题:寒门子弟没有春天?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曹广福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247-56308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