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闲话选课题 精选

已有 4936 次阅读 2010-11-6 15:05 |个人分类:科学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选课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选对了一个课题意味着成功。就数学而言,硕士生层面上靠学生自己选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选择一个课题不仅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还需要相当的眼光,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多听听老师的意见没有错。有意思的是,硕士生阶段,很多研究生都是自己在选题,为什么?原因应该不难猜出来,结果也可想而知。

也许数学与其它学科有着本质的不同,对很多学科而言,一个课题完成了,再选择课题时,前后两个课题可能没有太密切的联系。数学则不然,一个大的课题或许需要你终其一生来做,你申请的若干各级各类课题彼此都有关联,或者后者是前者的延续,或者后者是前者的拓展,完全摆脱过去的研究重新转向往往需要若干年的积累才能做到,而且这种转向过程常常是痛苦的。所以当你在初入数学这个行当时,课题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选得不好,上了“贼船”就再也下不来了,它会变成你手里一根食之无味,弃之不舍的骨头。

其实选课题是件很复杂的事情,一个好的课题未必适合学生做,我们比较习惯于问某个课题的意义何在,数学问题的意义与自然科学问题的意义有所不同,因为数学不直接面对自然,不解决现实的问题,这使得对数学价值的判定比一般的学科难度更大,标准也有所不同。也许若干年后,曾经热捧的课题逐渐被人们冷落,事实上,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基本上是数学的常态,我相信也是其它很多学科的常态。一个逐渐被冷落的学科能再次焕发青春并不是由于这个学科是否重要,而是有人“发明”了新的理论或新的方法使得本已走入死胡同的学科死灰复燃。因此,就数学学科而言,我觉得每个分支都是重要的,能不能做出出色的工作不在于学科是否重要,而在于研究者的水准。分析、代数、几何,这些传统的基础学科存在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你说哪个分支更重要?也许在某个时期某个方向比较活跃,焉知若干年后,另一个分支不会再度活跃起来?所以千万别对人说你的研究比谁更重要,更有意义。一个学科只要能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那它就充满了活力(似乎是Hilbert语)。

但是,不可否认,数学研究有难易之分,有些人一年内可以写出数十篇数学论文,有些人几年也磨不出一篇来,这就是难易之分(当然不排除前者水平超高,后者水平超低的可能),也是研究生课题选择的尴尬所在。学生只有几年的求学时间,除了写论文,还得修完相应的课程,他该如何选择他的课题?对很多学生来说,也许选择的标准更倾向于如何才能比较顺利地毕业。这是可以理解的,导师可以“衣食无忧”地驰骋于未知的数学王国里,学生需要毕业,需要工作,甚至需要养家糊口,让他如何安得下心来从事导师认为重要但有难度的工作?在这个问题上,导师也很尴尬,一方面,希望为学生寻找到将来可以“混饭吃”的课题,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能让学生顺利毕业。实事求是地说,在中国现实的社会氛围下,数学不适合穷学生读,也不适合资质一般的学生读,俺们是上了“贼船”下不来了,这辈子只能跟数学“厮混”,后来者需谨慎选择。

说到选题,我觉得曾庆平先生的观点值得商榷,如果学生真的喜欢某个课题,除非导师觉得这个课题的确没有价值并能向学生解释清楚为什么没有价值,否则导师不妨尊重学生的选择,好像鲁迅先生说过:“事之不如好之”,如果学生不喜欢你的课题,又找到了他自己喜欢的课题,导师为什么要勉强学生放弃自己所爱跟在导师屁股后面走呢?当然,作为学生,你一旦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课题,而你的课题与你导师从事的研究关联不大,恐怕你得承担导师可能无力具体指导你研究的风险。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247-380982.html

上一篇:中国高校做得到去行政化吗?
下一篇:科学网真正的牛博--孟津老师
收藏 IP: .*| 热度|

14 孟津 陈国文 唐小卿 袁贤讯 吕喆 苗元华 李志俊 李学宽 鲍海飞 唐常杰 丛远新 王永林 xd xinxie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09: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