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我处理过的一起论文剽窃事件 精选

已有 22799 次阅读 2010-9-14 16:37 |个人分类:科学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大家对剽窃深恶痛绝,觉得怎么处理都不算过分,可真正处理起来远比想象的复杂,一是调查取证未必那么容易,二是即使证据确凿你也未必能像说的那样轻松查处。

有一次,一位同学给我发了一封邮件,举报某个研究生学位论文剽窃,信中称其所有的内容都是抄来的,当时该研究生已经通过了专家组的论文答辩,学院学位委员会正准备讨论,接到这样的举报自然不能置之不理,但举报者没有提供任何线索,茫茫文海,到哪里寻找他抄袭的文章?就算有大家正在热议的软件也未必管用,因为数据库里未必有他抄袭的文章。我接到举报信的第一反应是:举报人有没有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报复对方?但如果不调查,万一学生真的剽窃,将来查出来了就不是他个人的事了,于是我把他的论文调出来仔细读了一下,不过因为非我的本行,我无法判断其内容是否剽窃。我首先向参与答辩的老师了解答辩的有关情况,那位老师没有讲得很详细,我问起答辩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希望从中寻找到一点蛛丝马迹,他告诉我,答辩中学生声称有一个概念是其独创,这马上引起我的注意,我上网搜寻,找到了那个概念的出处,但没有找到与其学位论文雷同的文章,但我由此断定,文章很可能有问题。

在事情没有搞清楚之前,我没有向任何人讲这件事以免给学生造成影响,我找到一个与该研究生同方向的专家,请他帮助鉴定,仅仅过了两天的时间,专家把鉴定意见反馈给我了,同时附上了两篇文章。鉴定意见中称,论文除了综述部分,两个主要章节分别有五分之四以上及三分之二以上与所附的文章雷同,不仅大量文字原文照抄,连公式、符号都原封不动照搬。我将鉴定意见中指出的部分与别人已经在正规杂志上公开发表的论文仔细对照,发现除了文章的标题与别人的文章略有不同,比如X单位换成Y单位,表格中的数据也做了微小的修改,可以肯定是随意杜撰的,其它的基本不变,名符其实的剽窃。

出于对学生的爱护,我与其他领导商量,决定劝当事人撤回论文重写,参加下一轮的答辩,并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找学生谈话,但没有告诉他我们已经请专家做了鉴定,只是提醒他论文涉嫌抄袭,是否将论文撤回重写,学生理直气壮拍胸脯担保:“我的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没有抄袭。”不知他从何处听说有同学举报他,在学生中大放阙词。我们将其论文一直压在学院直到上交期限的最后一天,希望他能够醒悟,主动撤回论文,遗憾的是他不仅不撤,居然声称院长对他有成见,想整他。万般无奈之下,我们将专家鉴定意见及学院学位委员会的投票决定一并交给了研究生处。

材料上交后不过两小时,该研究生跑到我的办公室质询:“研究生处告诉我,你们说我的论文抄袭了别人的,是这样吗?”我说:“是啊,你还觉得你没有抄吗?”这回学生没有固执己见,说道:“我能不能把论文撤回?”我告诉他:“所有的材料已经上交到研究生处,现在这事已经不归我们管,你从学院撤回的机会已经没有了。”

接下来的事情是我始料不及的。

(未完待续)



学术不端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247-363016.html

上一篇:谢谢浙大学报亲手操作crosscheck的编辑的解释
下一篇:我处理过的一起论文剽窃事件(2)
收藏 IP: .*| 热度|

38 白建超 武夷山 赵星 王桂颖 郭战胜 陈小斌 郭向云 梁进 张檀琴 王德华 于锋 俞立平 曹聪 钟炳 杨秀海 张卫 刘立 李宁 杨正瓴 吕喆 汪超 赵宇 王启云 李志俊 蔣勁松 李学宽 侯成亚 鲍海飞 许培扬 唐常杰 刘晓瑭 齐霁 周忠浩 杨大勇 李昂 宁佳 卢东强 hao

发表评论 评论 (3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