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亚平
依据宗元物质模型相场法对宇宙起源的一个逻辑推演
2025-5-12 13:33
阅读:275

宗亚平论文4 [P4]:将以英文投稿 Physics Review C:

 

依据宗元物质模型相场法对宇宙起源的一个逻辑推演  

 宗亚平(材料各向异性设计和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 沈阳110004, 中国) 教授、博士,ypzong@mail.neu.edu.cn  ; 项目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710285117104051571055资助。

 

摘要:  依据量子力学物质从ZA0纯能量普朗克粒子起源的理论,宗元物质模型[25]证明基本粒子是一个电场区域并叠加重力场,因此,需要理论推演是否存在产生所有宗元物质粒子的合理宇宙起源模型,依据热力学推动力分析演变,新建立的宗元宇宙演变的模型得出,大爆炸的起点是一个巨型黑洞,爆炸的推动力是重力场方向的反转,是暗能量帮助下以引力波为载体完成暴涨过程,并且逐步合理产生了宗元物质基本粒子。模型得出,ZA0.5粒子是在普朗克温度下生成的,它是一个波长为2.05×10-23 (m)的电脉冲,由于宇宙初期没有辐射导热降低温度的机制,模型提出了一个ZA粒子团簇-爆炸的循环降温机制,温度变化和ZA粒子的尺寸变化是因果关系,温度也要遵循前期工作[25]提出的二进制量子演变定律。在平衡温度下得出了物质最小粒子ZA1,自此ZA1粒子的自由能变正值后,温度继续降低时,ZA1就可以降低自身自由能,就可以会相变产生其他基本粒子。本模型计算出的物质中重力质量的含量是10.29%,与前期工作[25]估算的37.8 %差别比较大,也许准确的数值要依靠实验来确定。本模型还意外的发现了重力中微子[26] 起源的原因,早期宇宙在不得不用 团聚-爆炸的循环机制降低温度的最后阶段时,粒子团聚爆炸时找不到粒子改变或相变的机制,如果没有改变,循环则不能降低宇宙温度会成为死循环,只有此时一些真空粒子凹陷形成缺陷产生重力中微子增加基本粒子的质量,才保持宇宙演变产生了今天的世界。

关键词: 大爆炸, 宇宙学, 粒子物理, 重力机理, 质量起源, 真空粒子, 相场。

全文阅读请查看以下附件:

ZA-P4-chinese.pdf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宗亚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152-148536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