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茶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nsuiyang

博文

紫笋

已有 9195 次阅读 2008-11-2 23:30 |个人分类:池蛙集

昌凤兄评,言及:“可惜浙江的‘紫笋’没喝过。顾渚紫笋,因其鲜茶芽叶微紫,嫩叶背卷似笋壳,故而得名。该茶产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顾渚山一带。是上品贡茶中的老前辈,早在唐代便被茶圣陆羽论为‘茶中第一’。”

 

 

紫笋

 

陈绥阳

 

2008-11-2

 

 

    当年,陆羽结庐浙江湖洲常兴顾渚山著《茶经》,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言“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评其质为“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遂称顾渚名茶为“紫笋”,并成为第一贡茶。《茶经》“八之出”中记“浙西以湖州上”。宋代晁公武《群斋读书记》中载“陆羽与皎然、朱放等论茶,以顾渚为第一。”

    紫笋芽尖微紫,芽长如笋,抱形似兰。紫笋鲜叶幼嫩,炒制500干茶,约须芽叶36000个。

    紫笋茶汤,碧绿如茵,清澈明亮,故陆羽认为当用绿瓷盏为上。举杯,香孕兰蕙之幽;品啜,味怀笋露之鲜。氤氲散不凝,灵秀清而明。先苦而不涩,后甜而不腻,喉韵感回甘,齿颊有留香。有“青翠芳馨,嗅之醉人,啜之赏心”之誉。

    唐代进贡紫笋时,还须用银瓶盛装金沙泉水,一并送到长安,所以有“顾渚茗金沙泉”之说,即顾渚紫笋金沙泉。古文《品茗》说:“金沙水泡紫笋茶得全功,外地水泡紫笋茶只半功”。用金沙水冲泡紫笋茶,乃茶与水之绝配。金沙泉在顾渚山下,在唐代因“碧泉涌沙,灿若金星”而得名。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有诗赞道:“泉嫩黄金涌,芽茶紫蟹截”。

 



    顾渚紫笋唐代为蒸青饼茶,至宋.苏东坡时,因茶芽肥而微带白色,有顾渚查芽白于齿的说法,但已是半烘炒绿茶,而不是蒸青饼茶,与唐代天下第一的蒸青团饼顾渚紫笋贡茶的品质已完全不同了。现在虽有顾渚紫笋卖,或称为旗枪,已非陆羽当年结庐顾渚山的光景了,也自然喝不到顾渚金沙泉煮的紫笋团饼了。

 

    茶为天成,生于青山,长于绿水,沐阳光,佩雨露,承天地之精华,接云雾之灵物。诗为心语,承于先师,舒于胸臆,感而发,凭造化,钟才华之神秀,歌情感之豪约。品茗高处是清韵,诗至高格是灵境。茶通灵,味清幽,助神思,悦心境。楚骚汉赋,六代骈文,唐诗宋词,杂剧小说,儒禅道医,皆不离茶。玉镜常随琴在席,诗书共与树成才。是故,有白居易《琴茶》:

亢亢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渌水是古琴名曲。白居易写顾渚紫笋茶,有《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茶香飘紫笋,脍缕落红鳞,《和微之春日投箭明洞天五十韵》:绿科秧早稻,紫笋折新芦”(均见附录)。尤其是,宝历元年(公元825),白居易任苏州剌史,翌年春得知湖、常两州剌史在境会亭欢宴,因在家疗伤而作诗遥祝,有《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前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于品茶盛况中,在唐朝“分茶”的基础上写出了新的茶艺概念:“斗茶”,开宋代“斗茶”茶艺之先河。至于宫里收到紫笋贡茶时的盛况,有唐代吴兴太守张文规《湖州贡焙新茶》诗: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皇帝醉醺醺地从外面寻春回来,仙娥已打好了烹茶的泉水。听说湖州的紫笋茶刚送到,晃动着金钿首饰的妃子忙打开门帘迎接新茶,高兴得像牡丹花一样的笑了。

    不仅皇帝高兴,就是士人也将品茗视为得道。长兴人、有诗僧之称的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提出了饮茶“三境”: 涤昏昧、清我神、便得道。诗云:

……

一饮涤昏昧,情思爽朗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徒自欺。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尚书考功郎中的长兴人钱起在描写竹林茶宴时,也称品紫笋茶,胜过道士饮仙酒,能洗尽人间烦恼,要将茶宴一直进行到夕阳西下。见《与赵莒茶宴》: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至宋,有建安人袁说友(公元1140年至1204),字起岩,隆兴元年(公元1163)进士。袁学问淹博,留心典籍,诗多与杨万里唱和,格调清新。其流寓湖州时,有诗《尝顾渚新茶》云:

碧玉团枝种,青山撷草人。先春迎晓至,未雨得芽新。

云叠枪旗细,风生齿颊颊。何人修故事,香味彻夜宸。

其中“旗枪”指新茶一枝三叶(一芽一叶,一芽二叶,芽如枪,叶如旗)。

    至元,有攸州人(今湖南攸县)冯子振散曲《鹦鹉曲 顾渚紫笋》:

春风阳羡微暄住,顾渚问苕叟吴父。

一枪旗紫笋灵芽,摘得和烟和雨。

焙香时碾落云飞,纸上凤鸾衔去。

玉皇前宝鼎亲尝,味恰到才情写处。

冯子振(公元1257年生至1327年后,卒年不详),字海粟,号瀛州客,又号怪怪道人。尝著居庸赋,近五千言,雄浑正大,闳衍钜丽,传诵一时,有海粟诗集存元诗选中。所作散曲至多。今存小合四十余首,以鹦鹉曲篇最著名。大德六年(1302)冬,子振留寓京城,听歌女演唱白贲[鹦鹉曲],此曲韵险,无人和韵。因友索和,一时兴发,按原韵和作四十二首,甚为有名。其中,有《鹦鹉曲 顾渚紫笋》。

 

    紫笋茶的采摘、加工、递送等细节,在唐诗中也描写得非常详细。

    唐代紫笋贡茶采摘的季节早,是明前茶,而不是雨前茶。杜牧的幕僚、后任侍御史李郢的《茶山贡焙歌》写到采茶情节,有春风三月贡茶时,逐尽红旌到山里。焙中清晓朱门开,箱框渐见新芽来。凌烟触露不停采,官家赤印连帖催。

    陆羽《茶经三之造》也言:“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牙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颖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紫笋贡茶必须在清明前十日制好。加工紫笋的工艺,皮日休《茶舍》云:棚上吸红泉,焙前蒸紫蕨。乃翁研茗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茶扉,清香满山间。言其是:先引泉水,再蒸茶芽;蒸熟后研茗,再拍打成茶饼,最后烘焙。陆龟蒙和《茶灶》诗云:盈锅玉泉沸,满甑云芽熟。奇香袭春桂,嫩色凌秋菊。”“左右捣凝膏,朝昏布烟缕。方圆随样拍,次第依层取。山谣纵高下,火候还文武。其中说明,茶饼是据模子依次层层拍打成方形或圆形的。再有李郢诗云:喧嗔竞纳不盈掬,一时一晌还成堆。蒸之馥之香胜梅,研膏架动声如雷。

    紫笋贡茶为五百穿,即五百斤,用龙袱包裹,火漆封印,由驿骑飞送长安,在清明节前必须到京,称之谓“急程茶”。湖州剌史杜牧《题茶山》诗云:笙歌登画船,清明十日前。拜章期天日,轻骑疾奔雷。李郢诗言:茶成拜表贡天子,万人争啖春山摧。驿骑鞭声砉流电,半夜驱夫谁复见。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

    兴元甲子年(公元784年)有袁高的《茶山诗》批评贡茶递送:禹贡通远俗,所图在安人。后王失其本,职吏不敢陈。亦有奸佞者,因兹欲求伸。动生千金费,日使万姓贫。同年三春十日,刻石于长兴水口白洋山。元和年间,有宰相李吉甫将其勒石于湖州墨妙亭。开成三年(公元878年),湖州剌史杨汉公表奏,乞将清明到京的旧限延缓三至五日,得恩准后,才使茶农轻缓。其中禹贡是《尚书夏书》中的篇名,本意是记述古代地理以使人民安居乐业。

 

 

 

附录:

一、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

白居易

东道常为主, 南亭别待宾。规模何日创?景致一时新。

广砌罗红药, 疏窗荫绿筠。锁开宾阁晓,梯上妓楼春。

置醴宁三爵, 加笾过八珍。茶香飘紫笋, 脍缕落红鳞。

辉赫车舆闹, 珍奇鸟兽驯。猕猴看枥马,鹦鹉唤家人。

锦额帘高卷, 银花盏慢巡。劝尝光禄酒,许看洛川神。

裙翻绣鸂鵣, 梳陷钿麒麟。笛怨音含楚,筝娇语带秦。

侍儿催画烛, 醉客吐文茵。投辖多连夜,鸣珂便达晨。

入朝纡紫绶, 待漏拥朱轮。贵介交三事,光荣照四邻。

甘浓将奉客, 稳暖不缘身。十载歌钟地,三朝节钺臣。

爱才心倜傥, 敦旧礼殷勤。门以招贤盛,家因好事贫。

始知豪杰意, 富贵为交亲。

 

二、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五十韻

白居易  押七虞古體詩

青陽行已半,白日坐將徂。越國強仍大,稽城高且孤。

利饒鹽煮海,名勝水澄湖。牛斗天垂象,台明地展圖。

瓌奇填市井,佳麗溢闉闍。句踐遺風霸,西施舊俗姝。

船頭龍夭矯,橋脚獸睢盱。鄉味珍蟛蚏,時鮮貴鷓鴣。

語言諸夏異,衣服一方殊。擣練蛾眉婢,鳴榔蛙角奴。

江清敵伊洛,山翠勝荆巫。華表雙棲鶴,聯檣幾點烏。

煙波分渡口,雲樹接城隅。澗遠松如畫,洲平水似鋪。

綠科秧早稻,紫笋折新蘆。暖蹋泥中藕,香尋石上蒲。

雨來萌盡達,雷後蟄全蘇。柳眼黃絲纇,花房絳蠟珠。

林風新竹折,野燒老桑枯。帶嚲長枝蕙,錢穿短貫榆。

暄和生野菜,卑濕長街蕪。女浣紗相伴,兒烹鯉一呼。

山魈啼稚子,林狖挂山都。產業論蠶蟻,孳生計鴨雛。

泉岩雪飄灑,苔壁錦漫糊。堰限舟航路,堤通車馬途。

耶溪岸回合,禹廟徑盤紆。洞穴何因鑿,星槎誰與刳。

石凹仙藥臼,峰峭佛香爐。去爲投金簡,來因挈玉壺。

貴仍招客宿,健未要人扶。聞望賢丞相,儀形美丈夫。

前驅駐旌斾,偏坐列笙竽。刺史旟翻隼,尚書履曳鳧。

學禪超後有,觀妙造虛無。髻裏傳僧寶,環中得道樞。

登樓詩八詠,置硯賦三都。捧擁羅將綺,趨蹌紫與朱。

廟謨藏稷卨,兵略貯孫吳。令下三軍整,風高四海趨。

千家得慈母,六郡事嚴姑。重士過三哺,輕財抵一銖。

送觥歌宛轉,嘲妓笑盧胡。佐飲時炮鼈,蠲酲數鱠鱸。

醉鄉雖咫尺,樂事亦須臾。若不中賢聖,何由外智愚。

伊予一生志,我爾百年軀。江上三千里,城中十二衢。

出多無伴侶,歸只對妻孥。白首青山約,抽身去得無。

 

三、题茶山

杜牧

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花魁。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

溪尽停蛮棹,旗张卓翠台。柳村穿窈窕,松涧度喧逐。

等级云峰峻,宽采洞府开。拂天闻笑语,特地见楼台。

泉嫩黄金涌,牙香紫蟹裁。拜章期天日,轻骑疾奔雷。

舞袖岚侵涧,歌声谷答回。磬音藏叶鸟,雪艳照谭梅。

好是全家到,兼为奉诏来。树阴香作帐,花经落成堆。

景物残三月,登临怆一杯。重游难自克,俯首入尘埃。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049-45212.html

上一篇:回“访春来茶馆并寄馆主”并谢昌凤君
下一篇:蟹眼
收藏 IP: .*| 热度|

14 刘俊明 武夷山 杨玲 刘玉平 郑融 关燕清 郭向云 刘进平 曹广福 王安邦 钟炳 徐建良 马丽丹 苏新华

发表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21: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