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一个充满喜庆氛围的季节,虽是在寒冷的空气中,但新年的欢乐和春节的祥和弥漫在每一个角落。爆竹声声,辞旧迎新,凛冽的寒风似乎充满着温暖的气息,千家万户在寒阳的照耀下,忙碌而欢喜。人们忙着更换新的春联,贴上红红的福字,满心欢喜地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然而,冬季也是一个令人忧心的季节。在寒冷的冬季,死亡人数会显著增加,这种现象被称为“冬季超额死亡”(Excess Winter Mortality,EWM)。EWM 是指冬季(12 月至次年 3 月)的死亡人数与非冬季(4 月至 11 月)平均死亡人数之间的差值。这个数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统计,而是反映人们在冬季对寒冷天气的适应能力。
冬季超额死亡现象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无论是在北半球还是南半球,甚至在冬季相对温暖的低纬度地区,这种周期性的死亡人数增加情况都普遍存在。英国国家统计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的数据显示,在2021—2022年冬季,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冬季死亡人数比非冬季平均死亡人数多出约1.3万人。美国疾病控制中心(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统计也表明,在2011—2016年期间,美国冬季的死亡人数比其他季节高出8%到12%。此外,日本厚生劳动省2014年的生命统计数据显示,在12月至次年3月的冬季期间,死亡人数比4月至11月期间高出17.5%。冬季超额死亡现象提醒我们,寒冷天气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为了减少冬季因寒冷天气而增多的死亡风险,我们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并采取有效措施来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
冬季超额死亡现象是一个复杂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形成原因多种多样,至今仍未有完整的答案。然而,临床现象已经证明,冬季死亡率的增加与寒冷天气、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在冬季的健康状态密切相关。其中,寒冷天气是冬季心脏病发作的重要诱因之一。随着冬季气温的下降,人体血管会相应收缩,尤其是毛细血管和冠状动脉。这种血管收缩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导致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等疾病的发生风险上升。此外,为了维持体温,人体在冬季会加速血液循环,心脏则需要做更多的功,表现为收缩加强和心跳加快。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这种额外的负担可能导致心功能不全加重,甚至诱发心力衰竭。
冬季,血液黏稠度的增加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健康后果,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系统和全身血液循环方面。当血液黏稠度升高时,血流速度会减慢,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活性也会增强,从而促进血栓的形成。一旦血栓形成并堵塞血管,就可能引发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血液黏稠度的增加还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因为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来推动血液流动。长期如此,会进一步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黏稠的血液还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导致血管内膜受损,进一步增加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此外,血液黏稠度增加也会影响微循环,导致组织器官缺血缺氧,从而影响其正常功能。对于孕妇来说,血液黏稠度增加更容易导致孕期高血压综合征,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冬季血液黏稠度的增加不仅对心血管系统构成威胁,还可能对全身健康产生广泛的影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流感等病毒具有很强的季节性,通常在冬季迎来高峰期。尽管每年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流感对冬季超额死亡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儿童等高危人群。据统计,80%的流感相关死亡发生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流感不仅会直接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还可能通过引发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间接增加死亡率。冬季的气候条件也对呼吸系统健康构成威胁。空气干燥且寒冷,容易刺激呼吸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发作,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在冬季发病率明显增高。此外,冬季人们更多地在室内活动,空气流通不畅,加上取暖设备的使用,可能导致室内空气污染加重,进一步影响呼吸系统健康。取暖设备的使用不仅会使室内空气质量下降,还可能因干燥的空气加剧呼吸道黏膜的损伤,增加感染风险。
冬季,人们更倾向于减少户外运动量,同时增加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会导致体重增加、血脂升高,从而进一步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此外,冬季饮酒和吸烟行为也可能增加,这些不良习惯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危害更为显著。此外,冬季日照时间缩短,人体皮肤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减少,导致维生素D合成不足。维生素D不仅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而且也影响着免疫系统功能。同时,日光减少,容易导致情绪低落或抑郁。这种负面情绪不仅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还可能进一步影响心血管健康,形成恶性循环。再有,冬季社交活动减少,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更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这种心理状态的改变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生理问题,如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进一步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冬季不仅仅是身体健康的挑战期,也是心理健康的脆弱期,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冬季死亡率较高是一个现实问题,但通过科学的养生方式和合理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应对。冬季死亡率上升并非自然因素的有意为之,而是由于气候等因素导致一些疾病在冬季高发。特别是老年人,由于循环系统功能减弱,身体制造热量的能力下降,因此需要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注意根据室内外温差及时增减衣物,以避免因温差过大而导致身体不适。冬季是流行病高发季节,感冒、肺炎等疾病多因病原体感染引起。对此,除了在疾病爆发期尽量减少去人多的地方外,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也至关重要。即使在寒冷的天气中,也必须每天开窗换气几次,因为污浊的空气会增加感染病毒、细菌的风险,从而引发呼吸道疾病。为了降低冬季血液黏稠度增加带来的健康风险,建议增加水分摄入。同时,应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在饮食方面,还应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免疫力。此外,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可以有效降低冬季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保护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增加社交活动,避免孤独和抑郁,这些措施都能有效降低冬季死亡率,保护健康。
冬季超额死亡是一个复杂的公共卫生问题,涉及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我们需要通过提高健康意识及措施等、有效应对冬季寒冷天气对健康的威胁。当然,我们还需要从个人、社会等多个层面共同努力来维护冬季健康。只有这样,才能在享受冬季喜庆氛围的同时,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栗原博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778-147849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