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进平
应有的著述态度(外一)
2025-11-13 07:10
阅读:925

一、学者应有的著述态度

顾炎武认为文须“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而不应“有损于己,无益于人”,他还认为著书应“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其后为之”,并指出“读书不多,轻言著述,必误后学”。而现在的学术界为了评职称、出成果,草率著书,甚至抄袭作弊,或者委托论文/著作工厂,比比皆是,与顾所谓“今世之人,速于成书,躁于求名”何其相似乃尔。对于没有职称压力的学者,著述更应谨慎,对于无益于天下、无益于将来、无益于他人的东西,能不下笔著述就不下笔著述。

二、教书很难

很多师范院校刻着一句话,叫“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可见对教师的要求是双重的,除了才学要高外,还要求道德要正。正因为如此,民国才女作家张爱玲才有了一句名言“教书很难又要做戏,又要做人。”不管私生活如何不堪,免不了在讲台上道貌岸然。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进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731-1510025.html?mobile=1

收藏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1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