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斯费尔德勋爵《致子书》,这本书英文版我是仔细阅读了的。我认为这本书是考上大学或进入社会之前青年的必读书之一,男青年尤其如此。这本书以一位父亲兼兄弟/师长的口吻,事无巨细地对学习和修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尽乎完美的论述。
杨自伍先生在《英国散文名篇欣赏》的点评,切斯费尔德勋爵《致子书》出版后在英国影响颇大,差不多家喻户晓,与中国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相媲比。但当时约翰逊博士斥之为“教诲的是娼妓的道德和舞师的行止”。
后来又看到Virginia Woolf (佛吉尼亚·伍尔夫)的《Lord Chesterfield’s Letters to His Son(论切斯费尔德勋爵《致子书》)》时,我还是吃了一惊。何也?伍尔夫说这本书几乎就是虚构(写信开始时其子尚幼,年仅七岁),由于期望过高,他的儿子也并未如他所期望的那样飞黄腾达,几乎就是一个在事业和婚姻方面的双重loser,而且还死得很早(死在切斯费尔德勋爵之前)。
伍尔夫评论道:“It seems, indeed, that the father’s fault, if fault it be, is one common to distinguished men who have not themselves succeeded as they should have done and are determined to give their children – and Philip was an only child – the chances that they have lacked”。意指切斯费尔德勋爵与其他杰出人物一样,都有一个毛病,就是自己本应做到却未能成功实现,因此决心让其子来完成他的心愿。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进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731-150843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