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进平
有利于研究生新生成长的几点建议
2025-9-13 10:17
阅读:719

1、早做实验好处多,学术资本要攒足

对于实验性学科,如果条件允许,要尽早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研究工作,可以使实验技术早上手,早出成果/论文。在毕业之前有几篇像样的文章,不论是国内考博/出国留学,还是就业,都可以在自己的履历上添上浓墨重彩。作为“第一桶金”,可以让自己占得先机,羸在别人前边。

 

2、教材学习要深入,文献阅读是关键

一般而言,教材内容大多是比较确定的知识,与学术前沿/热点至少相差5-15年。研究生学习不能只是了解教材内容,而是应该跟踪学术前沿/热点,熟悉学科发展的“前沿阵地”。教材内容有利于理解某个方向或领域的整个知识结构,了解其来龙去脉,但具体如何切入主题/问题、理论假设/猜想、实验论证,仍需从论文文献中获得。可以说,阅读文献就是掌握研究过程和方法。因此,专业学习要以文献阅读为主。

 

3、英语学习不放松,学以致用效倍增

到了研究生阶段,英语学习以专业英语为主,读文献不光是了解专业内容,还应该琢磨同一个意思英语的表达方法有几种,留心专业术语的精确互译。此外,英语学习应以应用为中心,听力、口读、写作、翻译要多管齐下,抓住任何一个机会煅炼自己的英语能力。遇到外国专家的学术报告,要积极参加,踊跃提问/发言;遇到课程翻译作业,不要用翻译软件或网上翻译来应付老师。

 

4、三人行中有我师,交流沟通得益多

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研究生应该多与导师、师兄/师姐交流沟通,可以获得很多书本上不载的知识、见识和经验,遇到问题自己独立解决固然可敬,但如果及时向能人请教也不失为上策。除专业知识/实验技能可以学习之外,多跟同道中人交流,对自己的学术/专业发展规划也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5、眼高手低害处多,脚踏实地出成果

有不少研究生很容易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抱怨实验条件不如想像中的优越,研究方向不够新潮,不肯立足现有条件做事,这是要不得的。抱怨不如行动,脚踏实地做事,有余力时为未来准备,这才是不损害自己的态度。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进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731-1501715.html?mobile=1

收藏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1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