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进平
论文答辩时如何提问学生? 精选
2025-8-31 19:08
阅读:2103

在我们的文化中,不用说对上级或比自己学术地位高的人提问需要技巧,就是学生答辩时如何提问学生,也需要老师们认真考虑一下。针对学术问题很容易被理解成针对演讲者个人。一般来说,答辩的学生很害怕提问,如何避免学生觉得是跟他们“过不去”或让他们“出丑”并因此而“记仇”是一个问题。

1、提出尖锐问题之前,先夸奖一下论文的“闪光点”和“长处”;表扬后的批评使学生易于接受,避免开门见山,咄咄逼人。这一条是我最近几年才体会到的。

2、先苦口婆心说一下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也就是说让学生明白,我向你提问是“为你好”,然后再提出问题。比如这么说:提问题是给你学习提高的机会,是让你了解科研或论文规范的机会,并不是有意刁难你;论文将来是要挂在网上的,有问题的论文会象露腚裤子一样伴随终生,现在给你提出问题正是给你修补的机会。如发现学生有抵触情绪时用这一条。

3、根据问题轻重进行详略提问,不要对细枝末节问题或不是问题的问题翻来覆去唠叨,让人感觉你是在“找茬”。

4、不要根据你对学生导师的态度来决定你对学生提问的尖锐与否。不要做出如下表现:如果答辩学生的导师是自己的上级、领导或恩人,就避重就轻;答辩学生的导师是下级、普通教师或对头,你就攻伐无度,肆无忌惮。也就是说不要造成你是个十足的“势利眼”印象。大家都是明眼人,论文答辩不是向答辩者导师讨好、报恩或报仇的机会。

5、避免没听明白就提问,没看懂就瞎问,自己不明自还要装腔作势提问。有些东西,做过的和没做过的理解的层次就是不一样,真正钻研过的和只是泛泛了解的理解的深度也不同,不到位的、幼稚可笑的问题正好暴露提问者的无知。

6、就问题而提问题,不要闲扯到别处去,也不要根据论文的缺失对学生冷嘲热讽,或者故意夸大问题的严重程度,或者甚至推断到学生人品上去。

7、提问题的态度是建设性的,而非颠覆性的。也就是说要在提问语气、提问方式和措辞上要注意斟酌,让学生感觉问题和提问者是“良性的”,而“非恶性的”。当然,前提是学生的论文设计是科学合理的,无重大缺陷的,论文数据和图表是真实可信的,否则,不合理的方法设计和有瑕疵的论文数据和图表将有可能是致命的。

总之,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也是需要水平的,而问题对学生产生的结果也是需要斟酌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进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731-149984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