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
如果按这样回应,可以表达三点意思:第一,施一公饶毅不至于对这个回应失望。因为现在的回应表达的意思就是施一公饶毅的批评是错误的。第二,自己自信地表明目前的科技资助体系不会是全盘皆黑。因为我个人认为,尽管科技资助体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总有一些项目攻克了中国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第三、提出要整改,并希望科技工作者在未来提出建议和批评,表现了谦虚,满足了全国科技人员的要求变革科技体制的现实要求,使科技管理部门和科技工作者扭成一股绳,把科技工作做好。
但现在这个回应搞成各执一词,一个不服一个。说是各执一词是因为从科学网上可以看出,很多科技人员很生气,并支持施饶,甚至有人劝说施饶应该选择离开。有的人提出这个问题好解决,只要把过去973、科技支撑计划、863项目主持人的研究方案和结题报告在网上公布,看是是否达到研究目标就大白天下了;认为因为不管是什么人主持,只要他解决了值得资助的科学问题和技术就可以。
在这里暂不再谈回应,而是要赞赞施一公饶毅。
他二位是海外一流科学家。在美国二位都是大牛,科研经费、工资、实验室条件、政治待遇不比国内差,而且已经适应了国外的科研环境。在美国,再通过几年的努力,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但他们为什么要回国?答案只有一个:对祖国抱有感情,希望为国家出力。施饶公开说:他们一个方面是使自己的研究处于国际前沿,另外一个方面是通过各种方式推动中国科技体制的变革。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因为他们的工作仍然在世界上处于前沿水平,从经常在CNS发表论文就说明了这一点。另外,它们二人写博客、开会发言,直至《科学》上发文都是在推动科技体制的变革。
他们完全可以不讲科技体制的问题,明哲保身,适应科研文化。这样,他们会得到现有科技体制的赏识,经费源源不断,而且还可能做校长、副省长之类。但是他们没有,现在他们捅了个窟窿。对广大科技人员是好事,但他们可能在支持课题上被秋后算账。因此,他二人深得科学人尊敬爱戴的。我担心他们会回美国去掉,从此失去两位民间的科学领袖为大家仗义直言,这将是中国科技的一大损失。
但是我又想对二位说:其实这个官方回应不必太在意。因为人性的弱点中很明确,一个人指责另外一个人犯了什么。被指责的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否定。只有在证据、公开和监督下,才不得不承认。如果有这样的批评,就能够爽快的承认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然后改正的话,科技体制改革就不会如此艰巨了。因此,从这点来说,施一公饶毅二位的这次国际批评对科技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科技体制改革只有改好一条路可走,在《科学》上的批评作为一个里程碑,未来将有更多批评、寻求证据、公开监督的过程,官方会因这次《科学》上的批评,改革自身的问题。我估计这次回应表面对二位提出的问题是否定的,但内部触动是很大的,并会加强整改。
另外,二位是能够在CNS上发表人均不下10篇论文的牛人,肯定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面对挫折的能人。这个小的失望对自己科研和推动体制变革没有多大影响,还别提出走的事了。
相关专题:打破经费分配潜规则(施一公 饶毅)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震洪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702-382888.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