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陨石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rujun 让地球物理仪器飞起来

博文

一篇故意媚上的弱智散文 评袁鹰入选小学课文之《白杨》

已有 12841 次阅读 2011-2-28 21:06 |个人分类:儿童教育|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袁鹰, 白杨, 小学课文, 误人子弟

一篇故意媚上的弱智散文 评袁鹰入选小学课文之《白杨》

   今天让儿子背诵小学语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白杨》,发现如此媚上的弱智散文,竟然入选小学课文,岂不是误人子弟?

   这篇散文的重点是说教,通过对白杨的赞扬来号召年青人扎根西部。其中的各种情节和人物对话,一看就是为了突出主题来的瞎编乱造,完全脱离生活常识,犯了许多弱智错误。

   第一个情节是哥哥和妹妹争辩白杨树是树还是伞,白杨树隔铁轨也就是2-3米的距离,小妹妹再弱智,也不会把大树看成是伞吧。不知作者懂不懂认知心理学?

    其次,由于白杨树在铁路边上,在车窗内的乘客根本无法看清白杨树的全部,他们只能够看到白杨树的小部分躯干,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看到白杨树的伞状树冠。 小妹妹既然看不到白杨的全部,怎么会把白杨树认为是伞呢。由此可以看出,袁鹰这段话完全是瞎编的。

   第二个情节是父亲的说教。且不说父亲对两个不懂事的小孩说教一番有何意义,其说教内容也缺乏常识。 父亲说,无论什么环境,哪儿需要白杨树,白杨树就会在哪儿生根发芽。 这完全是欺人之谈,在戈壁滩上,要是不定期对白杨树浇水,白杨树很快就会死掉。 白杨树根本没有在干旱环境里的生存能力,这位父亲也真会信口开河。

   课文的最后一个情节是父亲看见高大白杨树边上有几棵小白杨树在风沙中成长起来,露出会心的微笑。这里给读者一个以为白杨树在干旱地区会自然生长的错误认识,这完全是无稽之谈。没有人的精心栽培和浇水,白杨树根本不可能在干旱地区生长。连最耐旱的胡杨也无法生存,更不用说白杨了。

   由此看来,这篇散文根本不是来自生活。而是袁鹰定了一个歌颂高、大、全的目标后,故意编造的伪劣产品。我们可以谅解袁鹰在那个时代不得不写这样的文章求自保。但这样的伪劣作品还选入小学课文,就完全是误人子弟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626-417499.html

上一篇:湖南经历冰火两重天
下一篇:顶侯老 批王铮的糊涂逻辑
收藏 IP: 222.240.165.*| 热度|

14 刘庆丰 郑波尽 孙学军 鲍海飞 谢鑫 陈飞 杨秀海 陈永金 逄焕东 朱志敏 侯振宇 zzjtcm dulizhi95 gongtao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