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中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精选
2010-9-6 11:40
阅读:5542
标签:科研, 失败, 试验, 仪器开发
杨林儒军
仪器开发没有急功近利的空间。要拿出一个真正能够干活的仪器,不知要经过多少次失败和挫折。
为了弄出100多个满意的滤波器系数,前后经历了1年多时间。对滤波器进行设计、测试、再设计、再测试,经过了数百次的滤波器设计和优化,才得出基本能够用的滤波器系数。 过了两年多,我又对滤波器结构进行改进和优化,通过新的测试手段发现了一些隐含的问题,终于得出更满意的滤波系数和滤波构架。
有时为了找到程序中一个小的BUG,需要把不同平台上的全部程序都查个遍。不断地提出问题存在位置的假设,设计测试方案,测试结果又否定假设,数不清的假设提出了,又否定了,最后才找到原因所在。
无数的挫折和失败,不会写成论文,不会申请专利。最后看见的,是闪光的东西,是浓缩的精华。一个武林绝招,需要经过数十载如一日的修炼。几行关键的程序代码,也来自多年的积累和改进。一台引来掌声的仪器,背后是多年辛勤和汗水。
仪器开发没有急功近利的空间。要拿出一个真正能够干活的仪器,不知要经过多少次失败和挫折。
为了弄出100多个满意的滤波器系数,前后经历了1年多时间。对滤波器进行设计、测试、再设计、再测试,经过了数百次的滤波器设计和优化,才得出基本能够用的滤波器系数。 过了两年多,我又对滤波器结构进行改进和优化,通过新的测试手段发现了一些隐含的问题,终于得出更满意的滤波系数和滤波构架。
有时为了找到程序中一个小的BUG,需要把不同平台上的全部程序都查个遍。不断地提出问题存在位置的假设,设计测试方案,测试结果又否定假设,数不清的假设提出了,又否定了,最后才找到原因所在。
无数的挫折和失败,不会写成论文,不会申请专利。最后看见的,是闪光的东西,是浓缩的精华。一个武林绝招,需要经过数十载如一日的修炼。几行关键的程序代码,也来自多年的积累和改进。一台引来掌声的仪器,背后是多年辛勤和汗水。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儒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626-359859.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16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4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