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编辑出版人,开放存取倡导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yk Visiting Scholar at University of Minnesota,PhD at Peking University, Bachelor & Master Degree a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博文

如何处理有“大专家”署名的稿件? 精选

已有 5779 次阅读 2008-10-29 14:06 |个人分类:编辑视点| 专家, 编辑, 署名, 评审

如何处理有“大专家”署名的稿件?
 

做编辑很苦很累,对人员素质要求高,高标准,严要求,却是付出多,回报少,收入低,还得经常接受作者的电话骚扰(下班时间甚至深夜或凌晨常有来电)、质询、抱怨、埋汰、甚至指责和情绪宣泄。特别是大专家和女博士的稿件,退稿时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否则当来电质问时会难以应对!

被学界捧为“大专家”后也无形中赋予一些“学霸”的威风。必须承认,绝大多数专家是名符其实的、和蔼谦逊的、珍惜荣誉的、有大家风范的。但仍有一些“大专家”不注意细节,或其名头被他人分享或利用,出现一些与专家身份不符的现象,例如,有些带有“专家”署名的垃圾文章就与其“专家”身份很不相称。那么,我们作编辑的,应如何处理有“大专家”署名的稿件呢?愚以为,我们做编辑的应坚持实事求是,以质论稿,不管作者是谁。许多文章挂着“大专家”的名,实则是其学生、助手、同事、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朋友写的文章,未经“专家”“亲自”审阅把关甚至都没看一眼就投到各学刊编辑部了。不管原因何在,专家大多是“同意”署名的,但也有专家不知情被别人单方面挂名的。因为有的期刊“不看僧面看佛面”,对有大专家挂名的文章网开一面,走“绿色通道”给快速发表了。于是,一些“脑子活”的人觉得此法儿好使,就专用此法,写什么文章都找个“大专家”搭车署名,受到不少“礼遇”。如此这般的“专家署名”更应引起编辑的重视。

Publish or Punish? 发表犹如双刃剑,既可以带来学术声誉,也会招致惩罚。因为发表了不完善、不成熟、甚至错误或伪科学的内容,特别是发表了存在学术道德问题(如抄袭、剽窃)的文章,将受到学界同行的指责和唾弃,受到科学道德的谴责,经济处罚,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一旦发生此类事情,“专家”的名头越大,受到的惩罚越重,损失越大。

被学界尊为“专家”不易。笔者建言,请专家自重,珍惜荣誉,做专家该做的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专家的稿被拒也很正常,不必生气,不必震怒,不必咆哮,应学会像常人一样冷静面对,坦然接受。专家只是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领域比别人知道的多一些,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就不再是专家了。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对做专家很重要。论文搭车署名更应慎重,否则,即使论文发表了也会留下后患。作为编辑,也应该正确对待,慎重处理专家的稿件,维护专家的尊严和荣誉。不迷信专家的光环,以论文质量和学术道德作为标准,让名符其实的专家的高水平文章为期刊增光添彩,让假借“专家”之名的垃圾文章见鬼去吧!

 
宽 随笔
2008-10-29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523-44601.html

上一篇:趣名乱弹
下一篇:教育可解决很多问题
收藏 IP: .*| 热度|

5 蒋新正 李霞 任胜利 王德华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04: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