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伟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zhong 南京大学微结构国家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博文

我的学生时代(4)

已有 4270 次阅读 2009-5-13 16:09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学生

    1982年我来到南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学习。那时候读大学是没有什么经济负担的,不要学费和住宿费,国家还根据学生的家庭收入情况给予数额不等的助学金。一等助学金17.5元/月,三等是11.6元。我知道有的节俭一点的同学就靠国家的一等助学金,吃饭、买书就够了,不再需要向家里要钱。

    我考上大学后,我的4个姐姐就决定每人每个月给我10元钱。当时她们都已经成家,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姐姐们对我真是太好了。我的姐夫对我也像对自己的亲弟弟一样,关心照顾我。每个月姐姐们拿出相当于自己每月工资的20-30%供我读书,而且整整四年,从没有间断。她们对我的恩情,我是永远无法报答的。

    每个月40元,在当时算是小“富翁”了。4个姐姐、姐夫都是普通的职工,我知道挣钱的辛苦,因此我从不会乱花一分钱,生活很节俭。放假回家,我会买一些这边的特产给她们。第一年春节回家,买的板鸭,因为不会做,咸得要命,吃了一星期才消灭掉,以后再也没买过板鸭。我知道大姐夫爱吃辣,特地从南京带了好多辣挂面给他。

    南京大学的学习氛围一直非常好,学生们都很刻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晚自习到教室找座位很困难。由于每个班没有固定的教室,我们上自习只能到处去找没有课的教室。(20多年了,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彻底解决)图书馆的南面有一排平房,是通宵不熄灯,那里的座位真是一座难求。不管认识不认识,都是一个挨一个的坐,不会浪费一个座位。冬天的时候,无论男生女生,几乎每人都是身穿厚厚的军大衣在灯下苦读。

   从大二开始,我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除了高中两年,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干这个,轻车熟路了,呵呵)。除了专业课学习,当时我们还学习《大学语文》,这是匡亚明校长建议开设的必修课。我觉得这门课很有必要,现在有的理工科学生写个简单的邮件都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当时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看电影,周末或者考完试,都会和同宿舍的同学一起去看电影,当时电影票大概2毛左右。新街口的胜利、鼓楼的曙光、山西路的军人俱乐部是我们常去的地方。

    那时学术讲座很少、更没有什么网络,学习不紧张的时候就在图书馆翻翻杂志。当时也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有些问题甚至现在还很迷惑。比如对于进化论我只了解点皮毛,但是想到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简单的物种到复杂的生物,就这样进化出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感觉不可思议。从猿到人,为什么脸上的毛都“进化”没有了,而人的头上的头发却一直在生长?为什么人的头发这么特殊?如果一辈子不理发,头发可以长到脚后跟,好像没有什么其他生物具有这种“头发”。人的头发的特殊性,有什么生物学意义吗?在自然进化的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吗?孔雀开屏是为了吸引异性,人长那么长的头发又为了什么呢?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搞明白人的头发为什么与众(其他生物)不同?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459-231653.html

上一篇:2008年发表文章目录
下一篇:由“罗彩霞”事件想到的
收藏 IP: .*| 热度|

1 蒋敏强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2: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